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近现代国际风景园林发展概览

近现代国际风景园林发展概览

【摘要】:(一)18世纪初期——英国风景式园林盛行与规整式园林相比,风景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景相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二)18—19世纪——勒诺特风格和英国自然风景风格平行发展18—19世纪可以说是勒诺特风格和英国自然风景风格这两大主流并行发展、互为消长的时期,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混合型的变体。现代园林随着现代建筑和造园技术的发达而风行全世界。

(一)18世纪初期——英国风景式园林盛行

与规整式园林相比,风景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景相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从造园家胡弗莱·雷普顿(Humphry Repton)开始,英国风景式园林使用台地、绿篱、人工理水、植物整形修剪以及日晷、鸟舍、雕像等建筑小品,特别注意树的外形与建筑形象的配合衬托以及虚实、色彩、明暗的对比关系。有的园林甚至故意设置废墟、残碑、断碣、朽桥、枯树以渲染一种浪漫的情调,这就是浪漫派风景式园林。

(二)18—19世纪——勒诺特风格和英国自然风景风格平行发展

18—19世纪可以说是勒诺特风格和英国自然风景风格这两大主流并行发展、互为消长的时期,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混合型的变体。

(三)19世纪中叶——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大量花卉开始在景观中运用

19世纪中叶,欧洲人大量引进树木和花卉的新品种并加以驯化,观赏植物的研究遂成为一门学科,花卉在园林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这一时期的欧洲园林很讲究花卉的形态、色彩、香味、花期和栽植方式;造园大量使用了花坛,并且出现了以花卉配置为主要内容,甚至以某一种花卉为主题的花园,如玫瑰园、百合园等。

(四)19世纪后期——大工业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

19世纪后期,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城市日益膨胀,人口越发集中,大城市开始出现居住条件两极分化的现象。“贫民窟”环境污秽嘈杂;即使在市政设施完善的富人住宅区,也由于地价昂贵,经营宅园不易。人们纷纷远离城市,寻找清净的环境,加之交通工具发达,于是,在郊野地区兴建别墅园林成为一时风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这类园林最为兴盛的时期。当时的城市建筑过于稠密和拥挤,人们迫切需要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生活的调节剂,因此,相关人士在提出种种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案设想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园林绿化的问题,其中霍华德(E.Howard)倡导的“花园城市”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在英国、美国都得到了实践,但并未得到推广。另一方面,在富人居住区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园林类型,比较早的如伦敦花园广场。公园也开始被纳入住宅区的规划。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流派迭兴,现代园林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造型艺术建筑艺术中的各种现代流派迭兴,园林也受到潜移默化。把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构图法则运用于造园设计,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园林风格。这种风格的园林规划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山水和植物讲究体形、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还吸收了日本庭园的某些意境和手法。现代园林随着现代建筑和造园技术的发达而风行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