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蒋琬费祎姜维传:姜维战败,退守阴平

蒋琬费祎姜维传:姜维战败,退守阴平

【摘要】:当时正赶上马谡败于街亭,诸葛亮带领西县一千多户百姓和姜维等回撤,因而姜维与母亲失散。延熙十二年,后主刘禅授予姜维符节,又派他出兵西平,但没能获胜,姜维返回。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将其团团包围。于是姜维又整顿军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师,胡济失约没能赶到,使得姜维在段谷被魏国大将邓艾打败,将士溃散,伤亡惨重。一个多月后,姜维被邓艾击败,退守阴平。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他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姜维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后在郡府任上计掾,州府征召他为从事。姜维的父亲姜冏曾任天水郡功曹,当时正遇上羌人、戎人叛乱,他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因此朝廷任命姜维为中郎,参与天水郡军事事务。建兴六年(228),蜀相诸葛亮出师祁山,当时魏国天水太守外出巡视,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随行。太守听说蜀军将至,各县纷纷响应,怀疑姜维等人也怀有背叛之心,因此当夜逃到上邽固守。姜维等发觉太守跑了,追赶不及,至上邽城下,城门已经关死,不让他们进城。姜维等一同返回冀县,冀县也不让他们进去。姜维等人只得去拜见诸葛亮。当时正赶上马谡败于街亭,诸葛亮带领西县一千多户百姓和姜维等回撤,因而姜维与母亲失散。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他二十七岁。诸葛亮在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说:“姜伯约忠于职守,勤于事务,思考问题精细周密,考察他的德行,即便永南、季常等人也不及他。此人确实是凉州杰出的人才。”又说:“应先把五六千禁卫军交给他训练。姜伯约非常精通军事,既有胆略义气,又熟知用兵韬略。此人忠于汉朝,而又才能出众,等训练军队之后,应该送他入京,朝拜天子。”后来姜维升任中监军、征西将军。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姜维回到成都,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路人马,加封平襄侯。延熙元年(238),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守汉中,蒋琬升任大司马后,姜维任司马,多次率领一部分军队西进。延熙六年(243),姜维被提升为镇西大将军,兼凉州刺史。延熙十年(247),又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一起录尚书事。同年,汶山平康少数民族叛乱,姜维率军讨伐,平息了反叛。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地区,在洮西与魏国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交战。胡王治无戴等带领自己整个部族归降,姜维送他们返回原地并安顿好。延熙十二年(249),后主刘禅授予姜维符节,又派他出兵西平,但没能获胜,姜维返回。姜维 自以为熟悉西部地区的风俗民情,又对自己的才能武艺自负,想要诱使各羌人、胡人的部落归附,认为这样陇西之地可以绝对属于蜀国。姜维每次想大举兴兵,费祎常常不听其谋而加以限制,拨给他的兵马不超过一万人。

延熙十六年(253)春,费祎死了。当年夏天,姜维率领数万人马出石营,经过董亭,包围了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来解围到达了洛门。姜维因粮草耗尽而退兵。次年,朝廷提拔姜维掌管中外军事。姜维再次出兵陇西,魏国狄道代理县令李简献城投降。姜维进兵包围襄武县,与魏国将军徐质交战,将其杀于阵上,魏军大败而退。姜维乘胜追击,许多地方投降归顺,他将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的百姓迁徙后引兵返还。后来延熙十八年(255),又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道攻打狄道,在洮西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的部队死了几万人。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将其团团包围。魏国征西将军陈泰率大军前来解围,姜维退兵驻扎钟题。

延熙十九年(256)春,朝廷派人来到姜维驻地任命他为大将军。于是姜维又整顿军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师,胡济失约没能赶到,使得姜维在段谷被魏国大将邓艾打败,将士溃散,伤亡惨重。大家由此产生怨言,而陇西地区也因此动荡不宁。姜维引咎自责,自请削职贬官,被降为后将军,代理大将军职务。

延熙二十年(257),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反叛,魏国分出部分关中的军队东下对付诸葛诞。姜维想趁其兵力空虚进袭秦川,便再次率领数万人马出骆谷,径直前往沈岭。当时魏国在长城积囤的粮食多而守兵很少,得知姜维率军将至,都十分恐慌。魏国大将军司马望带兵抵御,邓艾也从陇右赶来相救,都驻军长城。姜维前进驻扎在芒水,都倚山扎营。司马望、邓艾靠近渭水修筑坚固的营垒驻守,姜维多次下战书,司马望、邓艾置之不应。景耀元年(258),姜维得知诸葛诞城破兵败,率军返回成都,重新被任命为大将军。

当初,刘备魏延镇守汉中,要求各营寨都加强兵力以抵御外敌。敌人若是来攻,皆固守阵地,使其无法逾越。到了兴势之战,王平抵御曹爽,仍是沿袭这种战术。姜维认为,交错防守各营寨虽合于《周易》“重门”的道理,但只能被动地防御,却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不如探听到敌军出动,各营寨就收拢人马聚集粮草,退守汉、乐二城,使敌军不能进入平川,并且层层关隘设防以抵御敌人。出现敌情时,让游击部队 一同前进探其虚实。敌军攻克要塞,四处又找不到散失的粮草,军粮远在千里之外,自然疲乏不堪。待其回撤之时,各城人马一齐出动,与游击部队合力奋战,这是歼灭敌人的好办法。于是命令督守汉中的胡济退守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处都建立营垒驻守。

景耀五年(262),姜维率军出兵汉城、侯和,被邓艾击败,回撤驻守沓中。姜维本是客居异国他乡,连年征战而没能建立功勋,而宦官黄皓等在朝廷玩弄权术,右大将军阎宇与其狼狈为奸,黄皓暗中图谋废除姜维让阎宇替代姜维。姜维也猜到了黄皓的图谋,因此担心害怕,不再返还成都。景耀六年(263),姜维上表后主刘禅说:“听说钟会在关中整军练兵,企图进犯我国,应该同时派张翼、廖化统率各军,分别把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黄皓迷信鬼神巫术,声称敌人最终不能打进来,启奏后主不要按姜维说的做,而朝中大臣全然不知道此事。等到钟会即将进攻骆谷,邓艾即将进入沓中,朝廷才派右车骑将军廖化前往沓中援助姜维,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边防营寨的外援。等蜀军到阴平时,听说魏将诸葛绪正向建威进军,便驻扎下来等待敌人。一个多月后,姜维被邓艾击败,退守阴平。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另派将领进攻阳安关口,蒋舒开城投降,傅佥奋战阵亡。钟会攻打乐城不能得手,听说阳安关口已经攻下,便率军长驱直入。张翼、董厥刚到汉寿,姜维、廖化也放弃阴平后撤,恰好与张翼、董厥会合,一同退保剑阁抵抗钟会。钟会写信对姜维说:“公侯您文武全才,怀盖世谋略,在巴、蜀建立功勋,声名传遍华夏,远近无不推崇。每每思念以往,我们曾共沐大魏教化,吴季札、郑子产的友谊,可用来譬喻我们之间的关系。”姜维没有回复,布置各军据守险要。钟会攻不下来,粮草运输路程遥远,便计划撤军。

而邓艾从阴平由景谷道小路进入蜀境,在绵竹击败诸葛瞻。后主刘禅向邓艾请降,邓艾进驻成都。姜维等当初听说诸葛瞻战败,又有传说后主准备死守成都,也有传说后主打算东去投奔吴国,还有传说后主要南下去建宁,于是姜维率领军队退至广汉、郪县一带,一路上探查虚实。不久接到后主诏命,于是放下武器,解除铠甲,到涪县钟会军前投降。将士们都怒不可遏,拔刀砍石。

钟会厚待姜维等人,把印玺、令号、符节、车盖暂且还给姜维。钟 会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钟会对长史杜预说:“用姜伯约来比中原名士,即使诸葛诞、夏侯玄也赶不上啊。”钟会诬陷邓艾后,邓艾被关进囚车押送魏都。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而反叛。钟会要给姜维五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魏国将士十分愤怒,杀死了钟会和姜维,姜维的妻子儿女都被杀了。

郤正撰文评论姜维:“姜伯约居上将之位,处群臣之首,居室简陋,家无余财,侧室无侍妾之欢,后庭无音乐之娱,衣服仅求够穿,车马仅求能乘,节俭饮食,不华不奢,公家所给费用,随手散于他人。观察他这样做的原因,并非为了激励贪浊者抑制情欲,限制自己,只是满足于已有的,而无过多要求。人们谈论古今人物,常常赞扬成功者而贬低失败者,赞誉得势者而贬抑失势者,都认为姜维错投蜀国,死无葬身之地,还连累灭族,因此贬损他,而不加具体分析,这与《春秋》褒贬人物的宗旨大不相同。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清廉朴素,应为一代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