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我们选取30个民族自治州的17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对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的性别结构进行统计,5所民族自治州高职的男女生平均比为0.83∶1;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为54.31%,男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0.3%,女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6.01%。......
2023-08-20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优惠政策的积极推动下,2000年以来民族省份产业总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稳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鉴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国家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着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具有刚性约束。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省份第二产业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
表1.9 2000—2016年民族省份主要年份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整理各地国民经济社会统计公报。
如表1.9所示,2000—2016年各省第一产业比重均明显下降,其中内蒙古、宁夏、西藏三地的下降速度最快,分别下降了16.2、14.7、21.8个百分点;2000年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为宁夏、青海、云南,2016年变为宁夏、内蒙古、青海;第三产业比重,2016年除广西外,其余7个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三二一”(云南、贵州、西藏、新疆)与“二三一”(内蒙古、青海、宁夏、广西)的产业格局各占一半。也就是说,民族省份的产业结构正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
(2)重化工为主的现实产业格局吸纳高职毕业生能力不足。根据民族省份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房地产业的法人机构,内蒙古占76%,广西占78%,贵州占76%,青海占74%,宁夏占78%,但是民族省份吸纳从业人员的产业则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以2013年为例,这些从业人员分别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的比例,宁夏为65%,广西为72%,贵州为64%,云南为64%,内蒙古为61%,青海为65%,西藏为76%,新疆为56%。尤其是西藏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40%。由此可见,对国民经济贡献大的产业与吸纳从业人员多的产业并不一致,但公共管理机构和教育占较大比重。
表1.10 民族地区2013年各产业从业人员占法人单位人员总数比重
数据来源:1.根据民族省份统计局官方网站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和社会工作、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以商业贸易和水陆运输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吸纳的毕业生专业覆盖面窄。尽管第三产业增长态势迅猛,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动力不足。1994—2011年,西部第三产业产值从1436.5亿元增加到19467.9亿元,18年间增长了13.55倍。1994—2011年底,民族省份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比例由8.88%增加到9.49%。而分行业来看,主要是住宿和餐饮业(占全国该行业的14.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国该行业的13.49%),金融业(占全国该行业的8.67%),批发和零售业(占全国该行业的9.23%),房地产业(占全国该行业的5.74%)。
(4)投资是民族省份发展的持续动力之一,而固定资产的主要投资方向则限制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省份各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04年是各地加速投资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到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万亿元的有广西、内蒙古、贵州,分别达到18236.78亿元、15469.5亿元、12929.17亿元,各是1999年的31.5倍、44倍、41.4倍。
图1.2 1999—2016年民族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变动
根据中国区域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分析,2012年民族省份固定资产总投入46042.8亿元。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房地产业投入占民族省份固定资产投资的23.52%,制造业占总体投资的26.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入占9.8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入占9.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入占8.68%。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房地产、交通、水利、公用设施、电力、热力、燃气等行业,这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地高职学生的就业。
图1.3 2012年民族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分产业占比
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的文章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我们选取30个民族自治州的17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对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的性别结构进行统计,5所民族自治州高职的男女生平均比为0.83∶1;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比为54.31%,男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0.3%,女生中少数民族平均占比为56.01%。......
2023-08-20
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二是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东部普遍高于西部地区。表1.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民族自治州的就业行业分布特征:一是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制造业。也就是说,东部地区民族自治州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较西部地区的民族自治州产业结构转型更快。二是民族省份高职院校专业呈现“三二一”形态。......
2023-08-20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表1.5反映出民族省份高职院校就业总体呈现较好的态势,各省份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有的省份就业率波动比较明显。一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对当地经济社会提供了极大的人才支持,中小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具有极大的贡献。经计算,民族省份高职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平均比例2015年为78.37%,2016年为79.73%。......
2023-08-20
本研究假设铜仁职业教育集团下属学校的办学功能的提高能作用于铜仁产城教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将名义变量可操作化,并认为其中存在许多不易被观察到的中介变量。图3.2研究思路图(五)技术路线图3.3研究设计技术路线(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梳理和总结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人才需求、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方面的文献,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
2023-08-20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千千万万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和族群的发展权益与未来前程,更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兴盛的宏伟事业。与汉族大学毕业生相比较,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因其特殊性显得更加困难。......
2023-08-20
图0.1大学生就业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图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关注。图0.2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图(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2023-08-20
[2]朱琳也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朱琳认为有以下原因:对就业情况认识不够充分;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较重;对就业选择的盲目性;缺乏就业主动性;职业技能的缺乏;基础文化差异;高校的自身定位;文化背景与家庭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不良心态。还有学者专门针对民族地区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行了研究。......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