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跨境电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

跨境电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其中也包括各类高职院校。在中国,商务英语的教学真正开始发展是在近20年。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几年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社会对既懂外语又有商务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其中也包括各类高职院校。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课程建设的政策,使高职教育的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9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其中包括实践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这是对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为了促进生产与劳动相结合,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要探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

2005年11月,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被视为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2006年10月,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推行一个面向社会、针对一线工作且符合我国国际商务业务实际情况的职业英语水平测试,即“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各院校所开商务英语课程内容宽窄各异,培养模式、考评标准各不相同的问题、同时突出英语、商务实践能力的考查。

商务英语属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在中国,商务英语的教学真正开始发展是在近20年。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在加强专业建设,体现学科优势,开展课程改革,打破学科型的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细分课程结构;针对相应课程内容和所需技能,设计实践活动,使实训实践既能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又能支撑起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发展以市场、职场为引领,及时引进先进的企业技术、理念和方法,贯穿在岗位能力培训始终,以之为基础设计实训方案,开发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训教材,建设商务英语情境实训室和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克服文科类专业实训手段匮乏、实训形式和考核方式单一等劣势,通过任务型手段来实现专业的发展,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