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高新区建设成果展示

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高新区建设成果展示

【摘要】:海源北路高新区始终按照建立“现代科技新城区”的要求,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高新区的投资环境。成立高新区建设局绿化管理处、环境卫生管理处、市政道路维护管理处等单位,对辖区内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此外,公安、工商、粮食、土地、规划、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也成为高新区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2007年“四创”工作中,完成区内17栋主要建筑物夜景灯光亮化工程,建设海源北路绿化长廊。

海源北路

高新区始终按照建立“现代科技新城区”的要求,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高新区的投资环境。自建区后,相继修建了二环西路(高新区段)、海源中路、昌源中路、科医路、科锦路等道路,同时完成给排水管网、变电站电力开闭所、环网开关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50年以上一遇的标准完成区内防洪排水工程建设,开通宽带多媒体传输网,建设18孔地下光纤通信网络,园区通讯容量达到10万门以上。成立高新区建设局绿化管理处、环境卫生管理处、市政道路维护管理处等单位,对辖区内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管理。2007年后,投入20多亿元资金用于新城基地的开发建设。至2010年末,已建成道路48千米,路网覆盖21平方千米,建成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场站、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建成标准厂房及孵化器面积43万平方米。随着人口密度增加,相继建成经典双城、桂鑫园、康宏小区、新域盛景花园等住宅小区,配套的学校、医院、超市、银行电信中心、人才公寓、体育活动中心等。此外,公安工商、粮食、土地、规划、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也成为高新区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2000年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云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改善了高新区的投资环境和创业、创新环境。在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不断加强园区环境整治工作,大规模实施园区亮化、美化工程,有效改善园区环境质量。2007年“四创”工作中,完成区内17栋主要建筑物夜景灯光亮化工程,建设海源北路绿化长廊。同时对辖区内22条道路和10条小巷进行整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七小”行业专项治理活动。2012年,启动首批10项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对海源北路、科新路进行景观提升和环境综合治理

至2019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08亿元,新建高新大道二期二标段等8条(段)道路,尚德街等9条(段)道路实现通车;建成马金铺片区乡村道路6条(段);公交专用道改造提升、都林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大棚房”整治等工程稳步推进。新增绿地15.8公顷。南冲河等4条入滇河道均达到市级考核目标。完成土地收储1131亩,供地组件及报批1115.2亩。

高新孵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