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海源河-长6000米,发源于筇竹寺,汇入滇池

海源河-长6000米,发源于筇竹寺,汇入滇池

【摘要】:海源河源出于筇竹寺西南花红洞,海拔2172米,河水伏流于山中,至玉案山麓涌出,从海源寺至云冶铁路桥,流经海联、梁源,汇入滇池。全长6000米,因河流的外观形态而得名。属长江水系,发源于西白沙河水库,从车头山至大石桥,流经大石桥,汇入滇池,因其用途而得名。旧时为运粮河,用于运输粮食的河道,由于水位下降,逐渐不能通航,后为排灌泄洪干渠;在高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建成了三面光河道。

海源河 源出于筇竹寺西南花红洞,海拔2172米,河水伏流于山中,至玉案山麓涌出,从海源寺至云冶铁路桥,流经海联、梁源,汇入滇池。云南人称滇池为海,海源河为滇池水源之一,故名。

清粮储道黄士杰《云南省城六河图说》记载:“海源河在会城西北,发源海源寺龙潭。潭前建中、左、右三闸:左闸名东龙须,向北流,灌溉莲花池秧田,流里许转东,流出十字闸;东流三四里许名江沧河,汇马军、南甸、茨桐、新闸、玉峰各沟水,东南流二里许,由许家闸下二里许入草海。右闸系向西南流,名西龙须,灌溉班庄等村田亩,自闸东南流四里许至筇竹河口明桥,向南流十五里,至十字闸转西南流三里许入草海。中闸向东流五里许,至板桥关设漫水闸,向东流三里许,西分一支设梁家营闸,又流四五里许至海源桥,又流五六里许入草海,灌溉沿河西岸田亩。又正河自闸东南流半里许,有东北沙河汇普吉、漾田、钗村三山箐之水,至鸡舌尖汇入。正河水发时,一河不能容两河之水,因于金川桥旁开南甸、茨桐二沟,各设漫水闸。又于玉峰桥上设漫水新闸,闸下开新河,又改玉峰桥旁涵洞,以分沙河水势,免致冲决正河。海源河自海源寺起,共计二十里许,入草海。此海源河之源流也。此河情形:水高田低,开沟灌溉,定为一十二排。每年春,水随时通融,至四月初一日为始,轮排分放,除初一、初二两日巡河老人分放外,初三以后一日一排,周而复始。头、二、三排灌溉班庄、明桥一带田亩,四、五、六、七、八排灌溉板桥关、黄土坡一带田亩,九、十、十一、十二排灌溉洪家营、梁家营、许家闸一带田亩。至修理事宜,石工桩木,官为动项修理,土工人夫各按田头派出。再查此河受沙河水患,马军、南甸、茨桐三沟及新闸、新河漫水闸五处虽能分泄水势,终恐水大为患,应于玉峰桥下半里许、沙河尾东流里许入江沧河,以泄沙河水势,免致冲决正河。”

海源寺龙潭

海源寺龙潭闸口

海源河河道

大沙沟 从昭宗箐至春雨路涵洞,流经昭宗村,汇入滇池。流经沙沟社区的大沟,故名。

白龙河 属长江水系,从筇竹寺三碗水下泄至17号涵洞,流经黑林铺集镇中心汇入右龙须汇入滇池。全长6000米,因河流的外观形态而得名。“白龙”即象征着河,指河流像白龙一样气势磅礴、有生命力。旧时每年夏秋,筇竹寺一带水势汹涌,常冲毁依禄村田地及河边民房。

老运粮河 分属龙翔街道、丰宁街道、普吉街道、黑林铺街道境内。属长江水系,从东方红水库至洪园社区,流经普吉,汇入滇池。因用途而得名。明末清初从滇池沿岸向昆明市主城运输粮食的水上通道。清光绪二十年(1894)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记载:“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开挖一河,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自1992年高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全覆盖。

新运粮河 分属西翥、普吉、黑林铺街道境内。属长江水系,发源于西白沙河水库,从车头山至大石桥,流经大石桥,汇入滇池,因其用途而得名。明末清初从滇池沿岸向昆明市主城运输粮食的水上通道。明末清初得名至今。旧时为运粮河,用于运输粮食的河道,由于水位下降,逐渐不能通航,后为排灌泄洪干渠;在高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建成了三面光河道。

新运粮河河道

整治后的新运粮河河道

整治后的新运粮河河道

新运粮河河长公示牌

昭宗河 发源于玉案山东麓,流经昭宗大村、昆明制药厂,经马街夏窑村汇入右龙须后注入滇池,全长5000米,流经辖区2000米。雨季河水不断,旱季枯水断流,为昆明制药厂的排污河。

西边小河 为新运粮河支流,起于云冶铁路,经过月半湾小区,穿过昆瑞路后纳白龙河来水,向南穿科锦路、科光路、昌源中路,经美丽新世界小区后穿人民西路、兴苑路,在中央粮库附近穿成昆铁路,最后于积善村附近汇入新运粮河,全长6027米。黑林铺段起于第九水质净化厂,止于人民西路,长3095米,流经西城、黑林铺和眠山3个社区。

西边小河河道

整治后西边小河

西边小河河道分流口

整治后西边小河

西边小河河长公示牌

整治后西边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