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黄金时代的铸钱业:官铸低劣,民间盗铸,沙毛钱充斥南宋

黄金时代的铸钱业:官铸低劣,民间盗铸,沙毛钱充斥南宋

【摘要】:由于铸钱有厚利可图,所以民间盗铸十分严重,虽死刑不能禁绝。南宋时期,经过宋金战争的破坏,铸钱业一蹶不振。供给原料的冶铜业未能恢复,且钱监管理混乱,因此南宋的铸钱业远远不能与北宋相比。在岁铸十五万贯的定额中,小平钱所占比例很低,仅为一万八千贯,折二钱为六万六千贯。不仅官铸铜钱质量低劣,而且自南宋初年以来,民间还大量改铸北宋铜钱,夹以沙土,称为“沙毛钱”。

宋太祖即位当年(960)就开始铸造“宋通元宝”,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宋初铸钱数量不大。其后宋政府不断在各地增设钱监,铜钱铸造量也呈上升趋势。到神宗时期,北宋的铜钱监已有十七处,熙宁十年(1077)的铜钱铸造额为三百七十三万贯,元丰三年(1080)增至五百零六万贯,这是两宋时期岁铸铜钱的最高额。哲宗即位后,裁撤了许多钱监,铜钱岁铸额有所下降,元祐六年(1091)岁铸铜钱二百七十五万贯。直到徽宗朝,这种情况也没有大的变化,年铸钱量大致维持在这一水平。

北宋小平铜钱用料为每千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成钱重五斤,唯建州监增铜五两,减铅五两。整个北宋时期,这个比例得到了较为严格的执行,因而北宋小平钱成色足,质量优良。但至仁宗时期,西北地区铸币出现了严重问题。当时北宋为了抵御西夏的进攻,在西北地区集结了大量军队,最多时有三十余万兵力。为解决军需供给,宋政府在西北的河东和陕西铸造流通了大铜钱和铁钱。大铜钱以一当十,而其实际重量只有小平钱的三倍,名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铁钱又分大、小两种,一枚大铁钱相当于十枚小铜钱,官府铸造可获二十多倍的利润;小铁钱与小铜钱名义价格相等,铁贱铜贵,官府也有三倍之利。大铜钱、大小铁钱的名义价格与其实际价值严重不符,造成了西北地区货币的混乱局面。

由于铸钱有厚利可图,所以民间盗铸十分严重,虽死刑不能禁绝。结果质量低劣的钱币流行,大量优良的小平钱却被排挤,退出了流通领域,导致通货膨胀,给军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于是,宋政府对西北的货币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嘉祐四年(1059)将大铜钱由以一当十降为以一当二,这样,它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格就基本相符,折二钱也由此定型,并于熙宁以后通行全国;大铁钱也降为以一当二,小铁钱则改为以三当一。经过调整,西北地区的货币制度趋于合理,货币体系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这既有助于解决军需问题,也促进了西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然而,徽宗时期推行的政策再一次打乱了西北地区的货币体系,造成了全国性的货币混乱。崇宁二年(1103),蔡京等人下令铸造以一当十的大铜钱,最初陕西只是负责铸造,而在其他铜钱流通地区使用,但不久陕西、河东也开始使用。直到政和元年(1111),以一当十的大铜钱才改为以一当三。与此同时,蔡京集团又铸造了夹锡钱,即在铸造铁钱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锡。最初只在西北流通,以一当小平钱二,后来又在全国流通,由于比价远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所以很快就开始贬值,“其行未久,轻于铜钱三之一”[1]。夹锡钱在关中地区流通的时间最长,造成的危害也最严重,“物价日增,患甚于当十”[2]。北宋末年的货币政策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混乱,加深了百姓的苦难,社会矛盾也因而更加激化。

南宋时期,经过宋金战争的破坏,铸钱业一蹶不振。供给原料的冶铜业未能恢复,且钱监管理混乱,因此南宋的铸钱业远远不能与北宋相比。南宋初年,铜钱的岁铸额仅为八万贯,绍兴二十五年(1155)为十四万贯,绍兴二十七年(1157)规定以二十三万贯为定额,绍兴三十年(1160)的实际岁铸额仅有十万贯而已。孝宗朝进一步将定额降至十五万贯,此后南宋长期沿用这一定额,但实际产量却仍无法达到。

南宋铜钱的质量也不如北宋。在岁铸十五万贯的定额中,小平钱所占比例很低,仅为一万八千贯,折二钱为六万六千贯。铜钱用料,小平钱为每贯用铜两斤八两,含铜量大大低于北宋钱;折二钱每贯重四斤五两,其中铜只有两斤九两半,含铜比例甚至还低于小平钱。不仅官铸铜钱质量低劣,而且自南宋初年以来,民间还大量改铸北宋铜钱,夹以沙土,称为“沙毛钱”。劣质钱币的流行,使北宋以来质量较好的铜钱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南宋铸币量本就很少,难以满足流通需要,在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下,铜钱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