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那么佛教所说的世间与出世间是什么意思呢?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义的人,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因而引起不正当的批评。......
2024-01-28
简牍是我国最早的书的原型,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中国古代以经过整治的竹、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简牍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已知最早的简是湖北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竹简,最晚的是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吐鲁番晋墓所出晋简。简牍的形态各异,较重要的有简、牍、觚三种。
简: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一根竹片叫作“简”,把许多根简编连到一起,就叫作“策”。“策”字也可写成“册”。编简成策的绳子叫作编,一般用麻绳,或用皮绳或丝绳。一般编2-5道,也有个别编1道的,通常视简的长度而定,大多数是先编后写。简的宽度一般为0.5-1厘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在汉代简最长2.4尺,合战国尺三尺,用以写六经、国史、礼书、法令,故有“三尺法”、“三尺律令”之说;其次为1.2尺,用以写《孝经》等书;最短的0.8尺,用以写论语及其他诸子传记书籍。各个时期所用简的长度不同,每根简只写一行,比较宽的木简可写两行或多行。
牍:多为木质。一块木板叫作“版”,写了字的木板叫作“牍”。与简不同之处是牍加宽好几倍,有的宽到6厘米左右,个别的达15厘米以上,呈长方形,故又叫作“方”或“版”。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书信多用一尺的牍,所以人们常将书信称为“尺牍”。牍也用来画地图,因此,古人常用“版图”代表国家的领土。牍同时也用来书写一部书内所包含的篇名。更多的牍是用作书写随葬品的名目(清单)。
觚:用木头削成多面的菱形,可多至七八个面。一般都较长,有的长至80多厘米,容字较多,常用来抄写《急就篇》《仓颉篇》等字书,也可用作记事、打草稿或练字。
简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极为深刻和长远。直到今天,图书的计量单位仍称“册”,文章的计量单位仍称“篇”,许多从“竹”从“片”从“木”的字都与书籍有关,如籍、笔、版、牒等。还有不少词汇、成语也反映了竹木简牍的深远影响。如尺牍、连篇累牍等。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的书籍都是直排,文字由上至下书写,从右到左排列,这种行文格式就是来源于简策。
(吴淑娟 洪秋兰)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那么佛教所说的世间与出世间是什么意思呢?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义的人,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因而引起不正当的批评。......
2024-01-28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炮山河,又称长春湖。因为此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有另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为瘦西湖。瘦西湖名称始于清乾隆年间。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这就是前人对清代扬州瘦西湖风景的写照。台上重檐方亭有两圆门,分别引入瘦西湖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2023-08-20
陶渊明任彭泽令时,郡里派遣一个督邮到彭泽,县里的小吏让他束带相见,以表示尊敬,陶渊明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在职仅80余日。当时一个县令的俸禄相当于五斗米的价钱,陶渊明此次挂冠而去,留给后人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田园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这种人格魅力,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封建时代所有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洁身自好的榜样。......
2023-08-20
关于“辩”的规则,《墨经》也有有关同一律思想、矛盾律思想、排中律思想和充足理由律思想的“经条”。《墨子》书影《墨经》还通过与各种诸子观点的论辩,证实了自己的逻辑学思想。可以说,《墨经》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又是一部辩学大全,同时还是一部论辩总汇。梁启超也认为,《墨经》早已发明了穆勒五法,认为“吾东方之培根,已生于二千年以前”。......
2023-08-20
“诗佛”王维的诗现存不到400首,在题材、内容、风格上都很丰富,无论律诗、绝句,边塞诗、山水诗等都有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这时所写的山水田园诗,艺术成就比前期高,可以说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数量也很多,最能代表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王维不仅是一流的诗人,也是当时著名的画家。王维的画,最能体现其特色的,是那些与山水诗齐名的山水画,也能画人物和佛像。在王维那里,诗与画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
2023-08-20
早期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多着西域服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印度和西域对中国的影响。飞天原本只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曾把壁画中的飞天也称为飞仙。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有的怀抱琵琶,轻拨弦丝;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有的彩带绕身,漫天遨游;有的脚踏白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腾空向上。......
2023-08-20
吴昌硕14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刻印。吴昌硕的篆刻中有坚实的书法基础,同时也融汇绘画的技法。吴昌硕的印章中少则一二字,多达数十字,但在布局上比前人更精于设计。吴昌硕的第一个日本学生河井仙郎也加入了西泠印社,这在当时成为印学界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在吴昌硕去世之后,日本人还为他雕铸了铜像,置于西泠印社内。现在的西泠印社也成为西湖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2023-08-20
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至元代,扬州已成全国漆器制作中心。清代后期,扬州漆器出口外贸已较兴盛,远销欧美等国,年销量2万多件,“岁入三万两”。扬州漆器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新中国建立以来,扬州的漆器艺人继承传统技艺并有创新发展。......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