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警务革命肇始于美国,但在英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警察机关提出的对居民任何报警作出快速反应的目标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基层警察的工作量。警察需要依靠民众报告犯罪案件和协助处理社会骚乱。增加警察编制曾一度被英国的警察部门视为现代化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再次,单纯追求快速反应的警务风格。......
2023-08-19
1.警察基本概念的回归
警察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警察概念涵盖面较广,社会与家庭是警察行为的主要发出者;第四次警务革命前的警察概念,其内涵逐步缩小,警察与社会脱节,警察行为主要限定于警察机关内部;第四次警务革命的警察概念,则分为广义的哲学概念与狭义的经典式概念。由于警察专业化使警民关系疏远,警察与社会关系对立,因而呼唤警察概念从狭义向广义的转变。
关于“广义的警察概念”,安得逊(John Alderson)在《警务论》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有这样一种理解,警察能够用整个政府机关的所有部门来包容。警察包括内政部的所有部门(狱政、缓刑、咨询、刑事司法等),还应加上健康部、社会安全部(社会服务)、环境部(交通、污染),所有这些部门的工作都有广义的警察特性。如果这种观念成立,就与狭义的警察定义完全不同。狭义的警察仅限于警察自己,使公众产生警察与老百姓分离的观念,使警察产生自己天下第一,不必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思想。这就造成了两种消极结果:损坏了良好的文官政府形象;浪费了巨大的社会人力资源。[15]警察行为从整个社会集中到警察一家,又逐步返回社会;从全体社会成员过渡到特定人员,又向全体社会成员过渡。
2.警务风格的回归
西方警察科学界把警务风格分为六大类:无形警务风格、惩罚性警务风格、被动警务风格、主动警务风格、反应警务风格、社区警务风格。第四次警务革命的趋势在于:从被动反应警务风格向主动提前警务回归,从惩罚性警务风格向无形警务回归。
被动反应警务(Reactive Policing)是一种随装备现代化而产生的警务风格,20世纪30—60年代兴起于英美等国家。它强调接报案后警察的快速反应,以反应时间作为衡量警察效率的重要标志。被动反应警务又称“救火车式警务”,即“平时看不见,电话来呼唤;来时急如火,去时一溜烟”。由于口袋式对讲机、汽车和电子计算机的引入,警察从过去以步行巡逻为主的传统方式,演变为坐在巡逻车中,手持步话机的巡逻队,“技术警察”或“机械战警”使得警察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警务风格,警察与民众之间除了对抗与冲突,几乎再无接触的机会,民心的丧失自然在所难免。主动提前警务论(Proactive Policing)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开始于欧美的一种改革型警务风格,与被动式警务风格相对立,以预防为主,强调社会各界的合作,从根本上减少犯罪的社会根源。
惩罚性警务是17世纪前后流行于西欧的警务形式(Punitive Policing),它与古典犯罪学派中的惩罚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惩罚性警务的理论基础是以恐惧抑制新的犯罪。该理论假设,只要对罪犯判重刑,就可以抑制新的犯罪。然而事实证明,单凭重刑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犯罪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主要国家对罪犯的处罚手段趋向温和,这种趋势导致了传统无形警务风格的回归。无形警务论(1nformal Policing),又称非正式警务论,是古代西方社会的一种警务方式。它认为最成功的警务不在警察自身,“无形胜有形”,无形的社会控制、传统的抑制是控制犯罪最有效的手段。在正式警务形成之前,甚至在警务的基础法律产生之前,传统的迷信、宗教、习俗和禁忌支配着人们的道德价值与标准。在原始社会,迷信、宗教和禁忌是最早也是最初的非正式社会控制手段。如果个人违背了禁忌,将要受到惩罚。宗教的作用则更大。非正式警务论是西方警务专家进行警务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社区警务、邻里守望制等新型警务实践的理论出发点。
3.警察职能的回归
警察应当是打击犯罪的战士,还是服务社会的服务员?这是20世纪60—70年代西方警察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打击犯罪的战士,是指警察工作主要应是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侦查、破案与逮捕人犯。警察应当是身强体壮、训练有素、主动积极、充满自信、铁石心肠的武士。训练应着重警察专业知识与格斗、射击、驾驶的基本技能。电影《007》系列即在这一背景之下,呈现给观众的一个近乎完美的警察战士形象。警察自己也往往以战士、武士自诩。
持“社会服务员”观点者则认为,警务工作是全方位的战略,警察的各项工作都很重要,刑侦与破案仅是警察行为中诸多工作的一种。在西方,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自治体警察模式,警务工作的重点是以社区(小到街道,大到县市)的需要而决定的。市民的日常需要是警察应特别重视与关心的问题。因此,警察培训的重点应放在社区,应着力提升其为公共服务的知识与技能。事实上,巡逻警官80%的日常工作是诸如指路、寻找走失儿童、救护、解决家庭纠纷等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员的作用是西方警务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
有关公安警察制度研究的文章
第四次警务革命肇始于美国,但在英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警察机关提出的对居民任何报警作出快速反应的目标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基层警察的工作量。警察需要依靠民众报告犯罪案件和协助处理社会骚乱。增加警察编制曾一度被英国的警察部门视为现代化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再次,单纯追求快速反应的警务风格。......
2023-08-19
社区警务的理论来源于三个重要理论:问题导向警务、破窗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最后,开展社区警务是至关重要的。对社区具有极大破坏的物理性破坏包括故意毁坏公共财产、建筑物的崩塌和遗弃、随意丢弃垃圾。受到威尔森、凯琳和司可根的理论启发,美国众多警察局加入了社区警务改革的队伍中。美国的社区警务刚刚兴起之时,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企业界流行开来。......
2023-08-19
同时还可以指公共秩序,“公共秩序,谓国家之公安也”。至20世纪20年代公安局成立之后,“公安”“公安事项”则成为警察机关及其事务的代名词。“民国”初年,梁启勋主张“人民通力合作以维持公安”。强调维持公安不仅是政府职责,也是国民应尽的责任。而“公安”一词恰好能概括官治主导下官治与民治结合的治安传统。......
2023-08-19
按照“高等学校公安学类核心课程教材”之《公安学基础理论》的观点,警察的基本职能是政治镇压和社会管理。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警察不仅是国家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而且是国家管理社会的行政机构。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换。学者在界定警察的职能时,多是以警察的双重属性为出发点的。......
2023-08-19
在“建警十二原则”的基础上,罗伯特·比尔还提出了另外的九条原则,作为现代警察建立以后警务执行的基本原则,即“警务九原则”。警察的基本使命是预防犯罪和无序,打击犯罪和处置骚乱不是它的主要任务。罗伯特·比尔的这些原则所倡导的行为包含了基本的警察理念,比如服务的思想,对于警察权力的观点等。......
2023-08-19
第二次警务革命首先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的首要目标是“把政治从警察中清除出去,把警察从政治中解脱出来”,其实质是通过专业化摆脱地方政治势力对警察组织的控制,使警察成为一支独立的、高效率的队伍。其次是提高警察人员的专业水平。警察专业化运动的另一项内容是建立和发展警察的专业化部门。美国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警务革命。......
2023-08-19
如果说警察职业伦理教育主要针对警察学院学生的话,那么警察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培育则主要针对已经从事警察职业的群体。外在方面包括,其一,应当加强职业群体接受警察职业伦理的培训。其二,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惩戒机制来强化警察职业群体的责任意识。警察群体内部应当进行充分的交流,同时应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增加警察职业共同体内部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共同体成员也应当努力使自身行为符合职业伦理规范。......
2023-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