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制度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制度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摘要】:制度是影响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中高职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制度建设,可以从根源上改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善办学功能。目前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系中,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由省、市共管,以市为主。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收归省政府直接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的交易费用。

制度是影响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中高职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制度建设,可以从根源上改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善办学功能。本研究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获取专项财政拨付资金、建立省政府直辖的三级管理体系等方面对职业教育集团的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一)推进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

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融合的必然路径。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一体化办学应当从管理机构独立,人力资源互通,教学计划一体,教育资源共享,校校、校企、校地合作等方面进行。

第一,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应当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招聘独立的集团工作人员。目前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模式较为混乱,高职和各区(县)共同管理下辖中职学校,两者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管理成效不佳。集团不应当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代行管理职能,因为高职虽然在办学功能上对中职有引导作用,但中高职学校的地位是平等、独立的,高职对中职学校并不具备领导职能。设立职业教育集团独立的管理机构,启用独立于中高职学校的工作人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制度,引导职业教育集团提升管理成效。第二,集团内的人力资源应当实现互相流通。在合并和改造重复专业的过程中,集团内的教学人员自由流通,根据专业调整或集团发展需要更换工作地点是不可避免的。现有的人事制度显然不适应职业教育集团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第三,职业教育集团的中高职学校如设置了相同专业,应当建立中高职一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尽量避免同一专业内中高职学生的升学衔接困境。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集团内的专业建设,还有利于学生接受更成体系的职业教育。第四,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应当建立良好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仅在中职学校间进行课程资源、教学设备、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享,还包括高职对中职进行专业建设指导、教学活动指导、实践实训指导等方面,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内所有教育资源。第五,实施集团内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与校地合作机制。集团内部分学校与企业、地区都建立了合作的长效机制,但部分中职学校由于自身科研能力较弱和办学规模较小等原因,与企业的联合培养较少。集团应当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调控能力,通过校校合作的形式,在集团内传递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引导集团内所有学校都建立起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机制,从根源上避免职业教育集团成为空壳,才能使高职与中职学校之间、各中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发展,真正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功能。

(二)获取专项财政拨付资金

职业教育集团应当获得专项财政拨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一般性转移支付也称无条件转移支付,它是政府间转移支付主体。无条件是指它不要求被转移的地方政府提供资金配套,也不规定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专项转移支付也称有条件转移支付,条件包括要求下级政府提供资金配套,或者指定转移支付的用途,也可二者兼而有之。这种支付大多体现中央或上级政府的政策,带有行政干预色彩,对地方政府的决策影响较大,地方政府使用自由度较小。[21]职业教育集团现有的财政拨付体系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各校由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拨付未规定用途的财政资金。由于各地经济条件不一,当地财政的拨付能力也不一致,导致集团内部学校所获得的办学经费不均衡,从而进一步加剧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在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集团作为独立的单位向省教育厅申请办学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有利于集团内根据学校规模合理分配办学资金,必要时可以使用教育券作为办学经费的调控手段,以招生数量为指标合理评估每所学校所需要的办学经费,使集团内中职学校的教育维持在集团统一的水平线上,打造铜仁当地职业教育品牌。

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改变之前独立的财政拨付制度,以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名义,通过财政测算计量方式,计算职业教育集团发展预算,直接向上一级政府申请专项办学经费,避免办学经费的滥用与不足等问题,增强经费使用的顶层设计能力。这是解决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经费不足、集团内学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省政府直辖的三级管理体系

建立省政府直辖的三级管理体系是本研究关于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制度建设的管理层级的构想。目前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系中,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由省、市共管,以市为主。除铜仁市中等职业学校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之外,其他中职学校均由各区(县)教育局管理。这样的管理体制使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各学校成为分割的个体,错杂的管理层级使职业教育集团的制度改革难以推行。

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收归省政府直接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一系列制度费用,包括信息费用、谈判费用、起草和实施合约的费用、界定和实施产权的费用、监督管理的费用和制度安排的费用。总而言之,交易费用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22]减少管理层级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最佳办法,在财政上能实施专门用于职业教育集团的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层级上能减少市县两级管理部门的多重困扰。

建立省政府直辖的三级管理体系,将职业教育集团作为独立单位收归省政府直接管辖,打造贵州省职业教育品牌,从根源上改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松散结构,削减不必要的管理层级。三级管理体系是指建立“贵州省人民政府-铜仁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内各学校”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由贵州省人民政府负责配置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供给,如财政、人力、物资等;由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统筹各学校间资源的分配,办学模式的构建,人才培养计划的管理等;由各学校负责本校内部事务,根据各校的发展特色进行内部管理。

建立省政府直辖的三级管理体系是推进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和获取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必备条件,没有省政府的独立支持就难以供给专项财政拨付资金。削减不必要的管理层级是简化行政管理的必要途径,由此才能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一体化办学,加强集团内宏观调控,真正从根源上改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管理松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