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援疆计划:奉献使命,书写担当

援疆计划:奉献使命,书写担当

【摘要】:2016年,教育部援疆干部人才培训班联谊活动, 李青武与维吾尔族同学阿力亚·卡哈尔诗朗诵一个人的眼界与格局决定了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感。他回归高校,是因为心中的远方,是那份为社会奉献的责任与担当。他主动报名参加贸大法学院的援疆项目,用实际行动昭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胸怀与格局,有着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表面平静,内心沧桑,这是李青武最真实的写照。

李青武勤奋,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在他身上,除了积极乐观,我们还看到一种对于社会人生的忧患意识。矛盾吗?不。这是他内心家国情怀的外化,是一个知识分子践行“良善”品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表现。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这意味着他将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而事实上李青武在毕业后也是如此,但忧患意识还是让他转向了另一个心仪的专业——法学。“跨专业报考法学研究生并不是一时兴起,有审时度势的考量,更有报答社会之情。”在李青武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需要法治的力量来保障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当然,家里有一个研究中文的就可以了,跨到法律专业,除了能提高收入,还能从更加务实的层面服务社会,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社会理想。”古人云: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法。

2016年,教育部援疆干部人才培训班联谊活动, 李青武与维吾尔族同学阿力亚·卡哈尔诗朗诵

一个人的眼界与格局决定了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感。他就像清人郑燮诗中的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李青武坎坷地考上了安徽大学学院,师从程雁雷教授,研读心仪的经济法学专业。接着他又刻苦攻读中国社科院的法学博士学位,师从邹海林教授;之后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后流动站,师从孙祁祥教授。2009年因于海纯教授引荐,李青武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他回归高校,是因为心中的远方,是那份为社会奉献的责任与担当。他选择继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将法学知识和法治精神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学生从事国家的法治建设。李青武的期待很质朴:“希望学生们在衣食无虞之后,不仅仅止步于自己的安乐和享受,对社会进步有一种担当和责任感,致力于国家法治建设。”

“如何让优秀人才处于社会关键岗位”成为推动李青武跋涉的重要元素。许是深受先秦两汉文学的影响,那种神圣高洁的使命感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始终如影随形。他主动报名参加贸大法学院的援疆项目,用实际行动昭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胸怀与格局,有着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青武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维吾尔族同学阿依且娜尔“结对认亲”

2015年8月,李青武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大学,落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援教任务,担任石河子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开启了长达三年九个月的援疆工作。在疆期间,他始终没有脱离教学一线,先后承担“经济法”“民法·债权”“合同法”“保险法”“商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深入理解法治精神,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法治人才,他主动申请为少数民族同学授课。“这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大挑战。”李青武说,不仅要帮助部分同学克服普通话的语言关,更要帮助基础薄弱的维吾尔族同学理解不同部门法的原理、原则、规则。对某些难懂的知识点,课堂上同学们由眼神涣散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他所用的“绝招”就是真诚——不厌其烦地讲解、交流与严格的要求,“感受到真诚与尊重,彼此自然就拉近了距离。”在疆期间,他指导的学生毕业后,有的进入新疆政法部门工作,有的大胆选择来内地当律师,“这些都是突破。”除了培养了一大批忠于法律的少数民族学生,李青武还结交了维吾尔族亲戚,为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而身体力行。现在新疆俨然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目前我还是石河子大学法律系硕士导师、乌鲁木齐仲裁委的仲裁员,如果那边有专业需要,我也会第一时间赶过去。”

当年在新疆,李青武经常在休息日走进军营、走进机关、走进社区,普及宪法知识。用真诚与专业知识赢得了当地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友谊。李青武不仅用脚步丈量着新疆广袤的土地,还将法治的精神播撒到北疆、南疆。

在援疆过程中,无论在教学科研方面,还是在行政工作等各方面,李青武都收获满满。他践行了奉献与责任担当,检验了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可行性,坚定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但李青武说,他仍遗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其是当地高校、医院留不住人才,我曾对如何留住人才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一介教师,无法将设想付诸实践。”

站在教师的角度,李青武始终认为人才的培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尤其是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根本。这种大局观来自实践,也源于思考,一个人保持理性的物质诉求,其思想与自信自然就能得到升华。对学生而言,他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对国家和社会,他则希望用大局观及大格局创造更大的价值。李青武践行了自己的信念理想,当然理想与现实有时也相去甚远,但他乐天知命,愿意承受挫折,坚韧执着,这些让他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着不断锐意进取的精神气质。其实理解李青武并不难,他是一个温暖、善良、有情怀、有格局的人,他真正地活出了自我。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他敢于表达建议,这种表达源于一个法学教授的责任担当——做一个善良且敢于表达的人,即独善其身,外善其群。

那么,回到开篇的问题:“做一个善良且敢于表达的人是不是很难?”李青武的答案是:很难。因为“善良与表达”需要信念支撑,而要去实现这种信念,则需要直面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实践自己的初心和情怀,必须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牺牲个人现实利益。即便很难,他还是一直坚韧地前行,坚持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不惧质疑,不畏艰难。

李青武参加石河子大学2016届学生毕业仪式

人人生而平凡,但是因敢于追寻,才变得不凡。“其实,人生就像马拉松,关键不在于前期跑得有多快,而在于坚持得有多久。”

坚持与坚韧——这就是真实的李青武。

(刊发于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