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昆曲: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化石

昆曲: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化石

【摘要】:昆曲,又称“昆剧”,清代以前被人们称为“昆山腔”或者“昆腔”,清代之后才被称为“昆曲”,有着4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戏曲理论研究随着昆曲的兴盛也得到了日益繁荣。虽然昆曲已经衰落,但是我国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昆曲的影响,昆曲被人们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在中国戏曲史、音乐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昆曲,又称“昆剧”,清代以前被人们称为“昆山腔”或者“昆腔”,清代之后才被称为“昆曲”,有着4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的江苏昆山,所以又被称为“昆山腔”。北曲的清唱家魏良辅来到吴中,在原昆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的优点,在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协助下,经过很大的努力,终于建立起昆山腔清新婉转的新腔,但仍然只是清唱。后来梁辰鱼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改写成剧本,把传奇文学、新的声腔及音乐、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第一次把昆曲由清唱搬上了舞台,成为戏剧,昆曲也开始走向成熟。

明万历初年,昆曲很快流传到江苏、浙江等地,并进入北京成为宫中大戏。从此,昆曲进入了繁盛时期,优秀的剧作家、新作品不断涌现,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演员的表演艺术也日趋成熟,行当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将以前演出全本传奇的形式改为演出折子戏,使昆曲的演出变得活泼生动。同时,它还与当时流行的弋阳腔进行频繁的交流,吸收了说唱、舞蹈等艺术以丰富昆曲的演出形式。戏曲理论研究随着昆曲的兴盛也得到了日益繁荣。明代中期蒋孝根据陈白二氏旧编《南九宫目录》和《十三调南曲音节谱》编写了《南九宫谱》,后来沈景又根据其编了《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明代末期,沈景的侄儿沈自晋将《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补为《南词新谱》,李玉编写了《北词广正谱》。研究唱曲的著作有魏良辅的《南词引正》、沈宠绥的《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等。研究戏曲作家与作品的专著有王骥德的《曲律》、吕天成的《曲品》和祁彪的《远山堂曲品剧品》,其中《曲律》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全面而又系统的独创性理论著作。

昆曲剧照

从明代晚期开始,昆曲开始走向衰落,因其经常在封建贵族的宫廷中进行演出,逐渐脱离群众,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过分偏重对于曲词的欣赏,反而使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出现了“花雅之争”,最后以昆曲的失败和没落而告终。

昆曲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缠绵婉转,表演优美动人,抒情性强。昆曲音乐所使用的曲牌有1000多种,属于联曲体结构,在南曲的基础上并用北曲的套数;以曲笛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并辅以笙、萧、琵琶等;唱腔上注意声音的控制,讲究节奏的抑扬顿挫。行当分工细致,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并且在表演上各自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虽然昆曲已经衰落,但是我国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昆曲的影响,昆曲被人们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在中国戏曲史、音乐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