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铜仁产城教融合系数测算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探讨

铜仁产城教融合系数测算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探讨

【摘要】:[14]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对铜仁职业教育集团进行深入研究,验证本研究的假设,宏观把握当地产业、职业教育和城镇化的融合度,本研究针对铜仁市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三个系统做了融合系数测算。(一)指标选择与预处理在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贫的政策下,本研究采用弹性系数和相关系数来测算铜仁市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的融合程度。

2013年1月14日,贵州省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提出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4]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对铜仁职业教育集团进行深入研究,验证本研究的假设,宏观把握当地产业、职业教育和城镇化的融合度,本研究针对铜仁市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三个系统做了融合系数测算。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于2012年7月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铜仁市下辖的10所区(县)中职学校共同组建,故测算中选取的中职职业教育规模指标是10所区(县)中职学校的数据总和,而高职职业教育规模指标仅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指标。

(一)指标选择与预处理

在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贫的政策下,本研究采用弹性系数和相关系数来测算铜仁市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的融合程度。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铜仁的职业教育、城镇化、产业等三个要素定义为三个子系统,分别记作Sv(职业教育)、Su(城镇化)、Si(产业),将由这三个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定义为总系统,称为S。本研究采用弹性系数来衡量Sv-Su,Sv-Si,Su-Si的融合程度。在计算过程中,首先对职业教育、产业以及城镇化的数据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进行加权,计算出历年职业教育、城镇化以及产业的水平指标,再计算出这三者的变动率。变异系数是以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差除以均值所得。每个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为某指标的变异系数除以所有指标变异系数之和。此外,采用相关系数来衡量Sv、Su和Si三个系统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此考察这三个系统是否融合。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铜仁教育年鉴》和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调研所得,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14年,因涉及变动率的计算,故列入2005年数据作为基准,见表3.1。指标的选定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的代表性等因素,经过筛选,铜仁职业教育(包括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10所中职)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中职在校生人数、中职就业人数、高职在校生人数和高职就业人数;产业指标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城镇化指标主要包括农村户籍人口数,城镇户籍人口数,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总产值的比重以及人均GDP。通过变异系数计算,对上述指标赋权。职业教育系统的四个指标赋权结果依次为0.2,0.2,0.3,0.3;产业系统的三个指标赋权结果依次是0.2,0.4,0.4;城镇化系统的赋权结果依次是0.1,0.1,0.1,0.7。

表3.1 2005—2014年铜仁职业教育、产业、城镇化的主要数据

基于表3.1的原始数据和赋权结果,计算出2006—2014年铜仁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和城镇化发展指标的变动率。

表3.2 铜仁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城镇化发展指标的变动率

注:表中数据取绝对值。

通过对表3.2的变动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铜仁2006—2014年的职业教育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弹性系数(见表3.3)。

表3.3 铜仁2006—2014年职业教育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弹性系数

(二)各系统之间发展的弹性系数分析

表3.3中的E1数据可以反映出2006年至2014年铜仁市职业教育与城镇化(Sv-Su)发展之间的融合程度(见图3.5)。

图3.5 2006—2014年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城镇化发展(Sv-Su)融合度折线图

如图3.5所示,仅从指标的测算结果来看,只有2010年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处于较高水平的融合状态(该年的E1最接近1)。从数据上看,2006、2007、2008、2014四个年份职业教育的发展明显快于城镇化发展(E1>1),其他年份均是落后于城镇化发展(E1<1)。此外,在2006年至2009年间,铜仁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波动较大,可见不融合程度相对较高。

表3.3中的E2数据可以反映出2006年至2014年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Sv-Si)之间的融合程度(见图3.6)。

图3.6 2006—2014年铜仁市职业教育-产业发展(Sv-Si)融合度折线图

如图3.6所示,仅从指标的测算结果来看,只有2010年和2014年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的融合状态(这两年的E2最接近1)。从数据上看,2006、2007、2008三个年份职业教育发展明显快于产业化发展(E2>1),其他年份均是落后于城镇化发展(E2<1)。此外,在2007年至2009年之间,铜仁的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出现较大波动,可见这期间两者不融合程度高。

表3.3中的E3数据可以反映出2006年至2014年铜仁市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程度(见图3.7)。

图3.7 2006—2014年铜仁市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Su-Si)融合度折线图

如图3.7所示,仅从指标的测算结果来看,只有2011—2012年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的融合状态(这两年的E3相对更接近1)。从数据上看,2008、2010两个年份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城镇化发展(E3>1),其他年份均是落后于城镇化发展(E3<1)。此外,在2007—2009年间,铜仁的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出现较大波动,可见这一期间两者不融合程度高。前文中提到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不融合恰好也是这一时期,可见三者在2007—2009年期间较为不融合。

通过分析2006—2014年铜仁职业教育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数据,我们发现该区域的职业教育-城镇化、职业教育-产业、城镇化-产业三个子系统的发展弹性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66、2.31和1.33。相较而言,城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较高,另外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较低。

(三)各个系统之间发展的相关度分析

本研究中,弹性系数侧重反映两个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发展的变动率协调水平。为进一步探讨系统要素之间的发展相关程度,我们对原始数据赋权后进行了相关度分析。

表3.4 职业教育发展系统与城镇化发展系统相关系数

注:**表示0.01水平显著(双侧)。

由表3.4数据可知,2006—2014年铜仁的职业教育和城镇化进程之间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895,p<0.001,这表明铜仁的职业教育和城镇化进程之间相关性较强。

表3.5 职业教育发展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相关系数

注:**表示0.01水平显著(双侧)。

由表3.5数据可知,2006—2014年铜仁的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885,p<0.01,这表明铜仁的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相关性较强,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表3.6 城镇化发展系统与产业化发展系统相关系数

注:**表示0.01水平显著(双侧)。

由表3.6数据可知,2006—2014年铜仁的城镇化和产业之间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996,p<0.001,这表明铜仁的城镇化和产业之间存在正相关

总而言之,通过数据指标可以看出,铜仁职业教育、产业和城镇化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整体较低。从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来看,铜仁市城镇化和产业(Su-Si)、职业教育和城镇化(Sv-Su)系统彼此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铜仁产、城、教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目前融合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