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对铜仁发展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对铜仁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研究假设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的办学功能的提高能作用于铜仁产城教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将名义变量可操作化,并认为其中存在许多不易被观察到的中介变量。图3.2研究思路图(五)技术路线图3.3研究设计技术路线(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梳理和总结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人才需求、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方面的文献,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

(一)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在三者彼此融合的情况下,提升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办学功能可以带动当地产业、职业教育、城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子假设:产业、职业教育、城镇化三者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存在融合关系。提升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办学功能可以带动当地产业、职业教育、城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二)变量说明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不同变量及其关系可以简单表述为:

D=f(F) M=f(N,I,E,P,PG,UD,R...)

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的办学功能(F)是本研究的自变量,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产城服务等几个方面。产城教三位一体融合发展(D)是本研究的因变量,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城镇化、产业等方面。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涉及许多中介变量,如在校学生人数(N)、产业增加值(I)、就业情况(E)、创业情况(P)、人均GDP(PG)、城镇户籍人口(UD)、农村户籍人口(RD)等。本研究假设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的办学功能的提高能作用于铜仁产城教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将名义变量可操作化,并认为其中存在许多不易被观察到的中介变量。

(三)分析单位

1.群体类分析单位

本研究主要涉及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及10所区(县)中职学校,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外部的铜仁市教育局、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个人类分析单位

本研究主要涉及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中职直升高职的“3+2”模式学生、参与组建及管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各个中高职学校领导、参与组建及管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专任教师、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铜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本研究通过分析单位的属性和功能来整体描述和解释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和外部的几大组织单位。根据每个组织的特性和职能,对其构成要素或对它所属的更大群体进行刻画,窥探铜仁市职业教育、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三者间的关系、互动原理及运行规律,进而找到问题根源,对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进行优化

(四)研究思路

本研究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现实的分析范式,以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为研究对象,寻找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三者融合的理论依据,再通过梳理本研究涉及的产、城、教三者存在的融合关系,厘清产城教融合的内涵及运行机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产城服务三个方面对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功能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功能实施的现状,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揭示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功能存在的问题,以改革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为切入点,摸清办学功能与促进铜仁地区“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功能提升改进的方案,进而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措施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通过图3.2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研究思路。

图3.2 研究思路图

(五)技术路线

图3.3 研究设计技术路线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梳理和总结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人才需求、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方面的文献,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查阅、归纳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职业教育集团的相关文献,对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性质、作用、类型、组织结构、管理进行梳理,为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查阅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教育扶贫、教育治贫等相关文献,对教育扶持产业、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运行机理进行梳理和整合,为验证本研究的总假设提供理论指导。

2.田野考察法

主要针对铜仁市产业结构、产业地域分布、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并对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对铜仁市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规模做出预测。针对铜仁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及分布于10个区(县)的中职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其办学功能的基本资料。对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集团内部中职直升高职的“3+2”模式学生、参与组建及管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各个中高职学校领导、参与组建及管理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教育部门管理人员、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专任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方式是群访和个人深度访谈相结合,访谈内容以建设铜仁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议为主。

3.弹性系数分析法

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在对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可以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弹性系数法适用于两个因素y和x之间有指数函数关系img的情况,式中a为比例系数,b为y对x的弹性系数。弹性一词来源于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变形”概念,弹性系数指材料长度变形的百分比同所施加力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后来“弹性”这个概念被推广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表示两个因素各自相对增长速度之间的比率。

本研究中运用的弹性系数分析法是用产业、职业教育、城镇化三者之间每两个因素各自相对增长速度之间的比率,来衡量其中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

(七)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的重点是基于对铜仁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铜仁职业教育运行现状的前期调研结果,厘清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与铜仁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探索铜仁“产业、城镇化、职业教育”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内涵与运行机制,提出适合铜仁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功能提升的方案。

2.研究的难点

本研究的难点一是对铜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难以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的把握;二是对铜仁市区及下辖的10个区(县)的职业学校办学功能的深入挖掘,由于学校较多,办学规模较大,师生人数较多,所以调研工作涉及部门众多,花费时间长;三是就业、招生、培养过程相关数据的真实程度较难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