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安警察制度研究:警察一词的起源与意义分析

公安警察制度研究:警察一词的起源与意义分析

【摘要】:在我国,“警”“察”二字出现较早。后来,“警”字逐渐演变为事先戒备之意。“警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动词用,其含义一是内心的警惕省察,二是警戒、预防、侦查、监视,大致相当于从事现代警察的行为。[1]在近代意义上使用“警察”这一词语,则源于晚清时期。因而,“警察”是一个从中国传到日本,在日本经历了含义变迁之后又传回中国的“回归借词”。

从世界范围看,警察“police”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据《维基百科大辞典》,“police”一词最初源自法语。法语“police”又出自拉丁语“politia”,而拉丁语“politia”则又源自古希腊语“polis”,指“城邦”。这个词后来被古罗马人演绎为“politia”,指“国家事务”。在古罗马,一个城市的长官可以颁布地方法规,法规范围涉及公众秩序、建筑物、消防宗教、集会、卫生、道德、乞丐、外国人等。17世纪以后,这个词在内涵上逐渐与军队、法庭、监狱等相脱离,而专指“内务行政”。及至18世纪,“police”才以法语外来词的形式被吸纳入英语词汇,指内政管理、社会安全、保卫工作及监视等活动。

除了“police”之外,英语里还有一些别的词也可以用来指称“警察”。比如“constable”,最早指守卫王室城堡的仆役,或城镇、乡村里的治安吏,后用来指(最低级别的)警察,这一称谓在英美法语系里沿用至今。此外“police officer”“peace office”以及“sheriff”等,在英美国家也同样指代警察。

在我国,“警”“察”二字出现较早。“警”字系会意字,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意为有言在先,不得违戒,谓之警。后来,“警”字逐渐演变为事先戒备之意。“察”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谓以手捧祭品,祭天求示,得神意而明白之意。后逐渐演变为认真审视、见微知著之意。《说文解字》注:“察,复审也”。

对于我国古代作为词组的“警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陈涌清教授曾仔细进行了一番考察,并得出“警察”一词出现在唐初,流行于唐宋元时期,元以后使用较少的结论。“警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动词用,其含义一是内心的警惕省察,二是警戒、预防、侦查、监视,大致相当于从事现代警察的行为。在五代和宋时期,“警察”可以为名词,主要指代“擒奸捕盗,庇护部民”的职能,也可以指某种制度或人员。[1]

在近代意义上使用“警察”这一词语,则源于晚清时期。据意大利汉学家马西尼考证,受清廷差遣赴日本访问的傅云龙在1890年出版的《游历日本图经余记》中,将近代日本的“警察”一词带回中国。因而,“警察”是一个从中国传到日本,在日本经历了含义变迁之后又传回中国的“回归借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