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专家考证,早在汉代时期,教师开始与“天地君亲”并称,成为祭祀的对象。在旧社会,人们对教师有一种文雅的称呼,叫“先生”。同时,也规定教师有批评学生的权利等。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地位有了改善,教师身上的光环再次降临,教师这一职业再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3-08-20
教师劳动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教育一代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类型职业劳动相比,教师的工作具有六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目的的双重性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教育劳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教育劳动的目的主要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开发智能和培养思想品德,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双重的,既要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术,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向他们传授社会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受教育者既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又具有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教师的教育劳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是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教育劳动的根本目的,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对象的多样性
教师教育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的活生生的人。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在个性心理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思想、情感、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也各有千秋。这种主客观因素既有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形成了教育对象身上的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这种复杂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条件,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
高等教育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更为特殊的一代青年,他们具有区别于一般青年的一些特点,比如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确立过程中,有较大的可塑性。此外,由于受到自身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学生还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除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外,还更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扬长避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三)手段的示范性
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手段是什么呢?
它不是物质工具,而是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包括教师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本领与技巧。在教师的劳动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教师本人就是最主要的劳动手段。这就决定了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和示范,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去教人,必须以身为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需要有一定的教材、教具、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但是,它不是主要的劳动手段,它仅仅起着辅助作用。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它直接决定着“劳动产品”的质量。教育劳动是教师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以高超的技巧和本领传授给学生,并以自身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
(四)过程的重复性
教师劳动过程有其特殊性。
第一,体现在劳动过程上的传递性和双向性。教育劳动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将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通过自己的劳动传递给学生,学生经过接受、转换和内化等过程,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并通过自身的锻炼和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教师也在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自我的充实和发展,所谓的教学相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双方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互动过程,它不仅需要师生双方都要端正劳动态度,而且还要研究、探索和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
第二,体现在劳动内容上的重复性和连续性。由于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成长的连续性,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教育学生,做到不厌其烦,诲人不倦。同时,由于专业与课程的稳定性,教师在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劳动过程中,对每一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是一个不断往复递进的过程。《管子•权修》里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说明教师对学生培养的劳动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艰辛的。
(五)内容的丰富性
教师职业劳动的内容除了自己所承担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情感的熏陶、个性的塑造、品德的培养、行为的训练等。同时还要时刻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为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
(六)效果的迟效性
教师职业劳动结果的体现,其最终“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即掌握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形成了一定思想品德的人。同时它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以知识品德的形式存在于学生身上。学生身上拥有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构成了这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决定了教师劳动产品的质量效应,但教师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不是一时就可以看出来的,需要接受长期实践的检验。
有关教师文化素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文章
据历史专家考证,早在汉代时期,教师开始与“天地君亲”并称,成为祭祀的对象。在旧社会,人们对教师有一种文雅的称呼,叫“先生”。同时,也规定教师有批评学生的权利等。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地位有了改善,教师身上的光环再次降临,教师这一职业再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3-08-20
每个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施教过程中会产生各不相同的问题,所以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主体。所以,教师可能成为教育理论的创造者和验证者。教师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与开拓者。教师是传播爱心的使者。教师应当把他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教师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
2023-08-20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我国独立的远程教育系统中的专职教师,因此,本书将统一使用“远程教育教师”来称谓这些研究对象。这都使得试图理解和把握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及相应的专业素养更为困难。尽管存在着这样的困难,近些年来,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仍然为适应远程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围绕包括远程教育教师角色在内的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诸多颇有见地的研究。......
2023-08-20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三者的有机融合与和谐统一。但让人遗憾的是,作为对教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素养却较少被关注。教师人文素养的价值是指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及对其职业成长的价值。因此,人文素养有助于教师塑造乐观豁达的性格。笔者认为,教师在培育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2023-08-20
具有开放特征的远程教育进一步展现了它在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其社会价值得到了提升。此后,我国的远程教育迅速进入到开放式的网络教育阶段。由于远程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远程教学方式的特殊性,使远程教育教师需要担当不同于传统面授教师的角色、具备不同的素养。而当前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师缺少系统的有关远程教育教学方面的培养和培训,这无疑会成为远程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
2023-08-20
(二)实施素质教育时期教师个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教师所任课程和兼职情况的不同,具体到每个教师必然有专业、层次、程度高低等不同的素质侧重,充分显示出教师个体素质之间的相对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的现代理念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教师对各种新生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在素质教育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质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023-08-20
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使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优秀毕业生的接收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有利于教师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在高等学校内部,也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竞争的观念,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
2023-08-20
因此,各高等教育必须从有利于实施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师资的数量、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在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在“双师型”教师建设上花力气,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