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利工程变形监测资料及报告-工程变形监测数据报告

水利工程变形监测资料及报告-工程变形监测数据报告

【摘要】:对纵缝和拱坝横缝的开度以及坝体挠度等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坝体的整体性。重力坝的坝基实测扬压力超过设计值时,应进行稳定性校核。拱坝拱座出现上述情况时,也应校核稳定性。

8.3.1 监测资料及报告的内容

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工程概况、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情况的说明、巡视检查资料、仪器监测资料成果数据表格、各种曲线图、各项分析结果、大坝工作状态的评估及改进意见等。各阶段报告内容如下:

1. 第一次蓄水时

(1)蓄水前的工程情况概述;

(2)仪器监测和巡视工作情况说明;

(3)巡视检查的主要成果;

(4)蓄水前各有关监测物理量测点(如扬压力、渗漏量、坝和地基的变形、地形标高、应力、温度等)的蓄水初始值;

(5)蓄水前施工阶段各监测资料的分析和说明;

(6)根据巡视检查和监测资料的分析,为首次蓄水提供依据。

2. 蓄水到规定高程、竣工验收时

(1)工程概况;

(2)仪器监测和巡视工作情况说明;

(3)巡视检查的主要成果;

(4)该阶段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5)蓄水以来,大坝出现问题的部位、时间和性质以及处理效果的说明;

(6)对大坝工作状态的评估;

(7)提出对大坝监测、运行管理及养护维修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3. 运行期每年汛前

(1)工程情况、仪器监测和巡视工作情况简述;

(2)列表说明各监测物理量年内最大最小值、历史最大最小值以及设计计算值;

(3)年内巡视检查的主要结果;

(4)对本年度大坝的工作状态和存在问题作分析说明;

(5)提出下年度大坝监测、运用养护维修的意见和措施。

4. 大坝鉴定时

(1)工程概况;

(2)仪器监测和巡视工作情况说明;

(3)巡视检查的主要成果;

(4)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5)对大坝工作状态的评估;

(6)说明建立、应用和修改数学模型的情况和使用的效果;

(7)大坝运行以来,出现问题的部位、性质和发现的时间,处理的情况和其效果;

(8)根据监测资料的分析和巡视检查找出大坝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大坝运行管理、养护维修的意见和措施;

(9)根据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监测设备、方法、精度及测次等提出改进意见。

5. 大坝出现异常或险情时

(1)工程简述;

(2)对大坝出现异常或险情状况的描述;

(3)根据巡视和监测资料的分析,判断大坝出现异常或险情的可能原因和发展趋势;

(4)提出加强监视的意见;

(5)对处理大坝异常或险情的建议。

8.3.2 监测资料分析的内容

观测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分析监测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而变化的规律。

①根据各物理量的过程曲线,说明该监测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变化趋势,其趋势有否向不利方向发展。

②同类物理量的分布曲线反映了该监测量随空间而变化的情况,有助于分析大坝有无异常征兆。

(2)统计各物理量的有关特征值。统计各物理量历年的最大和最小值,包括出现时间变幅、周期、年平均值及年变化趋势等。

(3)判别监测物理量的异常值。

①把观测值与设计计算值相比较;

②把观测值与数学模型预报值相比较;

③把同一物理量的各次观测值相比较,同一测次邻近同类物理量观测值相比较;

④观测值是否在该物理量多年变化范围内。

(4)分析监测物理量变化规律的稳定性。

①历年的效应量与原因量的相关关系是否稳定;

②主要物理量的时效量是否趋于稳定。

(5)应用数学模型分析资料。

①对于监测物理量的分析,一般用统计学模型,也可用确定性模型或混合模型。应用已建立的模型作预报,其允许偏差一般采用±2s(s为剩余标准差);

②分析各分量的变化规律及残差的随机性;

③定期检验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必要时予以修正。

(6)分析坝体的整体性。对纵缝和拱坝横缝的开度以及坝体挠度等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坝体的整体性。

(7)判断防渗排水设施的效能。

①根据坝基(拱坝拱座)内不同部位或同部位不同时段的渗漏量和扬压力观测资料,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判断帷幕和排水系统的效能;

②在分析时,应注意渗漏量随库水位的变化而急剧变化的异常情况,还应特别注意渗漏出浑浊水的不正常情况。

(8)校核大坝稳定性。重力坝的坝基实测扬压力超过设计值时,应进行稳定性校核。拱坝拱座出现上述情况时,也应校核稳定性。

(9)分析巡视检查资料。应结合巡视检查记录和报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上述各项分析。

(10)评估大坝的工作。根据以上的分析判断,按上述有关规定,对大坝工作状态作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