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现状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有高职院校1所和中职学校10所。集团内的中职学校主要存在下列问题。职业教育集团的专业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改名、专业调整的中职学校并未完全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的规划来招生。......
2023-08-20
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第二大功能是科学研究功能。不少人认为科学研究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存在重合之处。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教学与科研确实是融为一体的,在教学中产生科学研究,以科研来带动教学,人才培养功能与科学研究功能颇有重合之处。但本研究中,科学研究功能之所以与人才培养功能并列而谈,是因为两者存在根本上的区别。第一,人才培养功能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受益的主体侧重于学生本人及其所在家庭、社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让毕业生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更好地进行服务,获得更高薪资。科学研究功能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受益的主体是政府、社会及全人类。人才培养功能侧重于研究人才的“入口”与“出口”;科学研究功能侧重于在教学中进行研究,侧重于教学的过程。第二,人才培养功能的内容侧重于关注以某种目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以获得某种社会成效,如人力资源的收益率;科学研究功能的内容侧重于既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教育方法的运用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如对未知领域的科学探索、对课堂效果的改进与提升、对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等。因此,科学研究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是职业教育集团的两个独立功能,应当分开叙述。
(一)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科学研究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骨干高职院校,其科学研究功能主要体现出教学与科研融合程度高、科研成果侧重于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科研项目级别不高等特点。中职学校的科学研究功能较弱,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其处于中等教育的属性所决定,其办学定位属于培养中等职业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既不属于强制性的义务教育,也不属于个体特殊化的高等教育,是对义务教育所学知识的强化和深化,也承担着挖掘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甄别和确定个人职业偏好的任务,是义务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连接阶段。二是由其自身办学规模及科研实力所决定。中职学校在科研投入和教研队伍建设两个方面都达不到承担科学研究功能的要求。
1.科研团队情况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数个科学研究团队,如植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植物药生产技术教学团队、中兽药研发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大学生文化修养教学团队等。科学研究团队将科研融入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服务于当地的产业发展。
以植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为例,它依托于农学院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共有10位专兼职教师。从专兼职比例来看,专任教师6人,来自种植行业的兼职教师4人;从团队成员专业资质情况来看,专任教师中有2名专业带头人,2名学术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专任教师中有3名教师具有正高职称,2名教师具有副高职称,1名教师具有中级职称;兼职教师中,1名具有正高职称,有3名高级农艺师,有2名省管优秀专家,有1名地管优秀专家,有1名贵州省首届青年创新人才。农学院的顾昌华教授与种植行业带头人杨文总农艺师分别承担该团队的教学和行业实践活动。团队自组建以来,已经主持了省部级、地厅级、校级等科研项目27项,编写教材4部,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2013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组建食用菌研发基地,由植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负责梵净山食药用菌的研发与生产教研工作,铜仁市政府投资10万元进行菌种研究,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配套部分资金与基础设施建设。
梵净山地处铜仁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大多集中于5月至10月,本应冬季温暖,夏季酷热,四季分明,然而梵净山的海拔高度(主峰红云金顶海拔2336米,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导致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5.3℃。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总体来说气候较为稳定。梵净山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树木众多,政府较早进行保护开发,因此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留存着数千万年前的古老珍稀动植物。近年来,当地林业坚持退耕还林政策,栽种了许多适合菌种生长的树木,为野生菌类大规模生长补充了原料。因此,梵净山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非常适合食药用菌的生产与开发,其保留的野生食药菌种也是设施农业的重点研发方向。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开办食用菌研究中心,可以对梵净山食药用菌种资源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
图3.9 铜仁市梵净山食用菌菌种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了与梵净山的食药用菌生产情况紧密结合,植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编写了校本教材,如《梵净山野生菌开发与利用》,根据梵净山野生菌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仅使农学院学生对本地的具体情况十分了解,也推动了梵净山的野生食用菌的研究。
中职学校的科研团队主要来源于学校内部专业教研组以及所在县教育局的教研组,是一种为提高教学效果而组建的科学研究团队。印江中职学校每个星期抽固定时间进行教师集体教研活动,针对课程开发、课程进度、教学实例、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与分析。这种团队式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但有的学校在讨论时流于形式,主要是应付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教研要求和教案检查,教研沦为教研组内教师集体备课、抄写教案的组织形式。
图3.10 印江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的科学研究团队中,教师学历普遍是大专,自考本科和全日制本科较少,虽然各县均采取了一系列吸引高学历教师的招聘计划和措施,但尚无中职学校教师的第一学历具备研究生学历。10所中职学校中有不少教师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职学校发挥科学研究功能的科研实力远远不足,难以达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程度,只是教学功能的延伸。
中职学校的科学研究团队没有吸纳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大多数任务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部分中职学校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但在实际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有的中职学生表示并未见到校外专家进行教学,在实习、实训等校外联合基地也没有接受学校所聘请专家的指导,而是直接被分配给一线工人进行学徒式教育。
2.论文发表情况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科学研究功能在其2010年至2014年所发表的论文及刊物的级别中有所体现(表3.10)。
表3.10 2010—2014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发表学术论文期刊及刊物级别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由表3.10可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所发表的论文,大部分是自然科学研究,少部分为人文社科研究。从论文数量来说,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自2010年起到2014年是递减的,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数量最少的年份是2014年。从论文的质量来说,虽然论文数量递减,但其质量却不断提升,2012年之前发表的重要论文主要是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之后开始出现SCI和EI刊物,也有国家级报刊。2012年发表了5篇SCI刊物的论文;2013年发表了1篇EI刊物的论文,3篇SCI刊物论文,2篇国家级报刊文章;2014年2篇SCI刊物论文和3篇国家级报刊文章。
中职由于学校众多,而且学校自身没有完整统计,本研究采取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各中职学校的名称作为关键词搜索,对已经进入数据库的论文做了简单梳理,时间跨度最早是2009年,最近是2016年,刊物级别大多是一般期刊,核心期刊只有2篇,其中1篇是第三作者。
表3.11 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中等职业学校发表论文刊物及数量
中职学校教师所发表论文的内容,大多是针对教育教学的经验之谈,或者是对课堂的设计和规划,与一线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对中职教育有总结归纳作用,具有实践意义,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论依据,实践中的工作总结未与理论有效结合,使得论文的质量不高,发表的刊物也较为普通。在数量分布结构当中,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6年期间,铜仁职业教育集团10所中职学校发表的论文数量极少,大部分学校仅有2篇左右,松桃县中等职业学校甚至没有发表论文。由于石阡县的教师职称、评优评先等活动均与发表论文数量挂钩,因此该校论文数量高达22篇,远远高于其他学校。
(二)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科学研究的现存问题
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效,如吸纳专兼任教师共同组建了若干科学研究团队,与政府共同组建了茶研所、食用菌研发基地等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的研究中心,发表的论文在数量上优势明显,但其科学研究功能的发挥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整体科学研究能力不足。铜仁职业教育集团11所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最强的应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资金、科研平台搭建上都远超10所中职学校,但其与同类别高职院校相比科学研究能力尚需提高。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层次不高,大多为校级项目和市级项目,省级和国家级项目较少。中职学校较少承担科研项目,大多是发挥教学功能。科学研究团队大多是由集团内部教师组成。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802人,从职称角度看,有41人具有正高职称,有154人具有副高职称;从学历程度看,具有博士学位的仅有1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210人。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占少数,还没有第一学历是研究生学历的中职专任教师。科学研究功能的发挥与教师学历、教师职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历越高、职称越高,往往科研能力越强。
二是财政投入不足限制了其科学研究功能的发挥。由顾昌华教授主持的食用菌研究中心由铜仁市政府出资10万元进行菌种研究,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场地和配备基础设施。因经费欠缺,食用菌研究中心的菌种出菇后直接卖给学院内教师及附近农民食用,收入归中心所有。不仅如此,食用菌研究中心还不断承接菌菇企业订单,帮助他们培养菌种,以获得梵净山野生菌保护和开发的研究经费。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与古田县共同组建了古田菌业研究院,设于古田县食用菌加工基地,总投资约1415万元,后续投入研发经费是100万元/年,总面积3832平方米,依托古田县移民农业科技创业园建设100亩中试基地。研究所还具有招收研究生、优先承担省部级课题及配套科研经费的资格。[18]两者相比,财政投入的不足严重限制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科学研究功能的发挥,不仅使得梵净山内珍稀野生菌种得不到相应的科学保护与开发,还导致科学研究团队在捉襟见肘中推迟了工作进度。中职学校全部教育经费来自招生,每个学生能使学校获得2000元。这笔经费用于中职学校的日常运行、基础设施维护、教学设备更新,根本无力承担科学研究任务。
三是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科学研究活动孤立分割,没有使各科研团队协同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问题不仅在人才培养功能中有所体现,还体现在科学研究功能的实施当中。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茶研所为例,茶研所直接与印江茶业基地进行联合研究,而印江中等职业学校同样开办了茶业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从能力及资金上来说,印江中等职业学校无力独立承担茶业科研任务,但若能参与科研活动,无论对印江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还是对茶研所和当地的茶业生产基地来说,都是一件共赢的好事。印江中等职业学校的茶业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毕业生大多就职于当地各个茶企业担任加工技术员,或在各乡镇担任茶管员。印江职中参与茶业科研活动,能使学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也使茶业企业能招聘到更切合自身需求的毕业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若能获得印江中等职业学校的帮助,则可以分担科研压力,提高科研的效率。
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的文章
(一)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现状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有高职院校1所和中职学校10所。集团内的中职学校主要存在下列问题。职业教育集团的专业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改名、专业调整的中职学校并未完全按照职业教育集团的规划来招生。......
2023-08-20
(一)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为产城发展服务的现状铜仁市主要以农业及畜牧业、茶产业、民族医药产业、旅游产业、石材产业为经济支柱,境内并无大型工业集聚,难以因产业发展而促使大量人口向产业集中地区发展。职业教育集团也承担了许多为产城服务的功能。......
2023-08-20
(一)职业教育集团自职业教育集团产生以来,学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已有不少。[12]本研究中,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是由中高职共同组建,且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因此其所承担的办学功能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本研究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功能界定为人才培养功能、科学研究功能、为产城发展服务功能。[13]因此,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功能是由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共同造就的。......
2023-08-20
目前,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不多,而时代对未来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是既能够承担理论教学,又获得实践教学资格认证。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供委培经费、减免教学任务等途径,对集团内尚未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实施激励机制,在资金保障、培训途径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使集团内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扩大。......
2023-08-20
5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内,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无疑属于弱势群体。职业教育集团不是罗崇敏的发明,但将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办出气候、办出质量、办出水平,罗崇敏居功至伟。一年后,云南大地上涌现出了2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2008年9月1日,云南省轻工、旅游、工业三个职业教育集团在同一天挂牌成立,拉开组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大幕。......
2023-12-01
虽然他们也同意建立了企业网站与官方微博,同时借助新媒体开展了部分营销活动,但是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营销推广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目前,虽然企业大都有自己的网站,但其内容是比较空洞的,相关的网站信息更新也不是很及时,对于相关的新媒体营销活动的开展次数也是较少的,没有发布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类型的内容信息,其产生的互动效果并不理想,与受众的沟通反馈也不够及时,因此,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就会减少。......
2023-11-22
新闻传媒集团的成员单位大致可分为三类。集团化会带来市场过于集中垄断的问题,新闻传媒集团还会有信息和言论过于垄断的问题,因此要防止传媒在一个地方、一个媒体行业过于集中,妨碍多元化和竞争性。......
2023-11-18
在德国,成为一名职校教师极其不易。目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普遍面临着年龄老化的问题,而现行的师资培养体制是,一般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在其走上工作岗位之时大都年近30岁,这无疑使其工作年限大为缩短。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指针和发展方向。......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