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需要水电气等能源设施,需要通信设施,需要交通运输,需要相关信息,需要科技服务等,这些都是农村难以解决的。[46]因此,只有城市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三)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孙洪哲等以河北省为例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的机制,在深入分析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因此,发展并培育地方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023-08-20
(一)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大学坐落于城市之中,与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大学的人才、科技、知识为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依托所在城市提供的政策、环境、资金等支持和帮助。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张和城市的全面发展,大学与城市融合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融合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大学与城市社会结构的互动,成为大学与城市互动的一个主要维度,大学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探讨和分析大学与城市社会结构的互动,在理论层面上,有助于拓宽大学与城市互动研究的思维视角,加深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理解。从城市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深入分析和阐释大学与城市社会结构要素互动的具体表现,也有助于总结和概括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加深对社会结构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理解。
郄海霞等用纽约州和纽约市与大学的互动关系来说明城市与大学的互动关系,认为城市与大学合作既提高了纽约市的知识和文化水平,也提高了全州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使纽约在全美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中保持了较高水平。[60]与此同时,高校在与纽约进行科研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科研经费,增加了高校的经济实力,还增强了学术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对区域的人才供给。在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让方面,纽约州大学董事会要求各大学积极探索和发现与纽约州发展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能够满足纽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关政策,甚至提出为大学的博士后人员提供更大的制度性支持,全面降低博士生学费,以增强大学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的竞争力。纽约州立大学系统迅速做出反应,将每年从外部获得的研究经费目标扩大到10亿美元以上,这充分说明了大学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
(二)高等教育与城市的共荣关系
列宁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以及精神生活的中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所需的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市政、园林、环保、养老等方面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来供给。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依托于城市,城市的交通、资源、产业、服务等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纽约是世界著名的经济、金融城市,被誉为全球金融中心、传媒中心、时尚中心、医疗保健中心和贸易中心。同时,它也是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分布在纽约市内的大学有20多所,著名的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城市大学、任塞列尔理工学院、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等。
2005年9月23日,复旦大学举行百年庆典活动,其中的“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在“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主题下,围绕“高等教育与城市文明、文化的相互影响”、“大学与当地政府决策、社区建设的相互关系”以及“成果转化、创业精神”三大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13年11月,由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的“教育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论坛提出了“互动与共荣”的理念,从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科学研究、政府职能等方面探讨教育与城市发展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互动与共荣”反映了城市与高等教育的密切关系。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现代大学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现代大学秉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成为传播知识、教育人才、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日益成为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中心。在现代社会,大学与城市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不可分离,“一个没有一所重要大学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61]阎光才的《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传统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一个经典个案分析》[62]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自建校以来牛津大学与牛津城的多方面互动,为我们思考大学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的文章
(二)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需要水电气等能源设施,需要通信设施,需要交通运输,需要相关信息,需要科技服务等,这些都是农村难以解决的。[46]因此,只有城市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三)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孙洪哲等以河北省为例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带动产业集聚的机制,在深入分析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因此,发展并培育地方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023-08-20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我们选取30个民族自治州的17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对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的性别结构进行统计,5所民族自治州高职的男女生平均比为0.83∶1;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为54.31%,男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0.3%,女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6.01%。......
2023-08-20
本书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从产业、城镇和教育三个方面的互动入手,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从而使全书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三螺旋理论”,本书的研究对象有三:一是理论框架,通过对产城、产教和城教三方面理论的梳理,构建“产城教融合”的三螺旋理论框架。......
2023-08-20
高校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但他们更重视数据,因为这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检查和核对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往往只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表象,缺少对问题的深挖与溯源。事实上,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政策背景,还是高校自身的专业设置,或是高校内部的就业创业指导,都值得去深入研究,以全面寻找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根源所在。......
2023-08-20
“产教融合”的办学原则逐渐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关键途径和重要内容,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从国家正式文件层面提出“产教融合”的时间不长,但近年来所有重要的文件和教育改革方案都明确地把“产教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
2023-08-20
(二)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产业及其集聚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形成新动力。(三)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让产业劳动者的财力不断增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对城市生活的购买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税收不断增加,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2023-08-20
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修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自己人生的信心,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自己敬业的心理素质。据调查显示,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位居心理问题的第四位。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要素,是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成为一名专业工作人员的重要考量。......
2023-08-20
鉴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着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具有刚性约束。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省份第二产业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也就是说,民族省份的产业结构正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