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他的手段是借助上层社会。显然,一般的世俗知识,只有在至少符合他的目的与手段中的一个方面时,才可能引起他的兴趣。由此看到,利用窦的传教方式是目的与手段的分层递进。传教是根本的目的,而进入士林是手段;进入士林的手段则是科学与道德,而道德是其中的重点。利玛窦这一从“西学”而“西教”的方式,虽然对他来说,完全是为了适应与立足于中国社会,甚至可能是......
2024-01-09
利玛窦是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他改变以往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改穿儒服,学习汉语,入乡随俗,融入中国社会,成功地打破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隔阂。加上他学识渊博,又与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国著名的学者结交,与各级官吏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使天主教被官员广泛认识。利玛窦为以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开辟了有效的活动方式。而他的合译、翻译及其他的著作,在中国和欧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利玛窦(1552-1610年),原名Matteo Ricci,生于意大利东部的马切拉塔(Macerata)城。利玛窦的父亲名叫若翰·利奇,是一位医生,曾经做过市长和省长,他共有12个孩子,利玛窦是长子。利玛窦年少时就生性聪颖,身体强健,性情活泼,深得父母亲友和老师的喜爱,16岁时就读完了中学。这时他的父亲已做了省长,对于长子,父亲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这个儿子将来能继承他的官职,为家族增光添彩。因此,利玛窦的父亲把他送到罗马的一所大学去学习法律。而利玛窦的母亲是一位极其虔诚的教徒,幼年的利玛窦经常跟着母亲诵经,做弥撒,这就萌发了他的宗教情节。利玛窦所就学的小学和中学,就是耶稣会开办的,这里浓厚的宗教气息对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到罗马后,利玛窦开始接触教会人士,受到了他们的直接影响,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皈依上帝,将来能够上天堂,于是决心献身教会。利玛窦的父亲知道后勃然大怒,打算亲自赴罗马阻止,不料却在途中大病一场,在利玛窦母亲的劝说下,他的父亲终于同意了儿子献身教会的选择。
当利玛窦在罗马学院学习神学时,葡萄牙在印度传教的代理人到罗马,向耶稣会总会长要求派遣更多的传教士到印度。1577年5月,总会长派遣4位传教士从罗马到里斯本,其中包括利玛窦修士和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神父。在经过充分的精心准备后,1578年3月29日,利玛窦一行13名耶稣会教士离开里斯本,踏上了东方之旅。1578年9月13日,他们辗转来到了印度的果阿。在此后的四年中,除了在交趾(今越南)待了几个月之外,利玛窦一直在果阿。
后来耶稣会决定派利玛窦前往中国传教,1582年8月7日,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利玛窦到澳门后开始学习汉语。1583年9月,利玛窦经历数次失败后终于到达了两广总督的府邸地——肇庆,在总督王泮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座教堂——花仙寺。为了能更容易地被中国人接受,他把衣服换成和尚的打扮,以减少当地人对他的排外心理。在肇庆,他一边刻苦学习汉语和中国典籍,一边向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及民众展示他从西方带来的精美物品——印刷精美的《圣经》、魔幻般的三棱镜和神奇的自鸣钟等,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在此期间,利玛窦向中国人传授了西方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但是他的传教事业却是收效甚微。
1589年,因继任的两广总督刘继文看中花仙寺,利玛窦被迫迁到韶州。1592年,在朋友的建议下,利玛窦又把和尚服换成了读书人的服装——儒服,这使他能够从容出入中国的学者圈。
1595年,利玛窦遇上了一位官员,后者愿意带他到京城北京,但没有成功。结果他到了江西省的南昌。1598年,利玛窦虽被人带到了北京,但没有留下来,于是又到了南京。在南京,利玛窦扩大了他的交际范围,与许多地方官员和学者的交往都很深,也很受他们的欢迎,利玛窦的西洋物品和科学知识在这里继续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1601年,利玛窦以进贡的名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到达北京。他向明朝皇帝赠送了一些礼物,其中自鸣钟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好感。万历皇帝因为他的学识授予他官职,赐给他住所。在北京期间,利玛窦结识了不少有地位的官员和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是徐光启和李之藻。他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和李之藻合作翻译了《同文算学》,这两部书是中国数学向近代转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他还修改了在肇庆时绘制的世界地图,绘制成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当时所用的许多地名如“大西洋”、“地中海”、“古巴”等一直沿用至今。他还与徐光启和李之藻等人合译了《测量法义》《圜容较义》《浑盖同宪图说》等科学著作。亲笔用中文撰写了《乾坤体义》《西字奇迹》《二十五言》《畸人十篇》等。他还根据自己的回忆用意大利文写作了《天主教传入中国史》(即中华书局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这部书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传教方面,利玛窦在宣武门内建了北京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即现在的“南堂”,还成功地使200多人接受了洗礼。
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病逝,享年58岁。万历皇帝专门为他划出一块墓地,他的门徒和朋友们为他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葬礼。他的墓现在仍然静静地躺在北京的阜成门外。
(巴文泽)
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文章
利玛窦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他的手段是借助上层社会。显然,一般的世俗知识,只有在至少符合他的目的与手段中的一个方面时,才可能引起他的兴趣。由此看到,利用窦的传教方式是目的与手段的分层递进。传教是根本的目的,而进入士林是手段;进入士林的手段则是科学与道德,而道德是其中的重点。利玛窦这一从“西学”而“西教”的方式,虽然对他来说,完全是为了适应与立足于中国社会,甚至可能是......
2024-01-09
奉行“利玛窦规矩”的耶稣会深知此事事关重大,就一面向教廷申诉自己的理由,一面请求康熙皇帝声明祭孔、祭祖的意义。而得到“印票”和在中国居住的条件是传教士必须发誓遵循“利玛窦规矩”。尽管如此,康熙皇帝仍然信赖和支持奉行“利玛窦规矩”的传教士,并继续遣使和罗马教廷沟通,希望能够妥善处理这场争论。......
2023-08-20
邢燕子中国知青第一人人物档案邢燕子,原名邢秀英,1940年生。中国树立的第一位知青典型。邢燕子历任县委副书记,地委常委,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等职。邢燕子,就是他们中间的风云人物。邢燕子是天津市宝坻县人。以后,即使邢燕子成了全国都知道的名人,这桩笑话仍是大伙打趣她的“武器”。18岁的邢燕子以青年人特有的胆量,在妇女队长的支持下成立了“燕子队”,在寒冬腊月里参加破冰捕鱼,搞生产自救。......
2024-04-24
尽管人们习惯地认为,传教士故意拖延了进化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或者不得已才做出了有限的报道。傅兰雅和玛高温应该都知道此书同达尔文生物进化主义的密切关系,而他们仍然购置此书并翻译,说明他们并不想回避“进化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4-06-16
由上所述,可知西学的输入,和旧教传教事业有密切关系。圣祖因此大怒,下令逮捕铎罗,送至澳门,并命凡不遵守利玛窦遗法的教徒,一律出境。在这内外多事之秋,中国的闭关主义已经无法维持,深感中国固有学术不足,而渐有倾向西学的表示。其后张之洞亦谈洋务,其目光亦只限于西洋物质科学,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竟成为这一时期的口号。以上所述,便是西学东渐的第二期。......
2023-08-17
2003年,教育部组织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其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中仅有一名教师当选,就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见图)。桑新民教授被评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本人有幸先后获得全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和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这三大奖项。......
2023-11-20
一、宣传教育活动为切实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群众明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增强国家观念,明确国与家的关系,迅速掀起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在局部宣传和开展和平签名、军民联欢等活动的基础上,5月1日,全区6县共组织54万人参加的规模空前的“五·一”大示威游行活动。......
2023-11-29
为提高民众珍惜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四川省多措并举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广场等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四川省各地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珍惜、节约、保护水资源与水生态的意识大大增强,提升了民众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认可。......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