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现地理编码功能,建立3个标志

实现地理编码功能,建立3个标志

【摘要】:回顾地理编码的过程,在新建表时创建了3个数据行,这代表属性数据的建立;而通过MapInfo的地理编码功能自动找到3个数据行对应的“底图”空间后,打上了特殊标记,这个过程通过“地理编码”的人机交互界面来实现,结果是建立了3个标志,这3个标志是与刚才属性数据对应的空间数据。上一种自动模式中,地理编码表中的记录在“底图”中都能被一一对应地找到,因此不需任何干预,地理编码可以自动完成。

点击“表”菜单下的“地理编码”子菜单,如图6-8所示。

(1) “自动”模式

在打开的“地理编码”对话框中默认选择“地理编码表”中的“自动”模式,按照图6-9所示进行设置,在“地理编码表”中选择上一节建立的地理编码表“hope”,“使用列”处选择默认值,在“搜索表”中选择“底图”图层,“查找对象所在列”处会自动列出刚才被设置为索引的字段,如果此处无字段,就是索引字段的设置问题。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地理编码,出现如图6-10所示的地理编码反馈结果,图中显示3个地物被地理编码。与地理编码表的记录数3对应,这表明全部的记录被地理编码,也即地理编码表的3行记录都在“底图”图层中找到了编码的地物。

图6-8 地理编码

图6-9 地理编码对话框

图6-10 地理编码成功

打开图层控制对话框,点击图层中的“增加”按钮,将“hope”图层加载于“底图”的上方,如图6-11所示,地理编码相当于对3个地物设置了标记。

回顾地理编码的过程,在新建表时创建了3个数据行,这代表属性数据的建立;而通过MapInfo的地理编码功能自动找到3个数据行对应的“底图”空间后,打上了特殊标记,这个过程通过“地理编码”的人机交互界面来实现,结果是建立了3个标志,这3个标志是与刚才属性数据对应的空间数据。因此,该功能的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图层创建过程,传统图层的创建多见于先绘制空间数据再追加属性数据,这里是先创建属性数据,通过“地理编码”自动创建空间数据。对这种区别的梳理,将更有助于对图层的理解。

(2) “交互”模式

重新创建一个浏览窗口名为“nt”,编辑必要的属性信息,如图6-12所示。打开“表”菜单中的“维护”子菜单,点击“表结构”按钮,将“底图”的“type”勾选为索引,再打开“表”中的“地理编码”,如图6-13所示,将模式改为“交互”式并且点击“确定”按钮。

图6-11 地理编码空间对象的显示

图6-12 地理编码表

图6-13 “交互”模式的选择

在使用“交互”之前,先理解此处为何需要交互。上一种自动模式中,地理编码表中的记录在“底图”中都能被一一对应地找到,因此不需任何干预,地理编码可以自动完成。但是,如果地理编码表中的记录在“底图”图层中无法一对一找到,比如存在一对多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提供额外的信息去确认要对哪个地物编码,这时就用到了“交互”。

图6-13中点击“确认”按钮后,出现如图6-14所示的对话框,利用该界面可以依次寻找试图标记的地物,点击“确定”按钮;编码结果如图6-15所示。

图6-14 交互过程

图6-15 地理编码反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