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改革是国家公务员招录领域的一次重要的创新性改革。针对当前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综合施策,打“组合拳”,着力破解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难、专业人才引进难、艰苦边远地区招警难问题。三要体现改革创新。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注重改革政策与《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确保在法律框架内推进改革,使各项改革于法有据。......
2023-08-19
1.职衔一致,理顺上下级关系和指挥体系
在警衔设置上,警官、警员警衔分别设置,建立警衔与行政职务相对应原则,有什么样的行政职务就有与之对应的警官警衔,无行政职务的警员警衔按照其服役的年限来设置,并且划分一个衔级(如警司)单独作为非领导职务警员的警衔,与警官警衔区分开,使人一目了然,一眼能够分出警官与警员;同时,警衔的设置要使一个部门的最高领导的警衔在该部门最高,从而明确上下级关系和指挥序列,充分体现警衔制度在准军事化部队中的领导梯次作用,为公安队伍的统一指挥行动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2.完善晋衔配套制度,建立晋升长效机制
警衔晋升的目的是增强民警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为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把警衔晋升与抓好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围绕晋衔培训,建立晋升考评制度,健全晋升约束机制,严格晋升条件,规范晋升程序,从根本上杜绝“走形式”现象的发生。其次,按照警衔与行政职务相对应原则,建立警衔衔级“能上能下”机制,即担任或由民警升任领导职务的警官,经严格考评、培训合格,授予相应的警官警衔;因年龄或其他原因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应撤销其警官警衔,改授予其级别相对应的警员警衔,以此增加公安民警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3.提高警员警衔津贴标准,调动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
为激励基层民警安心工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应当适当提高警员警衔津贴标准,使一般民警虽然在职务上得不到提拔,但是在警衔津贴上不少于相应领导职务层次的津贴标准,同时在其衔级范围内拉开档次标准,服役年限越长,其津贴标准越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老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新警工作的一种鞭策。
有关公安警察制度研究的文章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改革是国家公务员招录领域的一次重要的创新性改革。针对当前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综合施策,打“组合拳”,着力破解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难、专业人才引进难、艰苦边远地区招警难问题。三要体现改革创新。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注重改革政策与《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确保在法律框架内推进改革,使各项改革于法有据。......
2023-08-19
按照“高等学校公安学类核心课程教材”之《公安学基础理论》的观点,警察的基本职能是政治镇压和社会管理。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警察不仅是国家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而且是国家管理社会的行政机构。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换。学者在界定警察的职能时,多是以警察的双重属性为出发点的。......
2023-08-19
如果说警察职业伦理教育主要针对警察学院学生的话,那么警察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培育则主要针对已经从事警察职业的群体。外在方面包括,其一,应当加强职业群体接受警察职业伦理的培训。其二,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惩戒机制来强化警察职业群体的责任意识。警察群体内部应当进行充分的交流,同时应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增加警察职业共同体内部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共同体成员也应当努力使自身行为符合职业伦理规范。......
2023-08-19
可见,国家实质上是贵族阶级为了维护其私有财产的神圣化而缔造出来的一个组织,为了使其显得神圣,贵族阶级为其冠以“公共权力”化身的美誉。但是,这种“公共权力”并非反映全体人民意志的权力,而只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权力。并且,警察这种“公共权力”只被统治者所享有,既是其用来镇压奴隶和外来人反抗的专门力量,又是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手段。......
2023-08-19
广义的警察权即体现国家警察行为的权力;狭义的警察权即公安机关的职权。另一种观点认为,警察权,是指国家保卫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依法禁止和制裁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法定权益的一种强制权力。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警察权,一般是指主权国家用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而施行的一种强制力量。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国家暴力,其权力主体当然是国家。......
2023-08-19
同时还可以指公共秩序,“公共秩序,谓国家之公安也”。至20世纪20年代公安局成立之后,“公安”“公安事项”则成为警察机关及其事务的代名词。“民国”初年,梁启勋主张“人民通力合作以维持公安”。强调维持公安不仅是政府职责,也是国民应尽的责任。而“公安”一词恰好能概括官治主导下官治与民治结合的治安传统。......
2023-08-19
此外,有留学人士以日本学者的著作为蓝本,编写体系性的行政法著作,其中亦包含关于警察概念的讨论。时至今日,警察概念的泛政治化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警察法学的研究以及中国的警察实务。由此,“警察”不再具有传统公法上作为一种统合性概念的意味,而转变为一种身份化了的概念。......
2023-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