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所谈规格、标点、书法三者,书法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乱七八糟的印象绝大部分由此而来;即使明白了,注意了,也不是短期内所能改正。这里所谓书法的要求当然指低的,甚至低之又低,只要求写得像汉字,而不是中西文的混合体。几种条件加起来,其和是写汉字而不像汉字,既难认,又难看。汉字笔画都有一定的形状,就是常说的横平竖直。这类帖,字都是照汉字形体的规矩写的,直是直,横是横,笔画的相对位置也合法。......
2023-08-07
“六书”是字的构成方法,从战国到现在没有多少变化,但真正要把汉字写下来,从古到今的变化可就大了。汉字字形的变化,大致说来,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其内容多为问吉凶的“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商代甲骨文
随着殷商王朝的灭亡和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的夷为废墟,这批文献资料被埋没于地下3000多年。直到1899年才被一个名叫王懿荣的人发现并认定为商代的遗物,从此便有人开始搜集并拓印其文字进行研究。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一门新学科——甲骨学。近代学者刘鹗和罗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时期对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参见《文物·考古》中“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词条)。
金文
所谓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古称青铜为吉金,所以把这种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由于钟和鼎在两周时代青铜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又将金文称作“铜器铭文”或“钟鼎文”。
商代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文字内容或者是记事功的,或者是录训词的。西周金文就字体整齐了,文字内容多是与祀典、赏赐、征伐、契约有关的记事。
大篆
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到周朝,周宣王时(公元前9世纪)的史官史籀,曾对古文进行过一次整理,其结果是产生了“籀书”,即大篆。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
颂簋及铭文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国事多,文书繁,感到原有文字繁杂,于是,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将大篆简化为小篆,统一了文字。
隶书
小篆发明后,仍然满足不了越来越繁多的文书的需要,书记官虽用小篆,但有时候为了求快,下笔不免写得草率些。久而久之,这样写的人多了,便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员看的。但隶书的最终定型是秦朝的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自己获罪下狱后,作隶书3000字进奉给秦始皇,被采用,他还靠这个当上了御史。
隶书到了汉朝才成熟起来,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就汉隶即“八分书”而言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
楷书
隶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3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是一种通行到现在的、人们最熟悉的“楷书”。
关于楷书的首创者,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而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行书起于晋代,至今通行。“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是行书书法的巅峰之作。
草书
东晋王羲之书法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但草书尤其是“狂草”写出来后别人大都不能辨认,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之本能。于是,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需要,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几百年间,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近代西方印刷术传入后,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赵海燕汤耀国)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本节所谈规格、标点、书法三者,书法是最麻烦的问题,因为:乱七八糟的印象绝大部分由此而来;即使明白了,注意了,也不是短期内所能改正。这里所谓书法的要求当然指低的,甚至低之又低,只要求写得像汉字,而不是中西文的混合体。几种条件加起来,其和是写汉字而不像汉字,既难认,又难看。汉字笔画都有一定的形状,就是常说的横平竖直。这类帖,字都是照汉字形体的规矩写的,直是直,横是横,笔画的相对位置也合法。......
2023-08-07
由于单个的汉字只代表汉语的一个音节,两个汉字才记录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这样,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更不是一对一的了 。可是在上述情况中,单个汉字却不是单独、直接成词的,也就是说,汉字在它服务于汉语的历史过程中,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性质。总而言之,尽管汉语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而不断发展、不断变化,而汉字也能随之发生变化而适应汉语的发展。纵观汉字和汉语关系的全部历史,二者基本上是和谐的。......
2024-01-26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简化汉字终于成为经过国家正式颁布的规范汉字。至2000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的形式确定了简化汉字的地位。古代以繁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汉字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当属为了实现对汉字使用总量的限制而提出的字表。......
2023-11-29
20世纪50年代之前,普通消化池是唯一的实用装置,这是厌氧生物处理发展史中第2时期的主要特征。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严重,同时面临着能源危机的挑战,使厌氧生物处理作为节省能源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有机废水、废渣厌氧生物处理的各种新工艺的研究日益深入。在第3个时期,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朝着两个方面发展。......
2023-06-19
语音在现代来说,有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也有读书音与口语音的区别。更明显的区别是古今语音的不同造成古今字音的差异。可正是由于语音的发展,作为声符的字的读音与形声字的读音常常发生不同的变化,使得声符不一定能准确地表音了。对于汉字的认读,中国民间常有 “认字读半边” 的说法。“半边”指的就是形声字的声符。这也是由于汉语语音发展导致汉字字音变化的一个方面,是我们了解汉字时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2024-01-26
这种单音节的特点,简直可以说是汉语所独有的。汉字适应于汉语的这种特点,我们在本书中是要反复强调并说明的。这也注定了汉字直接表词的性质和汉字的独特面目。因此,在现存的世界文字中,只有汉字的性质是独特的,它的发展道路也必然是独特的。......
2024-01-26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先后发明了无烟火药和硝化棉、苦味酸、梯恩梯等猛炸药并应用于军事, 它们是弹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飞机、坦克投入战斗, 航空弹药和反坦克弹药得到发展。战场成为交战国家高新技术武器弹药的试验场。......
2023-06-15
Java应用编程接口为Java应用提供了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标准接口,这个接口可分为基本部分和扩展部分。当在硬件或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Java平台后,即可运行Java应用程序。Java应用编程接口已经从Java1.1x版发展到Java1.2版,并继续发展。目前最常用的Java平台基于Java1.6,最近版本为Java1.7。......
2023-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