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范管理,加大对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宣传力度,推动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发展。学校通过与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合作共享,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凸显专业特色,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新跨越。近年来,为了使维吾尔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陆续建设了30多所维吾尔医医院,以开展和推广维吾尔医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
2023-08-20
(1)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造成的人才向发达地区流动的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一是从市场经济主体单位来看,东部比西部更具活力,就业人口吸纳力强。2012年,企业法人占社会法人单位数的全国平均水平为78.05%,东部省份总体占比较高;而西部地区仅重庆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省份中最低的20%左右,最高也不过70%。二是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东部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即使最高的重庆同东部比较,也低于京、津、苏、浙、粤、闽等地。三是东部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低于西部0.51个百分点。即使发达地区设置了人口迁入门槛条件,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仍导致中西部人才的单向流动。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4%(125.68万人)[2]。
表1.11 2012年东西部法人数、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及失业率比较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
(2)当地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大学生就地就业。表1.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民族自治州的就业行业分布特征:一是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制造业。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构成比例来看,6个地方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人员占比在14%~64%之间,平均为26.29%。虽然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位居第二,但平均占比仅为14.72%。二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呈现碎片化特征,表中统计的采矿业、教育、批发零售各占一定比例且呈零星分布。与此同时,新疆90%的少数民族学生家长让孩子到学校当老师、去事业单位或者考公务员[3],希望在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工作的占比为73.81%[4],在现实的调查中有74.6%的大学生在这些部门工作[5]。再加上少数民族家长有很强的乡土地域观念,希望子女能在自己身边工作,而不愿他们离家太远,尤其是女性大学生。[6]由此就会出现就业岗位、就业地预期与现实供给的矛盾,导致局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过度饱和、过度竞争,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及复杂性[7]。
表1.12 部分民族自治州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各地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整理。1.行业代码分别为:A: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B:采矿业;C:制造业;D:教育;E: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F:批发和零售业;2.为保持数据的准确性,汇总时未对单位进行换算。
(3)民族省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对接不充分。一是民族省份产业结构演变表现出自西向东加速的空间差异。首先,产业结构总体呈“二三一”的格局。根据各地国民经济社会统计公报分析,2010—2014年,30个民族自治州第一产业平均占比在20%~22%之间,第二产业平均占比在38%~41%之间,第三产业在34%~36%之间。海西、巴音郭楞、海北、红河、凉山、延边六地的平均工业占比超过50%,分别达到了79.73%、64.06%、57.08%、53.16%、51.52%、50.36%;相较而言,第三产业平均占比超过50%的只有克孜勒苏、甘南、临夏、怒江四地,分别达到53.60%、51.86%、50.41%、50.29%。其次,产业结构“三二一”演变趋势自西向东区域差异明显。2010—2014年间出现第一产业占比迅速下降、第二产业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与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相吻合。同时,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呈“西东”向加速的特征。也就是说,东部地区民族自治州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较西部地区的民族自治州产业结构转型更快。
二是民族省份高职院校专业呈现“三二一”形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教高〔2004〕3号)和阳光高考平台对民族省份职业院校招生专业的统计,共有355个专业点,校均20.82个专业,专业大类19个,二级分类56个。具体如下:
表1.13 2013年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按三次产业划分专业情况
续表
注:第一产业专业指教育部分类专业中的农林牧渔大类;第二产业专业指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材料能源类、土建类、制造类;第三产业专业指的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专业之外的所有专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民族省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且第三产业专业占比较第一、第二产业占比的总和高近10%,2013年的平均比为20.89∶41.92∶37.19。三产专业与三产占比的匹配度各为0.63、0.65、1.61。也就是说,整体上第一产业专业、第二产业专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匹配度不足,而第三产业专业超过了三产比重60%以上。但在现实中,用人单位在用工时首先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如新疆的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和东疆地区技术岗位的用人需求非常大,尤其是石油化工、煤化工、机械、农业技术等,但毕业生以法律、文学、经管、计算机等专业为主;南疆部分地区医疗卫生、师范等专业供不应求,但大量的财经类、文史类毕业生却无法就业。[8]
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的文章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范管理,加大对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宣传力度,推动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发展。学校通过与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合作共享,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凸显专业特色,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新跨越。近年来,为了使维吾尔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陆续建设了30多所维吾尔医医院,以开展和推广维吾尔医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
2023-08-20
高校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但他们更重视数据,因为这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检查和核对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往往只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表象,缺少对问题的深挖与溯源。事实上,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政策背景,还是高校自身的专业设置,或是高校内部的就业创业指导,都值得去深入研究,以全面寻找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根源所在。......
2023-08-20
(二)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产业及其集聚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形成新动力。(三)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让产业劳动者的财力不断增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对城市生活的购买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税收不断增加,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2023-08-20
鉴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着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具有刚性约束。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省份第二产业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也就是说,民族省份的产业结构正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
2023-08-20
蚩尤九黎城虽是因产成城,但其长期发展建设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产业的范围。就目前来讲,蚩尤九黎城的人员主要是旅游从业人员、各地游客以及建设拆迁的安置居民等。因此,在蚩尤九黎城的发展中不仅要考虑城区居民的现有状况,也要为这些人员的未来生活充分考虑。因此,在蚩尤九黎城的人才需求中,教育类、康养类人才的缺口不容小觑。......
2023-08-20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我们选取30个民族自治州的17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对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的性别结构进行统计,5所民族自治州高职的男女生平均比为0.83∶1;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为54.31%,男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0.3%,女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6.01%。......
2023-08-20
蚩尤九黎城位于彭水县新城片区,由彭水九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图6.1蚩尤九黎城功能分区图彭水县对蚩尤九黎城的建设和发展寄予了厚望。蚩尤九黎城的发展规划意在结合彭水的历史文化背景,充分利用彭水的苗族文化背景和积淀来展现彭水浓厚的苗族文化和人文风情,促进彭水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彭水的苗族文化也通过蚩尤九黎城旅游业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蚩尤九黎城便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