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和出口国,每年大米出口量500万~800万t,居世界首位。泰国水稻主要是常规稻品种,约占98%,杂交水稻所占比例低。泰国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但进展缓慢。泰国属于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病虫害发生严重,同时又强调稻米的理化性质,因此,抗性品种的选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2023-06-20
研究一个地域产业或从业群体,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因此,要了解保山玉石雕刻加工业,也必须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入手。这里的生存环境,不仅包含静态的地理自然环境,还包含动态的从业场所、变化的人文社会生活。保山的玉石产业既是地域性行业,也是由生态环境、经济和人口构成的独特的社会结构,身处这一区域的宝玉石加工雕刻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表现出一定的集体精神生活特征。保山玉石产业的区位迁移与变化以及由这些变化所引起的人文环境的构建,使得笔者在叙述保山玉石产业之前,必须先叙述其所处的区域地理环境以及逐渐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保山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1.地理环境
保山市古称永昌,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边陲,东经98°25′~100°02′和北纬24°08′~25°51′之间,年平均气温14°C~17°C,年降雨量700~2100mm,森林覆盖率53%。东与临沧接壤,北与怒江、西与德宏毗邻,西北、正南接缅甸,拥有国境线170千米,距离省会昆明593千米,全市面积19637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2%。截至2016年,辖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1区1市3县。2017年,保山常住总人口261.4万人。2016年末,保山市少数民族人口29万人,占总人口的11.12%。
保山历史悠久,西汉置不韦县,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南方丝绸之路经保山至缅甸的密支那,再向西到印度雷多,比从广东、广西港口绕道马六甲海峡运程缩短近5000千米,是中国沟通南亚次大陆最便捷的“桥梁”。
保山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动植物南北交汇走廊”、“物种基因库”,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著名景点有龙陵邦腊掌的神汤奇水,有腾冲蔚然壮观的火山,热海的北海湿地,有气壮山河的松山抗战遗址和国殇墓园,有2005年在“CCTV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荣登榜首的和顺古镇。
2.资源分布
保山四季如春,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永子、翡翠、香烟料、连瓣兰声名远播。许多史书记载保山“土地沃腴,宜五谷蚕桑”,自古以来以农耕文明著称于世。现在的保山更培植出了大批优质高产的粮食、蚕桑、烟草、蔗糖、茶叶、咖啡、核桃生产基地。保山地处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史书记载和现今勘查证实,境内矿产资源颇为丰富,品种较全,矿产、水能、地热、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铁矿、铝锌矿、硅藻土、硅灰石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钛矿、铝锌矿等矿产独具特色,铁矿、硅矿、硅藻土已探明储量分别达2.3亿吨、0.5亿吨、4.7亿吨;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理论蕴藏量1023.75万千瓦,可开发总量821.6万千瓦,目前已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52万千瓦;地热温泉179处,热能储量250万千瓦,为全国第二大热气田。
3.腾冲翡翠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市场环境
保山珠宝玉石的加工历史已近两千年,自古以来,以哀牢为中心的永昌之地被称为“金银宝货之地”。《华阳国志》就记载,永昌郡有“黄金、光珠、琥珀、翡翠、孔雀、犀、象、蚕桑、绵绢、采帛、文绣”[1]。自汉至元,因腾冲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翡翠逐渐进入中华玉石文化圈。元代中央政府控制了今缅甸北部大部分地区,翡翠产地进入中央辖域之内。明代玉石产地归属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成化年间,创镇守之制,于云南置太监,采办缅甸所产各色宝物,翡翠开始成为朝贡不可缺少的珍品。
由元至今,腾冲人曾经握有经营翡翠的主导权。据腾冲海关资料记载,1902年翡翠毛料进口量为271担,1911年为628担,1917年高达801担。民国初年,玉雕作坊有100多家,工匠3000多人,汇聚了国内各地的能工巧匠,毛料贸易、玉器加工、成品交易兴盛,成为腾冲翡翠业最为辉煌的时期,许多享誉世界的“翡翠大王”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缅甸所产玉石几乎全部进入腾冲集散、加工,腾冲成为缅甸玉石最大的集散地、交易中心和加工基地。改革开放以后,腾冲翡翠毛料的进口得到恢复。1992年,腾密公路修复通车,毛料的进口量在1994—1996年期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进口量一度占全国总量的70%。当时,从业人员近5000人,玉雕作坊约300个,商号50余家,总体上有2万多人从事与翡翠相关的行业。
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珠宝玉石成为云南的形象产品和重要旅游商品之一。据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缅甸平均每年有2万吨左右的翡翠毛料出口,产值接近1000亿元,其中约有6000吨流入中国。通过云南的翡翠交易量中,从瑞丽进口的约4000吨,腾冲约1000吨,总量合计5000吨左右。2010年,瑞丽方面产值近80亿元,腾冲方面20亿元,全省产值约200亿元。从目前翡翠行业的从业人员看,瑞丽翡翠经营和加工的商家接近5000户,从业人员达3.5万人。腾冲经营和加工玉石的商家接近3000户,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缺口粗略估算约1万人。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着力构建“一心六区七廊”发展格局,即强化一个中心,把昆明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连接东盟旅游圈和中国旅游圈的枢纽;优化滇中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和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在进一步完善五条传统精品旅游线路的基础上,面向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构建昆明—曼谷、昆明—河内、昆明—仰光、昆明—腾冲—密支那、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昌都、昆明—昭通—成都(重庆)—三峡—长三角、昆明—文山—北部湾—珠三角等7条联系周边、延伸国内、辐射国际的旅游经济走廊,努力实现完成旅游投资1500亿元~2000亿元的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为响应“玉回云南”的号召,云南重点培育以瑞丽、盈江和腾冲为重点的珠宝玉石毛料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昆明中国玉石城、景星花鸟市场等珠宝玉石批发、销售市场。随着旅游环境的改善,珠宝市场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质地细腻油润。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者认为其有特殊功效,佛教七宝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就是南红玛瑙。保山产的南红玛瑙历史悠久,一度被认为绝矿,目前产量稀少。
劳生害马贡红珠,暗胫明投献紫枢。
若得泰元怜赤子,速移宝井到神都。
这首诗是明代永昌诗人张含写的《红珠》,诗中所说的“红珠”就是南红玛瑙。这首诗描写了张含所生活的时代,在滇西永昌(今云南保山)发生了有名的“石祸”。明世宗迷上永昌南红玛瑙之后,为满足奢靡的生活,于1527年开始遣官至滇采办珠宝玉石,从永昌到孟密采办处有三千余里,被派遣往来采办的百姓多难生还,于是称为“石祸”。对于这段历史,异常愤慨的张含还在1540年写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宝石谣》:
成化年中宝石重,私家暗买官家用。
祗在京师给帑银,不索南夷作琛贡。
林宝石家海内闻,雄商大贾集如云。
敕谕林家避科道,恐有弹章皂囊到。
自从嘉靖丁亥岁,采买官临永昌卫。
朝廷公道给官银,地方多事民憔悴。
民憔悴,付奈何,驿路官亭豺虎多。
钦取旗开山岳摇,鬻男贩妇民悲号。
到今一十四回内,涕泪无声肝胆碎。
成化年,嘉靖年,天皇明圣三皇肩。
独怜绝域边民苦,满眼逃亡屋倒悬。
屋倒悬,不足惜,祗为饥寒多盗贼。
山川城郭尽荒凉,纷纷象马窥封疆。
窥封疆,撼边域,经年日月无颜色。
杞人忧天天不倾,浊醪大醉明诗亭。
“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明代上层社会对永昌南红玛瑙的喜爱和痴迷并不是从明世宗才开始,而是从宪宗时代就开始了。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四代皇帝,都对永昌南红玛瑙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它颜色鲜艳喜气,或许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或许是因为它是佛教圣石,又或许是因为它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当时,南红玛瑙成为上层社会争相拥有的宝石。私家与官家都看中了南红玛瑙的市场。当时有一户林姓人家,靠买卖南红玛瑙发家致富,很多人慕名而来,财大气粗的商人聚集到永昌这个边远的小城。而南红玛瑙不仅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也被当作进贡朝廷的贡品。到了1527年,因为众人抢购,南红玛瑙贡品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明世宗的要求了,于是他直接派遣军队,到永昌专门开采南红玛瑙,并全部运送回去供其享用。在那一段时期,百姓被征召去开采和运输,有的人离开家就再也没有回来,原本安静的小城镇中,为了抢夺南红玛瑙多次发生动乱。一边是野外的虎豹豺狼,一边是城中的权贵,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卖儿卖女的惨剧时有发生,有些百姓受不了剥削,甚至弃家逃亡。听着百姓们痛苦的悲号,诗人的心都要碎了。原本热闹的小小边城,现在却是一片萧条。其实百姓们不怕苦,也不怕屋漏屋倒,怕的是看不到尽头的饥饿和动乱。本来应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财富的南红玛瑙,却带来了灾难,这大概是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吧!所以诗人甚至发出了还不如把这盛产南红玛瑙的宝井搬到京师去的呐喊。
张含以沉痛的心情写作了这首《宝石谣》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张含的生死之交杨慎倍加赞扬:“此诗真史诗,与韩文公之《汴州乱》、晁无咎之《开梅山》、杨廷秀之《海鳅船》、王恽之《义侠王著行》可同传也。”[2]同时,杨慎又以《宝井谣》一诗与张含相呼应:
彩石光珠从古重,窈窕繁华争玩弄。
岂知两片弱云鬟,戴却九夷重译贡。
宝井曾闻道路赊,蛇风蜃雨极天涯。
弛传千群随票鹞,披图万里逐轻车。
君不见,永昌城南宝井路,七里亭前碗水铺。
情知死别少生还,妻子爷娘泣相诉。
川长不闻遥哭声,但见黄沙起金雾。
潞江八湾瘴气多,黄草坝邻猛虎坡。
编茅打野甘蔗寨,崩碛浮沙曩转河。
说有南牙山更恶,髨头漆齿号蛮莫。
光挠戛磴与孟连,哑瘴须臾无救药。
莫勒江傍多地羊,队队行行入帐房。
红缠足诏发女,金叶填牙缅甸王。
回首滇云已万里,宝井前瞻犹望洋。
紫刺硬红千镒价,真赝入眼无高下。
得宝归来似更生,吊影惊魂梦犹怕。
吾闻昆仑之上玉抵鹊,庆卿之池金掷鼍。
安得仙人缩地法,宝井移在长安街![3]
这两首控诉明代宝石之祸的诗作,被史学家称为姐妹篇广为流传。两人相互唱和,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明朝皇帝强制掠采宝石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了统治者的贪婪。两人都是铮铮铁骨,用诗歌留下了铁证,让人们牢记那段不该被忘记的历史。从这两首满含悲愤的诗中,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南红玛瑙在当时的受欢迎、受重视的程度。
永昌的南红玛瑙大多产于悬崖峭壁,古时候条件有限,开采难度大。它的发现虽然晚于东北红玛瑙,但是因为量多质优,所以后来者居上,成为玛瑙中的上品。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有一件“南红贝币”,据说是当前存世最早的南红玛瑙制品。张增祺先生曾在他的《滇国与滇文化》一书中介绍,滇国的墓葬中以玛瑙饰品居多,有红玛瑙、白玛瑙、浅红色缠丝玛瑙和灰白色条纹玛瑙等,大多半透明,玻璃光泽,有不同的式样,可见汉代的滇人就以玛瑙作为身份的象征了。[4]后来,明代的徐霞客游历永昌时,慕名到位于永昌杨柳乡境内哀牢山支脉的玛瑙山,去寻找永昌玛瑙。在得见南红玛瑙的开采地及矿石生长情况后,他在游记中详细地描述道:“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5]说明永昌南红玛瑙有红的,也有带月白色(古代指月亮的颜色,白色中带有一丝淡淡的蓝色)的,因生于裂缝和空洞之中,大多体积较小,大的也仅有拳头大小,有水滋养,更显灵气。现在玛瑙山还保留有滴水洞和大黑洞等矿洞中常见的景象。
5.民族聚集
保山历史悠久,迄今已有3万年左右人类活动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原始民族时代。新石器时代,保山出现了三大族系:濮人族系,土生土长;越人族系,来自两广等东南沿海;氐羌族系,来自西北甘青等地,经三江走廊而来。
(2)传统民族时代。哀牢国至明清时代,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哀牢国至汉晋时代,濮人分化出八九个支系,越人分化出5个支系,氐羌人出现了“昆明”族名,汉族开始进入保山。第二阶段,唐宋时代,濮人分化出望蛮(后来的佤族)和朴子蛮(后来的布朗族、德昂族);越人出现了金齿、银齿、绣面、黑齿等新族名。这一时期居民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西爨白蛮”(白族先民)20万户迁入永昌。第三阶段,元明清时代,濮人出现了蒲蛮、普蛮等族名,越人出现了摆衣、大百夷、小百夷等族名,氐羌人有倮罗、怒子、峨昌、阿昌等族名。回、傈僳、苗等民族先后迁入保山。汉族迁入最多。
(3)现代民族时代。1912年至今,逐渐演变和增加至今天的36个民族。
(二)保山玉石产业的社会环境
1.贸易往来
保山地处东亚、南亚、东南亚交汇区,又处于连接中国、印度两大世界文明古国的枢纽区域。南方丝绸之路到此后横穿三江走廊,再走向缅甸、印度、欧洲,使保山自古成为文化、商品交流的中心,被称为“西南一大都会”。抗战大后方重要的国际补给线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是滇西的交通要道。现在,保山成为国家级边贸口岸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大通道,同时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和西进中东的重要桥头堡。
2.市场聚集
现阶段,保山市内隆阳区主要的玉石交易场所有花鸟市场、兰花村、沙坝等。
(1)花鸟市场。
花鸟市场位于隆阳区同仁街保山市人民政府对面,地理位置靠近城区中央,商户多为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汇集了一批以“学院玉坊”为代表的2009级、2010级、2011级珠宝学院玉雕专业毕业生。市场每日人流量不大,多为熟客进店拿货。
(2)兰花村。
兰花村是保山当前最为集中的玉石集散市场,翡翠、玛瑙、白玉等都能在这个市场上找到,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多数玉雕手艺人的聚集地。珠宝学院毕业生在此处开店创业,为的就是抱团取暖。
(3)沙坝。
沙坝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北方向的县郊,距离市中心半个小时的车程。每周六一大早,来自保山市内、腾冲、瑞丽或上海、广东、福建等地的玉石商人、玉雕艺人、附近采料的农民纷纷赶往沙坝进行交易。据玉石店主和泉介绍,几百亩的空地上聚集的全是从事玉石的生意人,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无一不有。这里代表着每周玉石市场发展走向,只要身在这个行业,若有一两个星期不来市场转一转,心里便会对所做的东西没谱。
3.产业发展
目前在保山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珠宝行业工商户共2000户左右,注册资本接近2.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分布在騰冲、龙陵、隆阳三地,其中腾冲、龙陵市场相对完善,基本形成产、供、销的产业链。隆阳区刚刚起步,以生产南红玛瑙产品为主。
如果把整个保山珠宝市场放在全国来看,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小、散、乱、旧、单、缺。以腾冲为例,珠宝产业远没有当年“两万骡马走丝道,驼铃声声财富音”的胜景,没有以前占全中国90%的翡翠的集散地的荣耀与辉煌。由于各种原因,当下腾冲珠宝产业规模小、地点散、价格乱、经营模式陈旧。目前,腾冲还没有一家像“勐珙翡翠”那样的全国连锁企业,没有一个响当当的珠宝大品牌,各卖场、珠宝店分布城乡各地,各自定价,各自规划,导致价格虚高不下,恶性竞争,严重影响到珠宝产业长远发展。腾冲珠宝产业营销模式简单陈旧,仅有从乙地搬运到甲地销售的粗放方式,再加上这几年旅游购物提成的介入,在信誉方面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后果。腾冲珠宝加工人才缺乏,文化观念保守,也成为严重阻碍珠宝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龙陵珠宝产业的现状也是如此,更令人担忧的是,保山目前还在重复腾冲那样的粗放模式。从整个保山市来看,腾冲、龙陵、隆阳三地各自发展,远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长远布局。
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的文章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和出口国,每年大米出口量500万~800万t,居世界首位。泰国水稻主要是常规稻品种,约占98%,杂交水稻所占比例低。泰国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但进展缓慢。泰国属于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病虫害发生严重,同时又强调稻米的理化性质,因此,抗性品种的选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2023-06-20
二是国际产业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投资扩大。专栏4—5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从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经济经历了2008年年底的最低谷,之后开始出现缓慢回升的过程,中国的产业发展同样如此。......
2023-11-27
陕西省葡萄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王华彭力行邵金奎陕西省鲜食葡萄栽培面积已达43万亩,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陕西省果业协会葡萄分会立即组织全省副会长、常务理事进行商讨。随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之一。......
2024-10-03
2016年,丹顶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世界上丹顶鹤野生群种的个体总数在3000多只,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其中60%左右生活在中国。中国的丹顶鹤生活区域有繁殖地、迁徙停栖地与越冬地之分。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主要来自扎龙。......
2023-11-02
综合不同的冰雪参与人群和冰雪消费情况来看,冰雪的参与人群基数很大,长期参与的较少,相关产业的带动,部分人群贡献较大,待发展的空间很大。(二)冰雪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1.冬奥会给冰雪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目前,世界上开展冰雪运动比较好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而且都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国家。......
2023-10-21
中国于1958年开始对光伏技术研发并应用于空间技术。1980年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应用于高端领域。此后,光伏产业发展纳入国家计划,加大对光伏应用示范项目支持,促进光伏产业发展。随着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光伏产业,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突破1000MWp,占世界总产量的27.2%,超过日本和欧洲,跃居世界第一大生产国。......
2023-07-02
与此同时,陕西三次产业就业情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陕西产业结构与全国其他省份产业结构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对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2023-11-28
车库咖啡是国内第一家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实体商户。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的《比特币场外交易监测报告》显示,随着2017年9月初国内ICO和比特币交易的业务清理,场外交易快速发展,交易价格屡创新高。随着2月初国内主要比特币交易平台禁止提币,交易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9月初国内ICO和比特币交易的业务清理,场外交易再一次繁荣。......
2023-07-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