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惠园师韵:成为卓越老师的秘诀

惠园师韵:成为卓越老师的秘诀

【摘要】:班里学习氛围很浓,40名同学在一起你追我赶,尽管张新民非常努力保持着前十名的成绩,但是这个名次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使他的信心受到了挫折。一年的培训时间,即使内心很失落,但张新民的成绩很快又回到名列前茅的状态,信心倍增。有人建议说,助教进修班也相当于研究生毕业,张新民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坚定信念,继续进行专业深造,并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什么张新民在学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

1962年,张新民出生于北京市房山区,从小就喜欢读书,爱思考。初中时期,已熟读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这类古典名著,对于被赞颂颇多的“刘关张”他不以为然,而是欣赏曹操的雄才大略及其在诗歌方面的才情。

当工程师是张新民上中学时的理想,并于1979年考入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擅长数学加上工科专业的熏陶,使张新民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强的训练。班里学习氛围很浓,40名同学在一起你追我赶,尽管张新民非常努力保持着前十名的成绩,但是这个名次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使他的信心受到了挫折。

上大四的时候,学校需增设统计学会计学专业,决定从现有专业本科生遴选一批学生做留校师资,张新民被选中。张新民虽然希望学习统计专业,但却被分配去学习会计专业。当时的自卑状态张新民依然记忆犹新,“那时认为学会计专业低人一等,每次学习看书时,都特地选一个角落,离开座位时还把书盖上,很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学什么的。”一年的培训时间,即使内心很失落,但张新民的成绩很快又回到名列前茅的状态,信心倍增。

张新民在专业论坛会议上发言

1983年从北方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张新民留校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在做助教的三年期间,他对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张新民虽然成绩优异,但他对会计专业毕竟只学了一年,他感觉到现有的专业学习远远不足,需要继续深造。有人建议说,助教进修班也相当于研究生毕业,张新民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坚定信念,继续进行专业深造,并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对于张新民来说,还存在着一个短板。学校要求,本科非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把本科课程补上。但张新民在人民大学期间并没有以这种方式补课,而是通过自学,然后到校外培训机构去讲会计课来充实自己。由于他对每门课都进行了大量的认真备课和授课实践,这种方式对夯实他的专业基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中国人民大学,浓厚的经济学气氛极大地拓展了张新民的眼界,他对会计学科的认识上升到了更加宏观的层次。会计系创建者阎达五教授的书籍和课堂,给张新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张新民广泛涉猎,汲取专业营养,会计界泰斗、厦门大学葛家澍等教授的文章给张新民以极大的思维启迪。

经过积累,对于如何看待会计学科以及会计学科跟管理的关系,一种宏观的格局已经在张新民头脑里有了初步的概念。到研究生毕业时,张新民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同学中知名度很高,一个上届的学长感叹他发表的文章“满天飞”。为什么张新民在学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因为他一直在思考、钻研、积累。在做助教的后期,主讲经济活动分析的老师让张新民讲四节课,给他布置的内容正是书中的难点——连锁替代法。备课时,张新民发现所用的教材很难读懂,在学习借鉴其他书籍资料的过程中,他不断分析问题,一篇论文也相应完成。将近一年之后,1987年4月,张新民的第一篇专业论文在《财务与会计》杂志第四期发表。“在我学会计的时候,我老问一个问题,这个东西它的价值在哪里?学了以后有什么对认识上的深化?它的基础在哪里?”思考、记录、提炼,不断循环,最后升华成一篇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