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铺社区东起大团山后所村和昌源中路,西至昭宗水库和团结镇,南接小团山省建五公司和昆明平板玻璃厂,北至第九污水处理厂,总面积4平方千米。成立于2005年5月,为城市社区。截至2019年,总户数约13500户,3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约6000人。辖区以昌源中路、滇缅大道和黑林铺前街3条主干道为主。黑林铺社区居委会黑林铺社区为民服务大厅黑林铺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黑林铺社区荣誉展示......
2023-08-20
街道成立残疾人联合会后,组织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开展“助残日”系列活动,使扶残、助残工作日益深入人心。
2001年,镇民政等部门于“全国助残日”在黑林铺农贸市场设置宣传点,向过往群众播放录音磁带,发放《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材料3020份,出墙报32期,张贴标语395条,挂布标12条,积极营造扶弱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53户,每户发慰问金100元。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核定征收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共对236个单位填发《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通知书》,已入账110多个,共缴纳就业保障金近51万元。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3期,共培训残疾人20人、残疾人家属30人。为残疾人换发、新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389本。
2002年,镇残联在区第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多处设置宣传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材料1250份,出墙报32期,张贴标语590条,挂布标24条,积极营造扶弱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组织镇残工委成员及部分残疾人参加云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暨首届云南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5月14日,组织近40人观看区庆祝第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演出;5月18日,协助区残疾人之家下设的肢残委员会,组织70多名肢残人开展“以残助残”活动;5月19日,组织各村民委员会深入到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春节、中秋、国庆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89户,发慰问金8900元。年内,重点完成精神病防治、康复培训工作,为600余名精神病患者建档立卡。全年为镇残疾人换发、新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560本,未办证的1266人。为残疾人举办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残疾人20人,残疾人家属30人,安置残疾人就业15人。做好白内障筛选治疗工作,动员3名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均得以康复。为充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采取随班就读的形式,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国民义务教育,入学率98%以上。
2003年,积极开展残疾人家庭扶贫工作,帮助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提高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能力。配合土地管理部门,在服从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划拨宅基地建房并免收相关费用,解决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难。积极为358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办理低保手续,对15户残困家庭进行慰问,临时救济残困家庭13户,保障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结合“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对323名白内障患者进行筛选,送87名患者接受免费手术,成功率达100%,受到了患者及其家人的好评。
2007年,办理“春雨助学”资助金5700元,19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和残疾儿童得到助学帮助,13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办理免费服药救助,1名残疾儿童得到免费手术救助。对522名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筛查,建立488名残疾人档案,办理《残疾证》51本。2009年,发放各种补贴962274元。2009年,发放“春雨助学”资助金6600元,“贫困助学”金6000元;慰问48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9600元;为582名白内障患者进行筛查,对符合手术条件的109名患者及时进行复明术。
2010年,积极为辖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为6位残疾人推荐工作,为残疾人发放慰问金、“春雨助学”资助金等23500元。2011年,努力做好残疾人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14户符合“百户千人”帮扶标准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居家环境改善、无障碍设施改造、生活必需品配备等一系列帮扶服务。为78名贫困残疾人申请发放“爱心卡”。为48名无业重度残疾人申请“阳光家园计划”,发放居家托养补贴费4800元。为20名残疾学生发放“春雨助学”资助金6000元,发放大中专学生一次性补助金12000元。中秋、国庆慰问辖区困难残疾人54名。举办社区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组织残疾人30名参加区残联举办的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建立“手工制作培训中心”,开办毛线、钩针培训班;举办残疾人才艺展示,组织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烹饪等70多件作品参展。
2013年,为80名享受低保的贫困残疾人申请发放“爱心卡”;为48名贫困残疾人申请“阳光家园计划”,发放居家托养补助金5.76万元;为辖区14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640元。利用节日对残疾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6600元,发放大米66袋、食用油66桶和价值9900元的生活日用品。
2014年,认真做好辖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统计工作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努力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办理第二代残疾人优待证17份。为辖区84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残疾人申请爱心超市“爱心卡”。发放居家托养补助金和“春雨助学”补助金3.5万元。开展贫困聋儿、脑瘫、智障、自闭症儿童和“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助听、助视”项目筛查工作。认真做好“百户千人”帮扶工作,为13名贫困残疾人配备生活必需品。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完成2014年度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调查。为354名残疾人办理昆明市地铁公交“一卡通” 乘车卡。
2015年,办理二代《残疾证》71份。为辖区77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残疾人申请办理爱心超市“爱心卡”。落实“阳光家园计划”,为51名无业重度贫困残疾人申请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居家托养补助费。办理“春雨助学”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17人,发放补助费5100元。重大节假日慰问残疾人290名,发放慰问金3.51万元。组织辖区16名残疾人参加五华区残联就业援助现场招聘会,帮助残疾人就业。组织开展五华区2015年残疾人文化周暨黑林铺街道办事处第二届“共享阳光·放飞文化梦想”残疾人才艺文化节活动,省、市、区残联领导现场参与。
2017年,为68名低保贫困残疾人申请爱心超市“爱心卡”,发放居家托养补助金52人,发放“春雨助学”资助残疾学生14人4200元。2018年,为59名低保贫困残疾人申请爱心超市“爱心卡”,持续发放居家托养补助金和“春雨助学”资助金。
2019年,按期发放辖区58名申请“阳光家园计划”的无业重度贫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居家托养补助金,为辖区376名残疾人办理了生活补贴、护理补贴。为符合“春雨助学”条件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19人办理了“春雨助学” 资助,合计金额5700元。至此,全街道7个社区,已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册登记残疾人共1295人,其中肢体残疾576人、视力残疾268人、听力残疾136人、智力残疾108人、精神残疾147人、言语残疾17人、多重残疾43人。
有关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志的文章
黑林铺社区东起大团山后所村和昌源中路,西至昭宗水库和团结镇,南接小团山省建五公司和昆明平板玻璃厂,北至第九污水处理厂,总面积4平方千米。成立于2005年5月,为城市社区。截至2019年,总户数约13500户,3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约6000人。辖区以昌源中路、滇缅大道和黑林铺前街3条主干道为主。黑林铺社区居委会黑林铺社区为民服务大厅黑林铺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黑林铺社区荣誉展示......
2023-08-20
1989年,财政总收入435.1万元。21世纪后,黑林铺街道进一步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纳税意识,积极走访驻镇大中型企业进行税收剥离。2000年,财政收入5100万元,财政支出1534万元。2001年,全镇全年总体财政收入完成4875万元,其中国税、地税完成2764万元,工商各税完成2111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056.8万元。2016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亿元,完成区级临商税收入309万元。2018年,全年实现公共预算收入3.15亿元、非税收入101万元。......
2023-08-20
全年办理省老年人优待证15本,市老年人优待证406本。2005年,发放老年慰问金33500元,慰问80岁以上老人335人,为辖区65岁老人办理《优待证》77本。2014年,开展辖区内失能、独居老人的摸底调查。2015年,办理老年优待证453本,向区老促会捐款9758元。年内,按要求开展养老机构扫黑除恶治乱线索排查,组织养老机构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和消防安全培训3次,开展养老机构安全检查4次。......
2023-08-20
公安分局职能职责不变,由市公安局直接管理,经费由高新区予以保障。剥离移交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职能划归五华区政府行使后,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所辖区域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2023-08-20
黑林铺社区联合团山社区开展以“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 为主题的科普日宣传活动。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中举办街头宣传5次,科技进校园2次,举办知识培训3场,发放各种科普读物宣传资料3000余份,摆放展板30多幅,悬挂张贴标语8幅。......
2023-08-20
丽阳星城社区卫生服务站沙沟尾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后,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社会的优势力量,大力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遏制艾滋病的流行,确保辖区艾滋病防治目标的实现。联合办事处民政、妇联、综治等部门,对辖区艾滋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药物防治跟踪服务,帮助艾滋病者共同克服心理和生理困难,健康正常生活。......
2023-08-20
进入21世纪后,积极配合省、市、区公安、派出所部门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保障辖区人民财产安全。2007年,办事处出资5万元支持辖区派出所建设,增强辖区治安防范能力。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和“创安” 机制已经趋于完善,全街道有联防护村队26支,护厂队18支,护校队17支。2016年后,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治维稳、消防安全工作例会,每2个月召开一次政法工作会议和信访联席会会议,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2023-08-20
辖区内的回族为零星分布,大部分为周边各地迁居而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回族人口1448人,占总人口的1.67%。昆明地区的回族传统服饰与云南省内各县回族基本相同。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由于饮食上的差异一般是族内通婚。回族的丧葬,认为死是“归真”,临终前由家人亲属提念真言。回族特有的食物为油香。回族肉食上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骡、驴和猛兽的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非经宰杀而死亡的动物;忌吸烟和饮酒。......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