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学的演变阶段:两宋时期学术变革与哲学发展

宋学的演变阶段:两宋时期学术变革与哲学发展

【摘要】:两宋之交,社会历史发生了急遽的变化,连带学术也产生了深刻的转变。张栻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以他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在南宋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陆九渊与朱熹二人的哲学思想,一为主观唯心主义,一为客观唯心主义,虽然在思想体系内存在诸多分歧,但在本质上属于理学范围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陆九渊心学作为南宋理学的主要一翼,与程朱理学共同构成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两宋之交,社会历史发生了急遽的变化,连带学术也产生了深刻的转变。自元祐更化起,王安石新学开始受到打击,钦宗以后,新学的官学地位遭到取消,新学日益衰落下来。政治改革的失败、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使人们开始反省自身,力图通过加强内在的德行修养来解决时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宋学进入了内在的演变过程,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脱节,力求通经致用的义理之学蜕变为注重反躬内省的性理之学,宋学走向沉寂。熙宁、元丰年间兴起的以二程为代表的道学适应局势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逐渐兴盛起来,在南宋分为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两大派系。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在南宋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立的则有吕祖谦的金华学派,陈亮的永康学派,以薛季宣、陈傅良和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金华、永康、永嘉三派又被统称为浙东事功学派。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福建南剑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朱熹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时间跨度近五十年,但实际从政时间不过十余年,他的主要精力都集中于著书、讲学之中。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它不仅是宇宙之本体、天地万物的根源,还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源泉。一切封建道德的准则和礼仪,都是理或天理的体现。他通过理气先后、理气动静、理一分殊等逻辑环节,论证了理的绝对至上性和普遍必然性,从而建立了庞大的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天理论为基础,朱熹提出了他的人性论,其基本观念是“心统性情”说。他认为性与情是心的两个方面,性为心之体,情为心之用,而心是统摄性情的总体。此外,朱熹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人性思想,对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天命之性专指理而言,是纯粹至善的,而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相杂构成的,所以有善与恶的两重性。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道德伦理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理欲”“义利”之辨。朱熹将“天理”与“人欲”作为一对道德伦理范畴,与本体论、政治论联系起来,进一步阐发论证,成为道德伦理思想的核心环节。他进而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总纲领,对二程“灭私欲”“明天理”进行了发挥和修正。所谓“义”,即按天理的要求做应当做的事情,而“利”则是人的私欲,对待义利应该坚持“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在认识论方面,朱熹提出了自己的“格物穷理”说,他吸收了二程相关学说的部分内容又对其有所发展,使自己的学说具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释老,集周敦颐的“太极”阳阳、二程之“理”、张载之“气”为一体,融会贯通,建立起广博繁杂的包括自然、人生、社会等诸多方面在内的逻辑体系,不仅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丰富、发展了哲学内容,而且对这些范畴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辨析精详,把古代哲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发展至朱熹,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其确然不拔的基础,影响了尔后六七百年学术思想的走向。朱熹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首屈一指的。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张栻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以他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在南宋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本体论方面,张栻一方面继承二程的理本论,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心”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者。这就构成了他与程、朱观点的不同之处,程、朱论“心”的地位和作用,只限于性与情中,并最终受制于理,张栻则把“心”的主宰性放大为“贯万事、统万理”,以至主宰万物,从而呈现出“心学”的思想倾向。义利之辨向来是宋代理学家重视的问题,张栻把明义利之辨看作治学的首要途径,这是他对宋代理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张栻认为,义、利之间的对立实质上是天理、人欲之间的对立,援天理于义,援人欲于利,这是张栻理学思想的一大特色。通过这种方法,他引申出其“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论,论证了封建伦理纲常的天然合理性,达到了巩固等级秩序的目的。在人性论方面,张栻则继承和发挥了二程“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性二重论。张栻在南宋思想家中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位,他以“理”为万物之本,又强调“心”的主宰作用,可以被看作是“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发端人物。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曾在贵溪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世称象山先生。他构建了与朱熹思想不同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在陆九渊的思想体系中,“心”是最高最具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2],将宇宙和心等同起来,这一主张奠定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他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著名命题,将“心”提升到本体地位。“心”取代“理”成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和主宰。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认识的对象不是客观事物,而是“本心”,只要反省内求,认识本心,万物之理便能不解自明,从而提出了一条“切己自反、反省内求”的认识路线。与此相应,在道德修养方面,陆九渊提出了“存心去欲”的道德说教主张,认为只要修养本心,格除物欲,便能达到本心的清明。陆九渊与朱熹二人的哲学思想,一为主观唯心主义,一为客观唯心主义,虽然在思想体系内存在诸多分歧,但在本质上属于理学范围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陆九渊心学作为南宋理学的主要一翼,与程朱理学共同构成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吕祖谦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婺学”,也叫“吕学”,后人为与同起婺州的陈亮永康学派相区别,又称之为“金华学派”。吕祖谦的哲学思想兼取二程、朱熹、陆九渊之长,又受陈亮、叶适事功学派的影响,具有调和折中主义的因素。余英时把吕学称为“宽容、开放和多元的一种儒家典型”[13],就是指吕祖谦学术中不主一说、兼采众长的特点。在本体论方面:他一方面继承二程的哲学思想,将“理”或“天理”作为他哲学的最高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心”的作用,企图调和理学和心学两派的分歧,以缩小或削除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既有以“理”为本的客观唯心主义,也有以“心”为本的主观唯心主义,而在实际上他的思想更偏向“心学”,较明显地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与此同时,受叶适永嘉学派的影响,在吕祖谦的哲学思想中,又多少含有一些唯物论的因素,这表明吕祖谦之学不主一说、调和折中的色彩。在认识论方面,他一方面倡导朱熹以“穷理”为本的“格物致知”说;另一方面又拥护陆九渊提出的以“明心”为主的“直指本心”说,又汲取永嘉、永康学派某些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因素,强调对客观事物要“精察”,致使其认识论驳杂而矛盾。在人性论方面,吕祖谦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又吸取张载、二程“气质之性”的观点,以说明恶从何来,在本质上与张、程、朱大同小异。受陈亮事功学派的影响,吕祖谦的思想中多了一些经世致用的因素,他提倡治经史以致用,主张“学者须当为有用之学”,这是吕祖谦与那些空谈道德性命的理学家相区别之处。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世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市)人,“浙学”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的学术思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师承,多自读书交游而得,他与吕祖谦、陈傅良、叶适等人过从甚密,学术上互相启发。陈亮早年攻读四书,留意于性命之说,后觉与理学格格不入,于是独树经世致用的事功之学,实现了其学术思想上的较大转向。陈亮的宇宙观与程朱理学不同,针对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提出了“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舍天地则无以为道”的重大命题,把天地宇宙的一切看成物,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事,事物是宇宙间唯一的客观存在,强调道贯通于事物之中,不能离开事物单独存在,批判了理学家所谓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的道。在陈亮的哲学思想中,务实二字是最突出的特征,他反对程朱理学空谈性命之说的流弊,力主务实,主张言论、学说、意见等不能脱离实际,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空说一阵而束之高阁。他以“实事实功”的功利主义思想,与朱熹就义理与功利、王霸之分、动机与效果等论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陈亮的务实哲学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了生机,使实学在我国哲学发展的源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实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理学批判者的先驱,陈亮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叶适(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人称水心先生。叶适是与陈亮齐名的一个重要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是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的重要学派。叶适提出了“物之所在,道则在焉”[14]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指出“物”是天地间最根本的存在,肯定了物质的第一性。道寓于物中,不能离开物而存在,不懂得道就不能概括物,不了解物就不能获得道。道虽然广大,能总结一切理,贯通一切事,但最后还是要归之于“物”,这样才不至“散流”。以此为基础,叶适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论,他批判了理学家“格物穷理”的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和目的应该是客观事物,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离开客观事物就没有人的认识,不能以主观意识代替客观事物,认识是否达到极致,需要以客观事物来检验。与陈亮一样,叶适也注意事功,他认为义理与功利是相联系的、统一的,义理不能离开功利,义理只能在功利之中,如果没有功利,所谓道义就是一句无用的空话。叶适这种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对当时流行的理学禁欲主义道德观是一个有力的批判,在我国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金华、永康、永嘉三派虽然在一些具体的认识上不尽相同,但在事功观点上基本一致,被统称为浙东事功学派。事功学派吸收了北宋新儒学的精髓,强调实际,务实效,与理学在天理观、义利观、历史观等问题上针锋相对,成为南宋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事功学派反对空言,多引史事作为立论的依据,从历史中寻求济世之道,因此其代表人物在史学领域都取得了极深的造诣。所谓事功学派,只是由于以上三派在重事功、务实学方面的一致追求而将之归为一派,实际上,各学派在一些具体问题方面多有不同主张,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

文治昌盛、武功不竞,这是后世学人对于宋朝历史特点的总结。应该承认,宋代的学术文化确实超越了前代,实现了儒学的再一次繁荣,达到先秦百家争鸣之后的又一次高峰,开此后元明清学术的先河,影响直至近代。由于理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后世往往用理学来取代宋学,忽视了两宋时期诸多学派的异彩纷呈,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实际上是对宋学的一种误解。宋学兴起之初,诸派相互辩难,以经世致用、实现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最高追求,促成了宋学的兴盛。南宋以后,在深刻的社会历史剧变洪流中,学人在外部的挫折下转向反躬自省,学术的发展逐渐与社会现实脱离了关系,文化的发展转向内在的沉淀。脱离了实际,宋学也就失去了其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转向保守僵化。南宋中晚期,理学占据了官学的主导地位,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起高度精致、完整的理学体系。然而,理学在达到顶峰的同时,也预示着其未来发展空间的局促,开启了其走向衰落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