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放眼自中央的权力结构来看,它是对权力部门的制约,构成了官僚体系的制衡结构中最外的一层。在民政体系中,三省之间存在分权制衡;在权力部门中,民政与军政体系之间存在分权制衡;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台谏作为专职监察部门,对权力部门进行制衡。这是宋代权力平衡之大要。......
2023-08-29
宋代采取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以加强中央集权,又将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相比于前代,宋朝皇帝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其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首先是对官员的任免权。宋代虽然出现了不少权相,但对宰辅大臣的任免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徽宗时,蔡京权倾天下,他四次入相,核心是他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且始终无法威胁到皇权。南宋枢密使赵汝愚逼光宗退位,看起来是皇权受到了重大威胁,但实际上,事件的起因是光宗患精神疾病无法处理朝政,尤其是光宗长期与作为太上皇的父亲孝宗不和,在孝宗去世时拒不出面主持丧礼。赵汝愚等人的行为目的是稳定政局,维护赵氏的统治。而且赵汝愚拥立的是光宗的儿子嘉王赵扩,并得到了当时的太皇太后高宗吴皇后的赞同,很难将这一事件看作一次篡位行动。此后,史弥远拥立宋理宗虽然是出于私心,篡改了宁宗的遗命,但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宁宗杨皇后的许可,而且宋理宗与原本的继承人赵竑同是宁宗养子,具备继位的基本条件。史弥远在他一手遮天的情况下也不敢篡位自立,原因是他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行动势必会遭到士大夫的群起反对,另一方面也说明宋代皇权的制度保障十分有力。
宋代君权的加强并不意味着皇帝直接掌控所有权力,相对于清代皇帝的“勤勉”,宋代君主保留的是最终裁决权。有人曾经建议仁宗皇帝“收揽权柄,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问他如何做到这一点,此人说:“凡事须当自中出,则福威归陛下矣。”意思是皇帝每件事都亲自决策,皇帝的权威自然就可以树立起来。仁宗答道:“此固是,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自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如有不是,难以更改。”仁宗清楚地意识到作为君主并非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而君主一旦犯错带来的危害更难控制,所以他提出:“不如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以为不便,则台谏得言其失,于是改之为易矣。”[8]仁宗的意思是决策的时候应该多听取意见,执行则由宰相来负责,台谏官负责监督,这样一旦发生问题还可以纠正。仁宗的想法是宋代中央决策机制的写照。
宋朝的皇权还受到了其他的约束。从太祖开始的各种皇帝日积月累的祖宗之法,成为限制后来皇帝们的紧箍咒。这种制约可以从观念和制度两方面来分析。宋代士大夫最常引用以限制皇权的说法有几种,第一种是“道理最大”。这个说法出自沈括《梦溪笔谈》,内容是太祖有一次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的回答是:“道理最大。”太祖点头称是。由于没有更早的史料证实,所以这个说法并不十分可靠,但宋代士大夫却常在奏章中引用这个说法,冠以“祖宗之法”的外衣。显然这一观念在赵宋君臣中颇有市场。第二种是利用“天”来约束皇帝。这在皇帝自称“受命于天”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士大夫手中限制皇权的武器。宋人富弼曾说:“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去乱亡无几矣。”[9]意思是皇帝如果连天意都不畏惧了,国家也快要亡国了。宋代士大夫不一定都相信天意,但却不能放弃天意这个武器。真宗伪造“天书”以封禅,打着天意的旗号大兴土木。真宗死后,大臣将“天书”全部陪葬,士大夫都清楚真宗伪造事实,却不能明确说出来,害怕后来的君主也依样画瓢。第三种是“王者无私”论。朱熹曾说:“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10]言下之意,天下不是皇帝所私有。在宋代,皇帝如果偏袒皇亲国戚,这条理由就常被搬出来,宋代后妃、外戚、宦官干政都不严重,这样的观念无疑起到了一定作用。第四种是“人君有过”论。如范祖禹说:“人主不患有过,患不能改过也。”人君不是圣人,依然可能犯错,这样就给大臣劝谏皇帝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值得称道的是,宋代君主多认可这一点,承认自己有不足,可以清醒地接受不同意见。第五种是“君道无为”论。宋代形成了“上自人主,以下至于百执事,各有职业,不可相侵”的政治格局,百执事就是百官,也就是说百官各司其职,皇帝也不能随便越俎代庖。
关于制度上的制约,首先是政令之形成有一定的程序,不能随便更改。政令一般先由皇帝与宰相及执政大臣商议,宰执大臣有权反对;统一意见后,再将“词头”即要点交给中书舍人起草,中书舍人有权封还;然后把草稿交给给事中,给事中有权缴驳;政令经皇帝批准之后,台谏以及相关官员依然有权表达意见。皇帝如果不按照程序办事,言事之风颇盛的宋朝士大夫通常会上书反对,甚至采取行动予以抵制。有宋一代抵制皇帝“内降”的记载常见于史籍,所谓“内降”就是没有经过前述程序,皇帝直接颁布的命令。例如仁宗时宰相杜衍,接到皇帝封赐某人的“内降”并不执行,累积到十份以上,一起交还给皇帝,反而得到仁宗的赞许。当然不可否认,虽然遭到士大夫的抵制,“内降”从未消失,但相对其他朝代,宋代皇帝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杨万里的《诚斋集》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曾令后苑造一熏笼,数天未成,太祖怒责左右,臣僚答以此事必须经过尚书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许多关口,等到逐级办齐手续后覆奏,得到皇帝的批语“依”字,然后方可制造。宋太祖听后大怒,问宰相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即可买一熏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普回答说:“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听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这个故事说明,复杂的程序约束的是君臣双方。
在某种意义上,宋代的政治体制可以被称作君主独裁制,但实际权力运作并非绝对由君主独裁,皇帝享有制度赋予的最高权力,但并非随心所欲的权力。同时,宋代的政治也可以被视为士大夫政治,宋代的士大夫拥有相对宽松的参政、议政的环境,甚至有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但前提是士大夫认可皇权,尊重并极力维护皇权。在士大夫眼中,皇帝是必须有的,是效忠的对象,但士大夫心目中也有一个完美的君主形象,他们努力使现实中的皇帝向这一形象靠拢,如果两者差距超过限度,他们也是不介意换一个皇帝的。在宋代,士大夫与皇帝逐渐演变成一种共生体,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有关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的文章
而若放眼自中央的权力结构来看,它是对权力部门的制约,构成了官僚体系的制衡结构中最外的一层。在民政体系中,三省之间存在分权制衡;在权力部门中,民政与军政体系之间存在分权制衡;在整个官僚体系中,台谏作为专职监察部门,对权力部门进行制衡。这是宋代权力平衡之大要。......
2023-08-29
(二)独裁政治的兴起如上所述,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发展,已由自由竞争达到独占;必然感觉到议会政治的迂缓与散漫,而要求强化的集中权力。再加上其他原因,使独裁政治应运而起。因为有这许多现实的条件,所以十余年来,独裁政治的趋向日盛一日。这里且以意、德二国为例,说明独裁政治的大概。国会在表面上仍是立法机关,但事实上已是独裁的赘疣。......
2023-08-17
君主立宪战胜了君主专制在19世纪中后期这一段历史中,中国的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以及慈禧太后这五位最高统治者,与英国的最高王权象征者维多利亚女王都处于同一时代,但两国的最高统治者却把各自的国家带向了截然相反的境地。表面上看是维多利亚女王打败了中国晚清的四位皇帝及一位太后,而最根本的却是君主立宪制打败了君主专制。......
2023-11-30
在唐代,皇权受到来自天人两个方面、四条途径的制约。可以想见,所谓皇权"至高无上",仅仅是相对而言,当时社会存在着对皇权的制约机制,在正常情况下发挥着有效的作用。本文所做关于唐代社会对皇权制约机制的研究,虽细分为若干子目,但不外乎以这二者为畛域而展开。......
2024-07-03
当商朝的末代暴君纣王子受不断用他的暴虐昏庸将商朝推向绝望的深渊时,一个名为周的部落却在迅速崛起。周的首领与商朝的子受完全不同,简直堪称完美君主的典范。这一行为让姬昌在河东一带的小国中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很多部落小国都纷纷前来归附周部落。而周文王姬昌正是历代儒家学者心中完美的国君代表形象。后世的儒家更是把周文王塑造成了一个“内圣外王”的成功典型,认为他是将道德与政治完美结合的君王。......
2023-09-25
当周世宗柴荣于959年去世时,他的儿子还没有成年,因此赵匡胤成为摄政者。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除一次几乎是灾难性的中断外[6],它从960年一直延续到1279年。[9]1126—1127年,女真人成功突袭宋朝都城,俘获了皇帝、太上皇及大部分朝臣。在宋朝时期,此类工程共有496项,与之对照的是在整个唐朝只有91项。自1127年被金打败以来,中原人首次建立了一支独立的海军力量。995年,朝廷颁布了一道禁止官员利用代理人从事对外贸易的法令。......
2023-08-31
建立制度,才能长期保证皇权的安全。二是对于主要的三衙长官严格控制。这些最高级的武将,居然不能带兵出征,这是很奇怪的,但从“防范”的角度来看,又不难理解。针对中央军事部门的所有制度建设,关键是兵权在相关机构间的重新分配。所以,“收兵权”要从对皇帝的安全,从皇帝居中控御、协调几个机构的行动来看,而不是皇帝直接包揽权力。......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