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招商引资,助推高新区发展

招商引资,助推高新区发展

【摘要】:昆明高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工作的核心。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管委会设立招商局,并成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全区树立通过招商引资加速高新区发展的思想,实行全员招商新机制,建立全员招商队伍,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围绕高新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引进各类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进入高新区。

昆明高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工作的核心。1992年建区初期,就确立“自主开发、滚动发展”的方针,通过“以地生财,以地招商”的办法,出让土地,获取资金,实施滚动开发。自1993年起,每年参加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将其作为宣传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窗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项目,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光缆公司、昆明云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烟草科技园等,为高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997年以后,昆明高新区的工作重点逐步向强化社会功能建设、创造优良环境转移。开始以改善社区环境为主的策划招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环境,把吸引人才、开发利用人力资本作为招商的重点。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管委会设立招商局,并成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全区树立通过招商引资加速高新区发展的思想,实行全员招商新机制,建立全员招商队伍,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围绕高新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引进各类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进入高新区。

2000年,随着现代医药产业园、云南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策划以及标准厂房、创业大厦等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新一轮创业投资热潮已在昆明高新区展开,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天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昆明云大生物技术公司、云南山灞图像传输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云南白药电子商务公司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相继进区落户。昆明高新区优良的政策、投资环境和理想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进区创业。

高新星光天地

云南软件园

高新招商大厦

创新大厦

贝泰妮集团

云南昊邦健康体检中心

昆明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进入21世纪后,进一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把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相关地区以及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招商,寻觅商机,拓展合作新领域。充分依托昆交会、泛珠洽谈会、科博会、农博会、高交会、西博会等各类展洽会平台,展示昆明高新区的良好形象,巩固和扩大招商成果。

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园区产业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实现了从2005年引进实际到位内资31亿元、外资2121.7万美元到2010年引进实际到位内资140.78亿元、外资24341万美元的跨越和突破。“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到位内资418.32亿元,年均增长37.33%;实际到位外资7.1亿美元,年均增长73.84%,共引进内、外资项目1977个。“十一五”后三年,共有5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项目总投资154亿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及各省市的客商进区兴业,对园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5年,昆明高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0.8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05亿元。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108家。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额13.88亿元;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额10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325.3万美元;完成收储土地2199.47亩;亿元以上开工项目9项,竣工项目6项。

高新创客大厦

2019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引进云南创能斐源、爱仁医学检测、云南经方生物、云南济慈再生医学、云南元三堂、贝泰妮“新中央工厂”、山东蓝孚“昆明电子加速器辐照”、丰德医学三中心、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细胞产业园”、沃森生物“科技创新中心”等企业和项目。是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3.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4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5.22亿元,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新增入园规模以上企业8户,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81户。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3.6亿元。保有税收亿元楼宇1栋、千万元楼宇2栋。外贸进出口31.8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