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2023-08-20
“法律”由“法”演变而来。在中国古代,金文中即有”!“字,水、蝄为会意。水表平、公正,蝄为一种神兽。据神话传说,皋陶为尧手下的一个大法官,善判是非,公正无私,处理每件事都公平如水。有一次,西番向尧帝敬献了一头兽叫作“蝄”,为“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起坐时之”(王充《论衡·是应》)。后来文字产生时,就依据这个传说,创造了”!“字。《说文解字》即说:“!,刑也,平之如水,从水、蝄,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段玉裁注说:“法之正人,如蝄之去恶也。”后”!“字简化为如今的“法”。据称,为了纪念“蝄”的协助办案功绩,就把公平办案叫作“蝄法”,久而久之,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执法”。
“法”首先是指一种实在的社会现象,其次是指描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概念或名称。在哲理意义上,汉语的“法”与“理”、“常”通用,指的是“道理”、“天理”之类常行的范型或标准。《尔雅·释诂》里说:“法,常也。”上古时期即已有“法”,“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尚书·吕刑》)。“法”也被用于典章意义,与“律”、“法律”是一个意思。《管子·七臣七主篇》里说:“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里应该算是“法”和“律”连用的最早记载。在后世中,虽然“法”和“律”经常分开使用,但是在国家法律文件的意义上,两者是同一个含义。国家法律意义上的法与哲理意义上的法是不等同的。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由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法律”逐渐代替了“法”而被使用。这个意义上的法律是指由国家颁行的法律,不等于“天理”、“通理”意义上的法。在西方国家,“法”也有多义性,也可以分为哲理意义和国法意义两个层面来理解。通常来说,“法律”是在“国家的法律”这个层面上来使用的。外延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法官在判决中创制规则而形成的判例法、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法和像教会法那样其他的执行国家法律职能的法。法律的特征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等。概而言之,法律就是体现国家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规范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
(沈诤 杨琴)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2023-08-20
“诗佛”王维的诗现存不到400首,在题材、内容、风格上都很丰富,无论律诗、绝句,边塞诗、山水诗等都有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这时所写的山水田园诗,艺术成就比前期高,可以说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数量也很多,最能代表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王维不仅是一流的诗人,也是当时著名的画家。王维的画,最能体现其特色的,是那些与山水诗齐名的山水画,也能画人物和佛像。在王维那里,诗与画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
2023-08-20
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至元代,扬州已成全国漆器制作中心。清代后期,扬州漆器出口外贸已较兴盛,远销欧美等国,年销量2万多件,“岁入三万两”。扬州漆器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新中国建立以来,扬州的漆器艺人继承传统技艺并有创新发展。......
2023-08-20
陶渊明任彭泽令时,郡里派遣一个督邮到彭泽,县里的小吏让他束带相见,以表示尊敬,陶渊明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在职仅80余日。当时一个县令的俸禄相当于五斗米的价钱,陶渊明此次挂冠而去,留给后人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田园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这种人格魅力,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封建时代所有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洁身自好的榜样。......
2023-08-20
关于“辩”的规则,《墨经》也有有关同一律思想、矛盾律思想、排中律思想和充足理由律思想的“经条”。《墨子》书影《墨经》还通过与各种诸子观点的论辩,证实了自己的逻辑学思想。可以说,《墨经》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又是一部辩学大全,同时还是一部论辩总汇。梁启超也认为,《墨经》早已发明了穆勒五法,认为“吾东方之培根,已生于二千年以前”。......
2023-08-20
吴昌硕14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刻印。吴昌硕的篆刻中有坚实的书法基础,同时也融汇绘画的技法。吴昌硕的印章中少则一二字,多达数十字,但在布局上比前人更精于设计。吴昌硕的第一个日本学生河井仙郎也加入了西泠印社,这在当时成为印学界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在吴昌硕去世之后,日本人还为他雕铸了铜像,置于西泠印社内。现在的西泠印社也成为西湖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2023-08-20
早期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多着西域服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印度和西域对中国的影响。飞天原本只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曾把壁画中的飞天也称为飞仙。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有的怀抱琵琶,轻拨弦丝;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有的彩带绕身,漫天遨游;有的脚踏白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腾空向上。......
2023-08-20
传教士翻译中国儒家典籍四书五经,西洋学者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有意无意间误解中国文化,并非真懂中国。英人哈察忒、法人伏尔泰均有《中国孤儿》译本,欧洲人对它的理解与中国人不同,“根据自己的文化和想象,重新改写了”,“使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欧洲戏剧”。西方人介绍后世的中国,国人时或谓某种“说三道四”观点是唱衰中国,表示愤怒;时或对某种“过誉观点”大加赞赏,引以自豪。......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