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的规则,《墨经》也有有关同一律思想、矛盾律思想、排中律思想和充足理由律思想的“经条”。《墨子》书影《墨经》还通过与各种诸子观点的论辩,证实了自己的逻辑学思想。可以说,《墨经》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又是一部辩学大全,同时还是一部论辩总汇。梁启超也认为,《墨经》早已发明了穆勒五法,认为“吾东方之培根,已生于二千年以前”。......
2023-08-20
荀子(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15岁时即游学于齐国,之后往来于各国。50岁时再次来到齐国,参加了稷下学宫的恢复工作。曾“三为祭酒”(学宫主持人),是稷下学宫名声最为显赫的学者,司马迁称其为“最为老师”。
战国末期,经历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之后,在学术思想上逐渐出现了融合百家、总结诸说的趋势。荀子广泛地涉猎了诸家学说,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礼义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在哲学上,提出了“明天人之分”的观点,以“制天命而用之”,断定了人定胜天。他反对性善论,首创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化性去伪”,强调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批判》中曾评价说:“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学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
荀子
荀子学说渊博,兼得儒、道、墨、法、名,这与他在稷下学宫时间长有关。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由齐国官方创办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学术中心兼政治咨询中心,设置在齐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西边西首门)附近,故名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兴盛时期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的几乎各个学派,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作为曾“三为祭酒”的荀子,熟悉稷下各家之学,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总结,从人性论、认识论、政治理论、天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汲取与修正。
(吴彩强)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关于“辩”的规则,《墨经》也有有关同一律思想、矛盾律思想、排中律思想和充足理由律思想的“经条”。《墨子》书影《墨经》还通过与各种诸子观点的论辩,证实了自己的逻辑学思想。可以说,《墨经》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又是一部辩学大全,同时还是一部论辩总汇。梁启超也认为,《墨经》早已发明了穆勒五法,认为“吾东方之培根,已生于二千年以前”。......
2023-08-20
1956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开始了对古代皇陵的第一次主动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的有计划的科学发掘。1957年5月19日,经过一年的多次波折和艰苦发掘,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定陵发掘后,有关部门对万历皇帝的遗骸和头发鉴定后得出结论,万历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身长1.64米,血型为AB型。“文化大革命”期间,保存在定陵博物馆的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在定陵门前广场被示众批判后烧毁。......
2023-08-20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八大家”最早见于明初朱右编的《八先生文集》。“八大家”倡导古文运动,就是要反对骈文的不良风气,恢复先秦汉代内容充实、长短自由、质朴流畅的散文传统。唐宋“八大家”除了古文成就,在其他方面也往往有所建树,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都是著名诗人或词人。......
2023-08-20
“蓝田人”是继“北京人”之后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直立人化石,因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蓝田县而得名。从蓝田人下颌骨、头盖骨和牙齿的标本看,蓝田人头骨的形态既与北京人有相似之处,又在一系列特征上表现得比北京人原始。蓝田人的发现,对研究蓝田地区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地层地貌、沉积环境及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23-08-20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有人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认为他可以应对这个局面。蔺相如估计秦昭王只是假意应付,就提出秦王应当斋戒5天,以示郑重,昭襄王只得答应。秦王此时也毫无办法,只好让蔺相如返回了赵国。廉颇见自己居然不如一个文人,十分恼怒,多次扬言要羞辱一下蔺相如。蔺相如听说后,却多次回避廉颇,不与他正面交锋。手下人愤愤不平,蔺相如则说:“我和廉将军必须团结,这样才能抵御强敌。”......
2023-08-20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河南洛州缑氏县人。但是玄奘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之说不能统一,很想得着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于是决心往印度求法。西域商侣有参加旁听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玄奘继而潜行到达瓜州,得胡人西槃陀导送,夜渡瓠颅河。......
2023-08-20
盛唐时期,书法界出现了两位以写草书著名的大家——“颠张醉素”。“颠张”指的是张旭,“醉素”指的是怀素和尚。张旭精通楷书,草书最为出名。他的草书线条饱满厚重、笔势肆意放纵,开创了草书的新局面,被称为“狂草”。张旭本人也被后人誉为“草圣”。张旭的《肚痛帖》为草书六行,共30字,笔力刚劲,富有变化。据《书小史》等记载,怀素曾为了向张旭讨教书法之道,专程来到长安。......
2023-08-20
安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其中又首推安徽徽州的民居。徽州位于安徽南部,临近黄山。徽州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由于民风淳朴古雅,崇尚孔孟之道,加之山峦重叠,避开了战火兵乱,大部分尚保存完好。徽州最大的民居往往是“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一百多个门庭”。总之,徽州古民居以马头墙、天井、斗拱以及砖雕、木雕、石雕等为鲜明特色,风姿绰约,在我国古代建筑流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