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内首本汗血马文化教材,《惠园师韵》全面呈现马绘画技法与历史

国内首本汗血马文化教材,《惠园师韵》全面呈现马绘画技法与历史

【摘要】: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归纳汗血马文化、汗血马技法表现,以及概括性梳理了马文化史、古典马绘画名作的教材,这本教材也将惠及全社会所有马绘画从业者和爱好者。既可以系统呈现汗血宝马绘画的理念与技法形式,也可以将该教程划分为几个层面的内容单独开设课程。如此舞蹈演员般的身段,加之以大红色为主打的肤色借用并强化了“汗血”的概念,而宝石蓝的眼睛不仅有西部地域特色,亦显宝马悠远与神秘的特质。

二十多年来,刘咏阁一直对汗血马和汗血马绘画的研究情有独钟,他创立的汗血马绘画体裁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认可、喜爱。他笔下的汗血宝马有迷幻般的古韵,有时代气息;有中国传统笔墨形式,也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色彩语言,这些都被他的画笔融汇成了完整的有机体。另外,将书法和自作的古体诗词作为意象手段融进画面也是这个新体裁的重要辨识特征。多年来,刘咏阁的汗血宝马作品作为重要外事礼品被赠予多国总统、政要,以及国内外大公司和文化机构。采访中,刘咏阁透露,他撰写的《汗血宝马绘画教程》就要出版了。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归纳汗血马文化、汗血马技法表现,以及概括性梳理了马文化史、古典马绘画名作的教材,这本教材也将惠及全社会所有马绘画从业者和爱好者。刘咏阁介绍,这本教材虽然有很强的汗血马绘画专属性,但作为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的通识教材则有多重功效。既可以系统呈现汗血宝马绘画的理念与技法形式,也可以将该教程划分为几个层面的内容单独开设课程。比如,“中国马文化赏读”“中国古典马绘画赏析”“学画汗血宝马”,等等。

刘咏阁说,这本教材是他二十余年探寻汗血宝马古今流变,实践汗血宝马绘画语言的结晶,能以教材的形式奉献给莘莘学子和社会大众,算是了却了他一份夙愿。

对于记者的疑问——为什么要创造汗血马绘画这样一种新体裁,刘咏阁的回答则很直白:“我是‘雄汉盛唐’的忠实粉丝,大宛马,也就是汗血马,恰恰是这两段伟大历史进程中独具时空意味和神秘色彩的文化符号,我被这个文化符号诱惑得不能自已才下决心去‘包装’它的。”刘咏阁说,最初他是在汉武帝的《天马歌》、渥洼马、大宛马、汉画像砖这些和汗血马有交集的素材中找灵感,但不觉中走进了一味“做旧”的装饰画儿的胡同里;后来又对古汗血马的“转世灵童”,即今天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的具象模样执拗不已,可愈画得如真马一般愈显得没有内涵。他说,忽然有一天他顿悟了:汗血马在中国忽隐忽现两千多年,它早已超越所有的具象形态演化成了一个仅剩汗血印迹的符号,像拓片,也像一枚斑驳的钤印痕。换一个角度讲,“汗血马”是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审美期许,是对早已有之的精神图腾“千里马”的具象模拟。说到底,它从未真实存在过,它只是国人一种历史文化情结的图像外延。于是,他开始将汉武帝诗中的天马、古大宛马、唐马,以及今天土库曼阿哈马的形态特征做多元的取舍融合,最终打造出了这个历史文化符号的外形辨识特征:狭身骨健,颈项长而曲,臀峰高翘,修腿阔蹄,肌腱铿锵,昂扬若筋脉淌血,兴奋看尾鬃张扬。如此舞蹈演员般的身段,加之以大红色为主打的肤色借用并强化了“汗血”的概念,而宝石蓝的眼睛不仅有西部地域特色,亦显宝马悠远与神秘的特质。正如著名马文化专家、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岳高峰先生在为他的教材所写序言中说的:“刘咏阁先生的汗血宝马绘画开启了艺术家用专属技法表现具体马种的先河。”而在记者看来,刘咏阁就像驰骋在广阔艺术天地的千里马,雄健昂扬,永不停歇。

刘咏阁的百万字专著《西画精粹点厾》

(刊发于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