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需求调查结果

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需求调查结果

【摘要】:经过探索实践,教育部在有关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文件中对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在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价体系中规定,在“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上,除“两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及助教外,优秀学校的标准是“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到70%以上。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要十分重视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事企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按照不同的角度,高职院校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可以分为专任教师结构、双师型结构、专兼职结构、梯队结构等要素,这些结构是高职院校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而通过这些指标也可以从量化的角度评估出一所学校的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经过探索实践,教育部在有关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文件中对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专任教师结构

根据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要求,目前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专任教师建设要求,主要从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中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素质结构、兼职教师结构的比例,按照“合格”和“优秀”两个标准来考量。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国家相关项目组预测,到2018年,在发达地区城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应达到90%,一般地区的高职院校应达60%—80%;高职院校高级职称的比例应略有提高,即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的比例应达5%,副高级职称应达35%。

(二)“双师型”结构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在以前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因此,“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商务英语教育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显著特征,对“双师型”教师也有明确的界定。

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同时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者,如工程师、经济师等。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教师,第一,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第二,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第三,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科技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教育部在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价体系中规定,在“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上,除“两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及助教外,优秀学校的标准是“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到70%以上。

(三)专兼职结构

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建立和不断完善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高职院校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是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途径之一。这种兼职教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聘请的校外兼课教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兼职教师有明确的规定,是指能够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