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地铁工程变形监测-工程变形监测

地铁工程变形监测-工程变形监测

【摘要】:表7.4 地铁喷锚暗挖法形监测项目和频率注: 1. B为隧道开挖跨度;2. 地质描述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表7.5 地铁盾构掘进法施工监测项目和频率

7.3.1 地铁工程监测点的布设要求

根据地铁工程的安全等级以及相关规范、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测点布置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监测点应布置在预测变形和内力的最大部位、影响工程安全的关键部位、工程结构变形缝、伸缩缝及设计特殊要求布点的地方。

(2)围护桩(墙)体内力测点布设原则: 一般在支撑的跨中部位、基坑的长短边中点、水土压力或地面超载较大的部位布设测点,基坑深度变化处以及基坑的拐角处宜增加测点。在立面上,宜选择在支撑处或上下两道支撑的中间部位。

(3)支撑轴力测点布设原则: 支撑轴力采用轴力计进行监测,测点一般布置在支撑的端部或中部,当支撑长度较大时,也可安设在1/4点处。在受力较大的斜撑和基坑深度变化处宜增设测点。对监测轴力的重要支撑,宜同时监测其两端和中部的沉降和位移。

(4)围护桩(墙)体水平位移监测断面及测点布设原则: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时监测断面不宜大于30m,测点竖向间距0.5m或1.0m。

(5)围护桩(墙)体前后侧土压力测点布设原则: 根据围护桩(墙)体的长度和钢支撑的位置进行布设,测点一般布置在基坑长短边的中点。

(6)桩顶位移测点布设原则: 基坑长短边中点,基坑每边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

(7)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测点布设原则: 基坑周边距坑边10m范围内沿坑边设2排沉降测点,测点布置范围为基坑周围2倍的开挖深度。

7.3.2 地铁喷锚暗挖法施工监测频率

根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地下铁道采用喷锚暗挖法施工时变形监测项目和频率见表7.4。

监测项目的选择还要根据围岩类别、开挖断面所处地面环境条件等确定应测或选测,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表7.4 地铁喷锚暗挖法形监测项目和频率

注: 1. B为隧道开挖跨度;

2. 地质描述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7.3.3 地铁盾构掘进法施工监测频率

盾构掘进施工中,地层除了受到盾尾卸载的扰动外,还受到盾构对前方土体的挤压(或卸载),因此,周围地层出现不同程度应力变动,特别是地质条件差时,更会引起地面甚至衬砌环结构本身的隆起或沉陷,不仅造成结构渗漏水,甚至危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根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地下铁道采用盾构掘进法施工时变形监测项目和频率见表7.5。

表7.5 地铁盾构掘进法施工监测项目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