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教学管理与经费分析

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教学管理与经费分析

【摘要】: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辖区内小学教师大部分为接管留用,同时增加曾有过任教经历的人以补充教师数量。教学管理1989年,全镇入学率99.7%,巩固率98.14%,毕业率98.15%,普及率98%,升学率89.6%。上半年,联家小学、昭宗小学、云冶小学通过省级优秀级乙等小学验收。9月,西二中通过市级文明单位、云南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和云南省督导评估优秀学校验收。经费管理1989年,教育经费总投资582270元,占财政收入的12.85%。

教学设备 2000年,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年内配套资金320万元,建成使用面积2080平方米的西二中综合教学楼;投资9万元,为团山、大塘2所小学配备计算机52台,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2001年,加大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完成昭宗小学新校舍搬迁工作,改扩建并修缮部分学校的附属教学设施和场地。增加体育设备,更换58块新型黑板,添置单人座桌椅1100套。

2002年,镇政府投资51万元,加大学校硬件的改善。完成西山二中的校舍盖在工程,使其成为西山区初级中学示范单位;为昭宗、联家小学配置计算机92台;为部分小学添置标准桌椅460套,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全年区、处、社区三级共集资200余万元,用于各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校舍改扩建和教学设备的购置,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条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1月,西二中顺利通过了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验收,实现西山区初等一级中学零的突破。全街道7所学校中,有5所开设了电脑课程,填补了办事处电脑教育的空白。

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辖区内小学教师大部分为接管留用,同时增加曾有过任教经历的人以补充教师数量。此后,师资来源主要为昆明师范学院、大理师范学院等师范院校毕业生。1995年后,按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相关精神,教师来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2006年,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按照五华区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招考简章规定,对报考辖区中小学的人员进行“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招考程序,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录用符合招考条件者。同时,为解决农村学校、城乡结接合部薄弱学校及幼儿园师资紧缺问题,招聘编制外合同制教师。

在广泛吸收师资的同时,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改善教师福利待遇。按照“教研促校、教研兴校、教研强校”的教育方略,抓好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建设。每年均派教师前往外校学习交流,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学生 2000年,全街道小学在校学生2371人(含学前班),中学在校学生687人。2003年区划调整前,在校学生总数4809人,其中中学生981人,小学生3336人,学前幼儿班492人。

教学管理 1989年,全镇入学率99.7%,巩固率98.14%,毕业率98.15%,普及率98%,升学率89.6%。1990年,入学率99.8%,巩固率99.2%,毕业率99.3%,普及率99%,升学率97.2%。1991年,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率100%,普及率100%。

进入21世纪后,街道内各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从艺术、体育、书法、语言、文学等方面锻炼学生的特长。如联家小学、海源小学成立学生小记者团;联家小学引进少儿剑桥英语教学点;昭宗小学、海源小学、普吉小学、联家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教学班;昭宗小学开办“三语”(汉语、英语、彝语)教学课外活动;团山幼儿园开办周末音乐班、舞蹈班、美术绘画班、英语口语班等。特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2004年,顺利完成团山幼儿园由等级外晋升为昆明市二级幼儿园达标验收评估工作,填补了黑林铺片区教办幼儿园无等级的空白。上半年,联家小学、昭宗小学、云冶小学通过省级优秀级乙等小学验收。9月,西二中通过市级文明单位、云南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和云南省督导评估优秀学校验收。

经费管理 1989年,教育经费总投资582270元,占财政收入的12.85%。1990年,教育经费总投资744113元,占财政收入的14%。1991年教育经费总投资744663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0.87%,经费投入主要为建盖学校舍、购置设备、改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