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成立与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成立与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研究

【摘要】:为加强专业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了使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聘请大型企业界的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官员、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

为加强专业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了使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聘请大型企业界的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官员、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调研和考察,商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管理学生实训,贯彻“产学研结合”的育人模式,制定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养计划,来确定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为企业提供服务、推荐毕业生等方式,建立产学合作机制。各个学校应与企业进行定期交流、沟通与接触,确定自身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对各行各业的知名企业按行业登记造册,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数量、专业、技能岗位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或签发双方共同研发的资格考试证书,据此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同时,各个学校还可以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学生实习进行考评,适时地组织学生暂停学校学习,下到企业基层实习、培训,在实践中初步检验理论,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以安排学生重返校园进行理论教学。

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信息更新快,外资知名企业较多,与国际接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高职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是学校解决就业的主要通道,也是未来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如导游证、报关员证、计算机等级证等相关专业的技师证,增强就业竞争能力。与相关人才交流中心建立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该信息库进行分析汇总,获得就业信息指导,适时调整课程和专业。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大力推荐学生就业,或者直接与相关单位联合培训,直接进行“来样加工”,实现人才“定制—生产—销售”一条龙,对在校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再由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推荐,安排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