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场调查及勘探成果揭露,滑坡体内发育有四个次级滑体。因此,可以推测1号次级滑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的作用下其稳定性将进一步恶化。主滑动体位于滑坡体的中后部,不受江水侵蚀的影响,且堆积体内未完全解体的强变形岩体成层性较好,堆积体较密实,坡体变形迹象并不显著,因此,主滑动体目前稳定性较好。......
2023-08-20
1.松动阶段
岩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中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面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使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张开,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是一种边坡卸荷回弹的过程和现象。
存在于坡体内的这种松动裂隙,可以是在应力重分布中新产生的,亦可以是沿原有的陡倾裂隙发育而成,但大多数是沿原有的陡倾角裂隙发育而成的。它仅有张开而无明显的相对滑动,张开程度及分布密度由坡面向深处逐渐减小。这种松动裂隙通常有不同的名称,如岸坡裂隙、回弹裂隙、卸荷裂隙等。实践中把发育有松动裂隙的坡体部位称为边坡松动带。边坡松动带使坡体强度降低,又使各种营力因素更易深入坡体,加大坡体内各种营力因素的活跃程度。它是边坡变形与破坏的初始表现。如图4.3-1所示。
图4.3-1 斜坡演化模式图——松动阶段
2.蠕动阶段
边坡岩体在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边坡蠕动。蠕动形成的机制为由岩体中一系列裂隙扩张所致。蠕动是岩体在应力长期作用下,坡体内部产生的一种协调性形变,是岩体趋于破坏的演变过程。坡体中由自重应力引起的剪应力与岩体长期抗剪强度相比很低时,坡体减速蠕动。当应力值接近或超过岩体长期抗剪强度时,坡体加速蠕动直至破坏。所以岩坡的最终破坏要经历一个或短暂,或漫长的过程。
由于岩石性质不同,蠕动变形的机理也有所差别,在脆性岩体中,蠕动岩体沿已有结构面或绕一定的转点作长期缓慢的滑动或转动。它的基本变形单元是滑移和转动倾倒,即发生剪切位移和角位移,岩块本身的形态不发生显著变化,但岩块之间由于蠕动其位置发生相对变化,或出现岩块间的拉裂,从而使岩体出现松动架空现象。岩体的这种蠕动可以是连续进行的,也可以是间歇性地、跳跃式地进行。由于边坡岩块本身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蠕变变形很小,边坡应力的释放和调整,使的岩块之间产生滑动、转动、张裂,从而使岩层倾斜,同时伴随出现上窄下宽的张裂隙。又由于岩块重心的偏移产生转动力矩,当转动力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岩块的抗拉强度或者由于拉应力的存在使的岩块产生蠕变变形,导致岩块分段折裂,出现整个岩质边坡坡面上的岩块倾倒破坏。如图4.3-2所示。
图4.3-2 斜坡演化模式图——蠕动阶段
3.圆弧形滑动
滑动破坏是指边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边坡内部一定滑动面或滑动带向下滑移的现象,它是岩质边坡岩体常见的变形破坏形式之一。
圆弧破坏的机理为岩体内剪应力超过滑面的抗剪强度,使不稳定岩体沿圆弧形剪切滑移面下滑。在均质的岩体中,特别是在均质泥岩或页岩中,滑动面通常呈弧形,岩体沿此弧形滑面滑移。在非均质的岩坡中,岩坡滑动面是由短折线组成的弧形的几种圆弧破坏形态,近似于对数螺旋曲线或其他形状的弧面。如图4.3-3所示。
4.崩塌
图4.3-3 斜坡演化模式图——圆弧形滑动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边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在崩塌过程中,岩体无明显滑移面,同时下落岩块或未经阻挡而直接坠于坡脚,或于山坡上滚落,滑移,碰撞最后堆积于坡脚处。规模巨大、涉及山体者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图4.3-4 斜坡演化模式图——崩塌
高陡边坡和陡倾裂隙,系由边坡前缘的裂隙卸荷作用或由基座蠕动造成边坡解体而形成。这些裂隙在表层蠕动作用下,进一步加深,加宽,并促使坡脚主应力增强,坡体的蠕动进一步加剧,下部支撑力减弱,从而引起崩塌。崩塌形成的岩堆给其后侧坡脚以侧向压力,再次发生崩塌的部位将上移。所以,崩塌具有使边坡逐次后退,规模逐渐渐小的趋势。巨型崩塌常发生在巨厚层状和块状岩体中。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多以局部崩塌为主。崩塌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岩性条件,以及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还有地震的影响、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如图4.3-4所示。
有关西部水电工程重大滑坡灾变演化及控制技术的文章
根据现场调查及勘探成果揭露,滑坡体内发育有四个次级滑体。因此,可以推测1号次级滑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的作用下其稳定性将进一步恶化。主滑动体位于滑坡体的中后部,不受江水侵蚀的影响,且堆积体内未完全解体的强变形岩体成层性较好,堆积体较密实,坡体变形迹象并不显著,因此,主滑动体目前稳定性较好。......
2023-08-20
不同地貌单元间滑坡的类型、发育程度等差异明显,同一地貌单元区不同规模和形态的岸坡区段滑坡的类型、发育程度等也不尽相同。表2.3-6滑坡发育坡度统计2.坡高流域滑坡与其坡高的关系密切,合适的坡高能为滑坡的发育和形成提供必需的势能和物质积累条件[116]。图2.3-5滑坡发育坡度统计图图2.3-6滑坡发育坡高统计图表2.3-7滑坡发育坡高统计......
2023-08-20
表2.1-3甘肃、四川、云南部分地区原地应力测量结果2.1.4.2地壳水平运动以上的区域应力场分析反映出西部现代地壳表层以水平运动为主,这一点从西部大部分活动断裂错动以水平分量占优势也可以反映出来[100]。......
2023-08-20
从斜坡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分析可见,斜坡体的变形演化主要受平行于岸坡走向的反倾岩层结构与地形因素所控制。图4.4-3斜坡演化模式图——弯曲变形阶段4.破坏阶段随着上述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坡体内折断带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坡体开始逐渐的错动下滑。图4.4-4斜坡演化模式图——破坏阶段5.前缘滑动变形阶段随着河流对坡脚的不断冲蚀,坡体前缘物质不断被带走,使坡体前缘产生新的临空条件。......
2023-08-20
调整层面参数来对岩层进行归并,减小结构面的数量:本次数值模拟的斜坡规模较大,而实际调查测得的岩体层面及节理面的间距均在0.1~1m的范围。表4.4-1岩块参数选取表表4.4-2结构面参数选取表4.4.3.4斜坡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分析河谷第一次下切模拟结果分析。......
2023-08-20
本次数值模拟的斜坡规模较大,而实际调查测得的岩体层面及节理面的间距均在0.1~1m的范围。表4.7-1岩块参数选取表表4.7-2结构面参数选取表4.7.3.4座落体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分析河谷第一次下切模拟结果分析。......
2023-08-20
图4.4-5斜坡演化模式图——前缘滑动变形阶段图4.4-6滑坡区库岸岩体结构面3)采用Terzaghi方法对倾向、倾角样本分布的取样偏差进行纠正,得到两者总体的概率分布。8)由结构面优势产状、临空面产状通过赤平投影图初步判断斜坡失稳形式。图4.4-7库岸岩体结构面极点等密度图图4.4-8林达滑坡对岸边坡临空面与结构面的赤平投影关系图斜坡失稳形式。......
2023-08-20
图4.3-7滑坡影响区岩体拉裂示意图4.3.3.2力学模型根据恢复斜坡演化前的地质模型,建立数值计算力学模型。时步为3000step时,表层岩层位移量持续增大,特别是被第一层节理切割的临空块体,最大位移值达到11m,且整个块体位移差较小,说明沿着层理面发生了整体滑动。......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