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但货币流通却呈现出一种区域分割的态势,铜钱与铁钱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这也是宋代货币制度复杂性的又一重要表现。宋朝陆续平定各割据政权后,在境内大部分地区使用铜钱,只有四川地区由于铜价昂贵,政府无力增铸,继续使用铁钱,因此北宋前期的铁钱流通仅限于四川。......
2023-08-19
宋代造船业的发展将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推向了高峰,不但船舶数量众多、船型丰富,而且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设备也比较完善,使我国航海事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宋代造船厂遍布全国,以华中及华中以南各省为多,浙江温州、明州是较大的造船中心。
宋代全国每年的造船数量很多,宋太宗末年,各地岁造运船三千二百三十七艘。南宋初期,虽然战事吃紧、领土缩小,但在建炎二年(1128),江湖四路仍造船二千七百六十七艘。宋代以前,船舶载重量都在万石以下,宋代出现了载重万石以上的大船,张舜民《画墁集》记载了一艘大船可载米一万二千石。元丰元年(1078),明州制造的两艘“神舟”,一名“凌虚安济致远”,一名“灵飞顺济”,都是万斛之船。宋代海船规模也很大,据《梦粱录》载:“大者五千料[10],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又据陆游《入蜀记》记载,武昌水军一次演习,出动了二三十丈长的大舰七百多艘,可见当时造船数量之多和规模之大。
宋船的基本形态有短粗和细长两种,客货船求稳,相对短粗一些,战船求速,故较细长。宋代水军配备的战舰有海鳅、双车、十棹、水哨马、水飞马、大飞旗捷、防沙平底等,且不断有新的船型出现。如孝宗乾道五年(1169),明州定海水军统制官冯湛打造多浆木船一艘,“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用浆四十二,江海淮河无往不可,往来极轻便”[11],它是结合了湖船、海船船型的新型江海两用船。官方船只也类型多样,有暖船、浅底屋子船、双桅多浆船及破冰船、浚河船等。民间船只类型更多,或以用途得名,或以形状得名,不下千百种。
水密舱技术是宋代海船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据文献记载,船底和两舷用两层或三层木板,船舱间隔都采用水密融舱,各舱严密分隔,虽一舱两舱破损,只限于破损船舱进水,而不致全船沉没,从而为安全航行提供了重要保障。1974年,福建泉州湾出土一艘宋代沉船,尖底、船身扁阔、头尖尾方,龙骨由两段接成,自龙骨至舷侧有船板十四行,其中一至十行由两层船板叠合而成,十一至十三行则以三层船板叠合,并以搭接和平接两种方法混合使用,与文献记载吻合。
宋代船舵技术有了多方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功能。平衡舵,即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以缩短舵压力中心与舵轴的距离,降低转舵力矩使操纵更加轻便灵活。升降舵,通过滑轮系控制,船在浅水行驶时,可将之提起,通过深水时,可降到船底之下,免受船尾水流涡漩的影响。副舵及三副舵,可以减少航行中的横漂。开孔舵,在舵叶上打了许多孔洞,使舵的扭矩大为降低,减少水流阻力。
1979年,宁波市出土了一艘宋代海船,排水量在五十吨左右,在两侧船舷的第七和第八接缝处,各有一根截面为半圆形的纵向长木,它们紧贴在船壳板目,并用铁钉钉合。此处正是船的舭部。有学者认为,这两根长木就是舭龙骨,其存在是为了减缓船舶的左右摇摆,提高航行时的平稳性,比西方相似装置的出现早了六七百年。
宋代造船工艺过程从设计到施工都较为严密科学,大多先做模型,然后再按比例放大施工。有些船场还事先绘制图纸,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而西方直到16世纪才出现简单船图。
有关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的文章
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但货币流通却呈现出一种区域分割的态势,铜钱与铁钱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这也是宋代货币制度复杂性的又一重要表现。宋朝陆续平定各割据政权后,在境内大部分地区使用铜钱,只有四川地区由于铜价昂贵,政府无力增铸,继续使用铁钱,因此北宋前期的铁钱流通仅限于四川。......
2023-08-19
宋代比较突出的戏曲形式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秦桧大怒,将伶人下狱,致使有人于狱中死亡。南戏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其形态是糅合民间歌舞小戏、宋杂剧、说唱艺术等诸多艺术手段而最终形成的,是中国南方最早形成的以歌舞表演故事的舞台表演艺术。据目前研究的结果,已知的南戏戏文有百余种,它与北方的杂剧并列,是我国戏曲的两大流派,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2023-08-19
宋初,朝廷以后周《显德刑统》为基础,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建隆重详定刑统》,后简称《宋刑统》,这是宋朝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立法活动。[2]宋代立法浩繁,较之唐律已有很大不同。神宗时开创的敕令格式统类合编体例存在着法典条目繁杂等缺点,同一事类因敕令格式不同而分散于各篇,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2023-08-19
早期的人类以捕鱼、打猎为生。禹为了指挥治水工程,需要造一只大型的独木舟。禹乘坐这艘独木舟指挥治水工程,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洪水。在我国各地考古发掘中,先后出土的独木舟已达20多只。除了由两只船体构成的舫外,在历史上还出现过由多只船体构成的船只。这种船行驶平稳,上面可以建造庐舍,成为统治阶级出游时候的专用船。木板船航行时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的抗风能力较差。......
2024-01-25
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这些都充分说明元朝造船能力之强。据一些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即是沙船中的佼佼者。总之,在经过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两个发展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
2024-01-25
国子学国子学又称国子监,是宋代最高的学府。因此,国子学地位虽高,却徒具虚名。太学建成之后,国子监成为管理全国学校的机构,负责训导学生、荐送学生应举、修建校舍、建阁藏书、刻印书籍等事务,其所刻书称为“监本”,刻印精美,居全国之冠。元丰三年,国子监内分立厨库、学、知杂等三案,分管太学钱粮、文武学生升补考选等事务。至绍兴十二年,才以临安府学为太学,招收生员。......
2023-08-19
大致来说,宋代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是其制度成功的一面,原因首先是这套制度本就是为避免重蹈唐代藩镇之乱的覆辙而设计的,宋朝君臣竭尽所能地削弱地方权力。抛开社会背景不谈,先来看宋朝这套地方政治制度的精巧设计。到南宋时,地方军权由各路都统制掌握,安抚使的职权范围被大幅度减缩。宋初针对唐朝地方行政体制的缺点,采取了各种措施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宋代地方这种叠床架屋的制度设计,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
2023-08-19
巴人所以能在鱼盐文明中诞生并崛起,与他们所掌握的一项绝技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是造船和驭舟技术。只有拥有了造船驭舟的本事,才能有缘参与到当地一本万利的盐业中去,于是也才有了后来成功崛起的巴人。巴人就是驾驭着这种土船,横绝江河、战天斗地、行走四方的。巴人的英雄后裔巴务相,也是仰仗着拥有高超的造船、娴熟的驭舟技术、精湛的剑术和超凡的勇气,才能在后来的五姓结盟中胜出。......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