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管理成果及税务征管历史

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管理成果及税务征管历史

【摘要】:并推行“零户统管”工作,组建会计核算站,取消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及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乡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外资金收入、上级补助等收入,直接进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黑林铺税务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林铺镇的税务征管工作由马街税务所负责。黑林铺镇财政所1961年海联公社成立时,设财会1人,负责管理社内财政拨款、经费开支等。

1949年后,辖区乡村财政工作推行会计制和预算制度,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实行三级财政制。对农业税实行全额累进制,税率为40级,对工商各税在旧时基础上进行调整,罚没财产严格人库手续。1958—l969年,按照中央和省的管理体制,在财政实行“高度集中,统收统支”(财力集中,实行收支两条线)的体制。1984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相关规定,西山区财政局对国营工商企业、物资、文化、县以上供销社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对工商企业、物资、文化、供销企业进行财政体制改革,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递增上解、一定五年”的管理体制。1985年,辖区内全面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的管理办法。并推行“零户统管”工作,组建会计核算站,取消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及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乡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外资金收入、上级补助等收入,直接进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4年,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实行以“划分税种,分级管理”为特征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初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2000年后,推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零基预算,编制部门预算、预算外资金政府统筹和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三条保障线”。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财政统管、银行发放的工资专户管理办法。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收入方面先是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中央地方分税制改革,后又实施所得税收入共享改革。为确保财政收入,街道办事处成立由工商、税务及镇机关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税收清查小组,定期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清税、问税工作,防止税源流失。2002年后,开展“零户统管”,建立会计核算站,对纳入核算站的单位按照“责权不变、集中支付、分户核算、封闭运行”的办法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2004年昆明市区划调整后,执行五华区的相关规定,实行以“属地征收、税种分享”的财政管理体制。

黑林铺税务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林铺镇的税务征管工作由马街税务所负责。1963年4月,成立黑林铺税务所,1971年改成黑林铺财政所,1978年后再次改成海联税务所。1988年,升级为黑林铺征收管理处。至1993年,有税务干部27人。主要主管辖区内区属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的税收。

黑林铺镇财政所 1961年海联公社成立时,设财会1人,负责管理社内财政拨款、经费开支等。1981年,改成海联公社农财组,属区财政局派出机构。1988年建镇后,改成财政所。主要负责收缴农业税、发放支农周转金、小型水利建设补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