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文化素养: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教师文化素养: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摘要】:(二)实施素质教育时期教师个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教师所任课程和兼职情况的不同,具体到每个教师必然有专业、层次、程度高低等不同的素质侧重,充分显示出教师个体素质之间的相对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的现代理念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教师对各种新生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在素质教育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质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教师素质标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必须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教师素质分为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师个体素质两类标准,具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

(一)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1.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学历条件

小学教师要具备中师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要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高中教师、职业高中教师要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高等学校教师要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生毕业学历。

3.身体条件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4.普通话要求

达到国家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5.修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要求

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应修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并取得合格证书或考试合格。

6.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要具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力主要包括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能力等。

(二)实施素质教育时期教师个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由于教师所任课程和兼职情况的不同,具体到每个教师必然有专业、层次、程度高低等不同的素质侧重,充分显示出教师个体素质之间的相对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此,不可能要求所有教师都具有相同的素质,也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教师。当然作为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用高素质的标准去要求“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的素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关于教师素质问题,历来都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无论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新一代的国家领导同志,都对此发表过重要论述,作过重要指示。不少教育战线的专家、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论》、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职业导论》都曾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素质问题,不少师范院校还开设了“教师职业导论”“教师基本功训练”等课程,系统地讲述教师素质问题。尤其是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主编的《教师素质培养手册》和《创新教育全书》,更对实施素质教育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技能和理念加以全面论述,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综合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师个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应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应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生目的,应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价值,应以“园丁”“蜡烛”“人梯”的献身精神作为人生态度。

教师应树立崇高的价值目标,坚持正确方向,站在时代前列,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具有开拓意识,勇往直前,做振兴教育的开拓者;投身改革,锐意进取,做建功立业的奉献者;不断吸取和运用新知识,做当代人的表率;更新旧观念,大胆迎挑战,做良好道德风范的体现者。

教师应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仰,执着追求,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教师应爱国敬业、奉公守法,以教学、育人为终身事业。

教师要遵守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努力学习,刻苦登攀;掌握知识,具有本领;诲人不倦,认真授业;热爱学生,积极育人;勇于科研,平等竞争;遵守社会公德,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的现代理念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教师对各种新生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当今时代,一个浩如烟海而又变幻无穷的知识世界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知识总量的扩张与更替周期的缩短,使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各种现代理念,才能担当起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

教师的现代理念包括现代发展观、现代教育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育质量观、现代知识更新观、终身教育(学习)观等。总之,教师要更新旧观念,自觉面对机遇、应对挑战,站在时代前沿,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分清是非,开拓前进。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要求。

2.教师的知识素质

教师应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渊博的专业主体知识,还要随时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具备如下特征:在方向上,围绕学科教学目标建造专业知识特色;在方式上,强调深厚的核心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领域相结合;在分布上,理论的基础部分密集度更大些;在排列上,系统的有序性更大些;在数量上,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含量应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教师还必须具有较深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能力。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素质。

总之,教师的知识素质要不断更新,教师学习知识的意识要从防备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过渡。

3.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教师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一般职业能力素质,教育的科研、创新素质和掌握各种技能的素质。

教师的基本能力素质包括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合为智慧能力)。还要有基本的口语和体语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要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师的一般职业能力素质,包括熟练的教学能力素质(含备课能力、传授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教育能力素质(含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和“身教”的能力等)和有特色的班级管理能力素质(含设计教学环境的能力、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创新素质。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越深入,教学越生动活泼、越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应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科研实践,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质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造性素质,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为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竞争力人才的基础。

教师的各种基本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教师的各种基本技能有:

(1)熟练的教学技能。包括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技能,纯熟准确的演示和实验技能,深浅适度的提问技能,科学有趣的讲述(授)技能,规范流畅的板书技能,表情恰当的教态变化技能,深入浅出的备课技能,学风浓厚的教学组织技能等。

(2)极具魅力的培育管理学生的技能。包括丰富多样的班主任工作技能,常用文件的写作技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现代电教设备的技能,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技能等。

4.教师的身心素质

强健的身体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灵活智慧的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注重效率,预防疾病。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与强健的身体素质同等重要的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智能人才的塑造者。教师要把文化科学知识加工成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转化成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感受和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健康、正常的心理素质,是无法担当教师重任的。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感知心理、表象心理、思维心理、情感心理、意志心理、个性心理等。教师不仅应有健康的心理构成的职业才能,还应具有以健康心理为基础的良好的人格魅力、文明风度和端正的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