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实现河道保洁、农田用水保障

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实现河道保洁、农田用水保障

【摘要】:从居民小组抽调17人组建河道保洁员队伍,对辖区内河道及入滇河道进行长期管理和保洁,确保农田用水。管理水政水资源,加大防汛工作的投入,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海源社区自卫大村排洪沟改道衬砌。分门别类,采用干管截污或开挖生态塘等方法实现辖区内所有城中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2018年,成立水库管理所,设水库管理员3名,加强对昭宗小(二)水库、大牛厩坝塘的规范管理工作。

据记载,元代时已对昆明六河之一的海源河做了延伸和疏浚。明代开凿衡山水洞,整治海源河和西北沙河。清代,根据粮储道黄士杰所著的《云南省城六河图说》,整治原有水利工程,建立岁修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得到较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断整修原有坝塘、沟渠河流,新修了西北沙河、昭宗等水库,陆续兴建抽水机站17个。完成各种水利配套设施工程,提高排灌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1989年完成水利工程4件,总投资40.5万元。1990年完成水利工程7件,总投资83.4万元。1991年完成水利工程5件,总投资172.3万元。

2000年,全镇去冬今春共完成人畜饮水改造项目3项,防洪排涝工程4项,总投资307万元。工程实施做到当年投资,当年见效,极大地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在全镇范围内实现自来水饮用率100%的目标。全年共投入义务工3.6万人次,清挖河道沟渠18千米,清运淤泥2.7万立方米,局部采取工程治理,清除了存在的隐患。

2001年,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量力而行,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提高建设档次。新建项目均做到当年投资、当年受益。全年共完成水利建设16项,总投资360万元,其中人畜饮水改造工程5项,沟渠防洪治理工程11项。

2002年,完成水利工程3件,其中人畜饮水工程2件,排洪沟渠1件(海源上峰村、联家尹家村、大塘小河沟等排灌沟道),总投资105.3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受益。

2003年,完成水利工程3件,其中人畜饮水工程1件,排洪沟渠工程2件。从居民小组抽调17人组建河道保洁员队伍,对辖区内河道及入滇河道进行长期管理和保洁,确保农田用水。

2004年,去冬今春累计投资250余万元,完成大普吉一、二、三组,小普吉居民小组人畜饮水、海源片区防洪等工程,解决4个居民小组5000余人的饮用水,5个居民小组3000余人的防洪治理任务。继续做好入滇河道的水源污染保洁,全年投入资金81600元,落实河道保洁员17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落实,全年清理河面漂浮物及垃圾600吨,制止违章在河道建临时设施事件6起。

2005年,完成海源社区上峰片区防洪工程规划设计。2006年,实施并解决上峰片区水淹问题,做好入滇河道的面源污染保洁。全年投入资金3万元,落实河道保洁员7名,并对保洁工作进行定期的督促、检查、落实,确保黑林铺辖区入滇河道的顺畅洁净。

2006年,先后4次进行汛前、汛中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完成上峰村水淹点防洪工程和海源河上段的河道整治工程。更换昭宗水库排水闸阀,彻底清理大牛厩坝塘进水、排水沟,确保畅通。进行合法使用地下水的单位登记造册,完善用水程序;对违法开采使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教育,督促整改,进行填埋,及时受理3起非法开采地下水的举报,查处非法开采地下水井6口,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说服教育,并督促自行填埋。

2007年,对白龙河、大沙沟等河道进行清挖。投入37.6万元对西北沙河海源段进行河岸衬砌和清挖,解除多年来的安全隐患。及时完成昆明输送机械公司、昆明皮鞋厂的抢险工作。

2008年,按照“四全工程”及“一湖两江”整治工作要求,对白龙河整治,拆除河边建筑物12家1473.37平方米,拆迁及补助资金67.67万元。配合区水务局,做好西北沙河拆迁整治工作,拆迁及补助资金17万余元。管理水政水资源,加大防汛工作的投入,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海源社区自卫大村排洪沟改道衬砌。

2009年,完成西边小河排水畅通工程黑林铺沿河路段拆迁。拆除沿线农户、集体用地以及国有土地房屋24112.4平方米,拆除率100%。

2010年,街道成立防汛抗洪指挥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职责任务。组建由机关及各社区民兵应急分队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对重点水库、坝塘、干沟及易淹点进行专门检查4次。在汛期来临之前,准备抽水机2台,潜水泵1台、沙袋5000条,补充抢险工作所需的雨衣、水靴、手电等个人装备及锄头、铁锤、铁铲、木桩等物资。实施抢险工作4次。

2011年,不断加强对水源地入滇河道的巡查和治理,全年共出动500多人次,对河道进行巡查,坚决制止违法排污行为。分门别类,采用干管截污或开挖生态塘等方法实现辖区内所有城中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按时完成种植水葫芦的目标任务,并建立常态管养机制。组建由机关男同志及各社区民兵应急分队组成的防汛抢险队伍,对重点水库、坝塘、干沟及易淹点进行4次专门检查。在汛期到来之前,准备了2台抽水机、1台潜水泵、5000条沙袋,并补充了抢险工作所需的雨衣、水靴,手电筒等装备及锄头、铁锤、铁铲、木桩等物资。全年开展抢险5次,确保汛期安全。年内,开展水利普查工作,成功申报节水型小区1个。

整治后的西边小河

整治后的西边小河

2013年,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栏、举办知识竞赛、爱心送水、宣传进校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抗旱节水保供水工作。汛期来临后,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及时抽排洼地积水和房屋进水,确保整个汛期防汛工作扎实有效,在昆明“7·19”特大水灾中把损失降到最低。

2014年,积极开展水淹点抢险和治理工作,出动人员40多人次,车辆10台次,进行抢险6次。办事处多方协调,投入经费5.2万元,对西三环昭宗桥下及黑林铺邮政所门前两个严重的水淹点进行工程整治。

2017年,制定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协调动员力量对排泄洪沟渠进行了疏挖清理,共清沟渠10000余米,清淤500余吨。出资对班庄村、秀才塘两处防汛沟渠清淤修缮。对班庄村、昭宗路、三家巷、黑林铺前街等地约600米沟渠进行了改造、加装了沟盖板。防汛期间共组织出动车辆120台次,人员520人次,处置海屯路、慧谷路、科新路、滇缅大道及昆明输送机输厂等地淹积水45次。

2018年,成立水库管理所,设水库管理员3名,加强对昭宗小(二)水库、大牛厩坝塘的规范管理工作。储备抽水机4台,潜水泵一台,发放5000条防洪袋、防汛井围栏10个。确保做到人员、措施、物资“三到位”。确定了15名报汛人,实行24小时报汛值守制度。共出动车辆128台次,人员687人次,处置辖区淹积水8处32次。下拨专项资金5万元,组织发动社区完成班庄村防洪沟、昭宗路边沟等辖区支流沟渠进行清淤疏挖,清理沟渠5600米,清淤约265立方米,完成白龙河下段泄洪应急管网敷设工作。

2019年,清除整治上峰防洪沟、云冶铁路边沟两侧和河道、沟渠岸边违禁耕种、违章搭建等威胁铁路安全和影响河道水质行为52起,清退违占土地面积5500平方米。完成白龙河下段泄洪应急管网敷设工作、三碗水大牛厩坝塘泄洪沟及上下游箐沟的规整。清理班庄村防洪沟、昭宗路边沟等辖区支流沟渠6600米,清淤约2200立方米。按照昆明市防汛办《关于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要求,确定昭宗水库、大牛厩坝塘的“三个责任”,制定水库应急抢险预案、调度计划等工作方案。

整治后的新运粮河

整治后的新运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