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密度特征是后期裂缝建模和多相渗流耦合的重要指标。一般裂缝密度指单位长度内与某一方向垂直的裂缝条数:其中M为裂缝条数,L为测量长度。单井裂缝密度仍然是开发裂缝建模技术的重要基础资料。有效裂缝均为成像测井可探测的宏观裂缝)由本次研究所识别出的裂缝产状分布数据可知,研究区块第一组东西向的裂缝密度为0.04 m-1,第二组南北向的裂缝密度为0.18 m-1。......
2025-09-30
当多相流流经裂缝性储层的多孔介质时,各种流体纷纷建立复杂而稳定的流动通道。如果是润湿相的水驱替非润湿相的油,则非润湿相饱和度逐渐减小,非润湿相所建立的稳定的流动通道也被润湿相的水破坏。随着非润湿相的水进一步充填,非润湿相的油只留下一些孤立的残余饱和度。当多相流中的任何一种流体不存在稳定连续的流动通道时,该相流体便不再流动了。
为了研究非饱和多相流流动情况,将饱和流体达西定律推广到非饱和多相流中,设两种流体在裂缝系统中的流动速度分别为 Vfo和 Vfw,其流动公式可以写作:
其中 K'fw 和 K'fo分别为裂缝性储层多孔介质裂缝系统的相渗透率。
裂缝性储层多孔介质非饱和多相流的相渗透率和该相流体的饱和度有关。因为裂缝性储层多孔介质中裂缝系统中的其他流体的存在,会降低该相流体的流量,因此相渗透率总是低于饱和绝对渗透率。通常习惯,将相渗透率或者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作比,记作裂缝系统的相对渗透率:
同样,两种流体在基质系统中的流动速度分别为moV和moV,其流动公式可以写作:
其中 K'mw 和 K'mo分别为裂缝性储层多孔介质基质系统的相渗透率。
裂缝性储层多孔介质非饱和多相流的相渗透率和该相流体的饱和度有关。因为裂缝性储层多孔介质中裂缝系统中的其他流体的存在,会降低该相流体的流量,因此相渗透率总是低于饱和绝对渗透率。通常习惯,将相渗透率或者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作比,记作基质系统的相对渗透率:
因此,在裂缝性储层中一共需要两套相对渗透率曲线。相对渗透率曲线主要由曲线形态和端点数值来描述。相对渗透率的曲线形态控制着躯体速率,而端点数值控制着最终饱和度。
5.3.4.1 基质系统的相对渗透率特点
裂缝性储层的基质系统的相对渗透率主要影响因素有孔隙结构、润湿性和流体饱和顺序。
由于基质系统的流体饱和度分布和流动通道和孔隙结构相关,因为相对渗透率曲线也和孔隙结构相关。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孔隙结构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
(1)润湿相占据小孔隙,非润湿相占据大孔隙。(https://www.chuimin.cn)
(2)小孔隙中,不能流动的润湿相饱和度大;打孔隙中,不能流动的润湿相饱和度小。
当固体构架转变其润湿性时,润湿性转变对多相流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也很大,主要是表现在:
(1)原来润湿性流体的束缚饱和度减少,原来的非润湿流体的残余饱和度增加。
(2)原来润湿的流体相对渗透率增加。
流体饱和顺序对相对渗透率曲线也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于润湿相,无论用润湿相驱替非润湿相的渗吸过程,还是用非润湿相驱替润湿相时的驱替过程,润湿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化不大。
(2)对于非润湿相,在用润湿相驱替非润湿相的渗吸过程中,其相对渗透率较高。在非润湿相驱替润湿相时的驱替过程,其相对渗透率较低。
5.3.4.2 裂缝系统的相对渗透率特点
采用宽度较大的理想薄平板结构模拟裂缝中的多相渗流结果表明,理想裂缝系统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润湿相饱和度呈线性关系。润湿相的束缚饱和度为0,非润湿相的残余饱和度也为0,相渗端点为1。
对于复杂裂缝网络,一般而言。其相渗曲线为非线性曲线。束缚水和残余油均要比理想模型高。相渗透端点数值也比理想模型小。
相关文章
裂缝密度特征是后期裂缝建模和多相渗流耦合的重要指标。一般裂缝密度指单位长度内与某一方向垂直的裂缝条数:其中M为裂缝条数,L为测量长度。单井裂缝密度仍然是开发裂缝建模技术的重要基础资料。有效裂缝均为成像测井可探测的宏观裂缝)由本次研究所识别出的裂缝产状分布数据可知,研究区块第一组东西向的裂缝密度为0.04 m-1,第二组南北向的裂缝密度为0.18 m-1。......
2025-09-30
本章主要采用静水有限元模拟方法,结合成像测井分析结论和本区构造特点,对现代地应力场进行分析模拟。有限元方法最核心的思想是将储层岩石分割为一个个离散的单元,然后在各个单元内进行分析,构建平衡方程,最后将各个单元拼接在一起,得到模拟结果。目前有限元模拟方法主要基于力学变分原理,采用加权方法对基本力学方程进行离散处理。根据上述静水有限元模拟基本原理,需要构建8点有限元网格的型函数,本次模拟令......
2025-09-30
由于井眼附近的压裂裂缝和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天然裂缝的渗透率均受控于现代应力场的分布。本研究区主要应用了FMI、USI和STARII三种成像测井技术对井壁裂缝构造进行分析(图4)。本次研究区的裂缝种类非常丰富,有天然裂缝,也有诱导裂缝。本研究区内的压裂缝走向多为东西方向,最大主应力方向应为近东西向。......
2025-09-30
对于第二种裂缝系统反演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有梯度法、牛顿迭代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裂缝反演系统,就转化为求解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因此搜索步距应当和目标函数在最新搜索点处的梯度成反比。确定了搜索方向,但还面临着裂缝反演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障碍。这里,本次研究在共轭向量搜索的基础上,加入模拟退火......
2025-09-30
无网格扩展有限元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允许网格在不进行重新劈分的情况下模拟网格单元中的不连续面。无网格扩展有限元方法就是基于这一点,在传统有限元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非连续性函数表示裂缝处的非连续位移。在非各向同性的储层岩石介质中,裂缝尖端奇性场依赖于裂缝尖端的具体位置,因此要准确地模拟裂缝尖端奇性场,需要不断追踪裂缝的扩展轨迹,降低模拟速度。一种替代方案是基于裂缝扩展沿断裂径迹扩展行为的扩展有限元模拟方法。......
2025-09-30
本次研究的构造应力场模拟流程如图31。图34 模型边界条件的设置3.3.4.5 数值模拟结果根据以上模拟方法和步骤,对研究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
2025-09-30
恢复后的层面模型,即被认定为一个可接受的变形前模型,而构造正演只需对恢复过程进行回放即可获得。目前,有些研究者开始认为裂缝的分形维特征的本质在于介质本身的属性特征,如材料刚度。在裂缝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多尺度裂缝建模与多相流耦合分析模型。这种方法在进行裂缝性介质内的多相流模拟时,将裂缝与孔隙视为统一的均匀介质进行处理。......
2025-09-30
表4 FRESS角点网格格式3.3.3.2 FRESS角点网格快速建模在进行现代地应力场模拟之前,首先利用井位坐标、井斜数据、分层数据、断层数据等数据构建基础的三维地质模型。图30 有限元网格模型3.3.2.3 角点网格向FRESS网格转换过程角点网格虽然在储层建模时较为方便,但由于各个网格之间的节点位移相对独立,而FRESS有限元模拟网格中相邻网格之间的公用节点为一个节点。......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