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通过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培养创新人格,投入了艰辛的劳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学科竞赛所倡导的竞赛文化,赋予了校园文化新内涵。......
2023-08-24
2005年,蓝庆新博士毕业后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仅仅一年之后,就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即晋升为教授。蓝庆新主讲“当代世界经济”“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前沿”等课程。他注重教学方法改进,开展案例教学,课上时常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热点讲座和经验分享。在学生们眼中,蓝庆新博学多闻,兼具严谨理性,教学风格风趣幽默,专业知识丰富,课上总是旁征博引、“干货满满”,让学生们受益颇多。他着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学校科研立项,取得较多较高水平发表。他指导的许多博士和硕士生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十杰、全国国际商务教指委优秀论文、校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
蓝庆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们
谈及研究生在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蓝庆新认为,“从整个教学体系来讲,我们对数理化和模型化的内容教的是比较多的,学生这方面知识掌握尚可,但他们可能用比较复杂的数理方法,得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重复结论,这是他们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他们可能陷入一种模型化的趋向里面,会做模型,但是表述整个逻辑框架的时候会出现脱节,模型不能解决一切,学生需要更多的思辨和逻辑能力。很多学生为写文章热衷短平快地去看一些文章,而不通读经典专业著作,知识理论不系统。”
为了解决相应问题,蓝庆新定期给学生们开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他耐心地指出问题所在,鼓励学生去读书、去写作,对学生论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逐字逐句修改论文,为学生们在论文写作技巧以及论文发表等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蓝庆新还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们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倡导大家各抒己见,互相指教和学习,研讨会上弥漫着活跃的气氛。
很多时候,蓝庆新不但是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更像是一个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大家长,他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同阶段给予他们适时的指引。“我不反对学生去实习,但我带的学生在实习之前我都会给他们讲一下注意些什么,告诉他们勤于思考,勤于提问,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蓝庆新总是跟学生苦口婆心地说:“你在实习的时候,能不能思考所做的工作,跟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关联。你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对你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什么作用。不是说,给你一个事务性工作,比如让你查资料,你就只干这个而不管别的。你应该是在做实习工作的同时,向别人多请教交流,看看实习单位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在产业链和社会体系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要对实习的工作有一个通盘了解,而不是领导让你做什么,就简单机械地做什么,没有思考是不行的。”
蓝庆新做事有担当有包容。他始终秉持与人为善、简单快乐的理念,当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时,能够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和回报,也勇于承担责任;对于他人的错误,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批评严厉,但主要目的是戒其不会再犯,过后也不影响师生感情,仍然是全心全意待学生。他经常跟学生说,“在学校我会指出你们各种问题,以便让你们以后在工作中避免犯这种错误。”蓝庆新始终认为应当去包容、善待他人,作为教师善待学生也是基本的准则。他从来都是全面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善于排解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各种烦恼。他秉承换位思维,与他人真诚合作,并言传身教,希望学生擅长发挥团队精神,取得更好的成就。
蓝庆新常为自己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而自豪,将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最大的欣慰和荣誉。
有关惠园师韵的文章
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通过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培养创新人格,投入了艰辛的劳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学科竞赛所倡导的竞赛文化,赋予了校园文化新内涵。......
2023-08-24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案例教学、实用型人才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实际问题或某一特定事物进行交互式探索的教学方法。为促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仪器分析实验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课题不仅仅是分析化学的问题,而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结合,它能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综合知识,查阅参考资料,或与其他的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分工合作,拿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2023-11-28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内在体验纯净无私、通达大道,如果单凭思辨的方式则无法进入圣人境界之中。......
2023-08-14
形容的是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沉淀,终于对世事有了彻悟,拨开云雾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就如同你最初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样。但后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加上官场腐败,让庄子心生厌倦,于是他决定辞官回乡。庄子和陶渊明两位不甘于被世俗捆绑的人,终于洞悉了官场,看透了世事,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灵魂的归处。......
2023-12-06
庄子为此,数致其哀。从《庄子》全书看,庄子所要透破的并非仅只是时空界线,而是外在万物和内在人心中的一切差别界线,这样一来,人的心灵即可从生死、善恶、是非以及小大、寿夭、苦乐等等一切闭锁之境域中超拔出来,旷然通达,无牵无碍,自由自适。庄子的旷达,固然缺乏直面社会积极进取的精神,但它所指向的却也是一种十分高洁而自由的审美境界,故也有其积极广大的一面。......
2024-03-24
孔子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通达权变的思想中,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毋必毋固”,即不绝对肯定什么,也不拘泥固执什么。孔子还将这种思想进一步提炼成四个字:毋必毋固。这种“毋必毋固”的观点显然已含有对任何外在权威的否定,这与孔子一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这正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2023-08-3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一位闻名的大学者,他一生著述宏富,共有1500万言的著作存世。梁启超深感老朋友的批评透彻精当,很有见地,点中了自己文章的要害,便连声称谢,虚心接受。梁启超对此亦欣然接受,以后他在学术研究上更加注意专一和高深。梁启超崇拜墨子的人格,自称“任公”。关于梁启超的学问、人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2023-11-27
纪晓岚从小受到家人严格督促,同时也深受父亲影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问与日俱增。雍正十二年,纪晓岚随父入京,受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因此久不在家的纪晓岚首先就向妻子提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在和妻子谈到教育子女原则时,纪晓岚认为必须要做到四戒、四宜。纪晓岚被称为一代通儒,是因其博学多才,涉猎较广,从这封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斑。......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