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代起居院:古代中国修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宋代起居院:古代中国修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摘要】:起居院是起居注编修之处。宋初虽设起居院,但并不负责修撰起居注,太宗淳化五年,徙起居院于禁中,起居院才正式开始修注工作。宋代针对起居注修撰的规定十分严格,各省、台、寺、监及各地机构都要及时向起居院供报文字,以供起居院引用,否则要受到相应处罚。这些规定客观上保证了起居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起居注也因此而成为修史必须参考的资料。起居注作为当代史,主要记述帝王的言行,帝王本人是不应查看的。

起居院是起居注编修之处。宋初虽设起居院,但并不负责修撰起居注,太宗淳化五年(994),徙起居院于禁中,起居院才正式开始修注工作。北宋前期,虽然门下省、中书省有起居郎、起居舍人之设,但只是寄禄官,并不负责修撰起居注,而是另外派遣其他官吏领其事,称为“修起居注”或“同修起居注”。元丰官制改革之后,起居郎、起居舍人才开始实任其职。起居郎、起居舍人官职虽低,但由于接近皇帝,得以预闻朝廷大政,因此选任时例以制科进士高第与馆职有才望者兼用。正因如此,记注官例来被视为荣耀的职务,是馆职升迁的台阶,“选三馆之士当升擢者,乃命修起居注”[2]

宋代所修起居注除记录皇帝言行外,还包括朝廷命令、制度更改、奖惩群臣、封拜除授、四时气候、州县废置、户口增减,以及祭祀、燕享、临幸、引见之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之兆,郡县祥瑞之符,闾阎孝悌之行等内容。宋代所修起居注至今大部分早已散佚,现存有周必大《起居注稿》一卷,记载了有关高宗禅位、孝宗向高宗问安等事;另有宋末周密所辑《德寿宫起居注》(一称《乾淳起居注》)十二条,记载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宫廷请安宴游诸事。

宋代针对起居注修撰的规定十分严格,各省、台、寺、监及各地机构都要及时向起居院供报文字,以供起居院引用,否则要受到相应处罚。修注官如果出现差误,也要受到降级的处分,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同修起居注张复、崔遵度等人就因修注差误被免除了修注官之职,并受到了降官处分。这些规定客观上保证了起居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起居注也因此而成为修史必须参考的资料。起居注作为当代史,主要记述帝王的言行,帝王本人是不应查看的。但宋初修起居注要先经皇帝审阅,然后交付史馆,这样导致很多重要的内容因为担心会引起帝王的反感而不敢写进去,“事关大体者,皆没而不书”[3],影响了起居注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