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华东解放战争:战略抉择与反攻计划

华东解放战争:战略抉择与反攻计划

【摘要】:1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陈毅秘密商讨华野下一步作战的战略问题。7月23日他给刘邓和陈粟谭的电报中明确指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作为战略出击的另一组成部分,是华野的一纵、四纵向江南进军。他把华野一、四纵的南下,作为整个战略反攻计划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中原防御空虚,忙于应付,乱成一团。

陈毅到陕北——毛泽东构思跃进江南——蒋介石调整中原部署——大别山局势日见艰难——毛泽东指示华野一兵团准备渡江——粟裕长电提出战略新建议——毛泽东召陈粟商议大计——决定华野在中原作战

1947年11月8日,华野主力七个纵队开始破击陇海路作战。为了解决部队南下豫皖苏作战的后勤供给问题,陈毅与粟裕告别,乘吉普车离开九女集前线指挥部,前往晋冀鲁豫中央局。沿途他受到华野后方机关和地方党政干部的热烈欢迎,听取山东同志汇报情况,并为后方同志作形势报告。他出山东,入河北,11月24日到达晋冀鲁豫中央局驻地武安县冶陶村,受到滕代远、薄一波等负责同志的欢迎。陈毅与他们具体商谈了华野部队的后勤供给问题,得到晋冀鲁豫同志的全力支持,所需物资得到了解决和落实。在平山西柏坡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的刘少奇、朱德听说陈毅到了邯郸,打电话要陈毅来汇报华野情况。于是陈毅又北上到了平山。听取了陈毅的汇报后,刘少奇、朱德告诉陈毅,中共中央正在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来电报邀请他去参加。自延安一别,陈毅还没有见过毛泽东,他高高兴兴地上路,翻山越岭,过五台、代县、神池,从兴县渡过黄河,经陕西佳县到达杨家沟。由于风雪冬季和路途艰难,他见到毛泽东时已是194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已经结束了。

陈毅一到杨家沟,毛泽东就让他看十二月会议的文件。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他总结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并提出了建立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纲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文献,显示出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宏伟气魄和高瞻远瞩。陈毅读得心情激动,受到极大的鼓舞。

毛泽东让陈毅跋山涉水来到陕北,一方面是为了听取华东野战军情况的详细汇报,另一方面是为了和陈毅商谈1949年作战的战略问题。陈毅用了三天时间,向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汇报了自他到山东以来华东野战军作战、山东根据地建设各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毛泽东对华东的情况表示满意。

1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陈毅秘密商讨华野下一步作战的战略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要华野主力于1949年上半年向江南跃进。

华野主力挺进江南,是毛泽东考虑已久的一个设想。早在1947年7月10日,他给东北民主联军负责人的电报《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中,最早提出了进军江南的设想:“在第二年计划顺利完成的条件下,第三年,山东、太行两主力即可向长江以南发展。”7月23日他给刘邓和陈粟谭的电报中明确指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作为战略出击的另一组成部分,是华野的一纵、四纵向江南进军。电报说:“叶、陶两纵出闽浙赣,创立闽浙赣根据地。其步骤:第一步,于现地休整数日,迅速歼击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阴、东阿、东平地区之敌,占领该区,以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时间,在该区内完成休息、补充、配备干部及政治动员;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临时根据地;第三步,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第四步,至闽浙赣目的地。广东纵队受叶、陶指挥随同南下,并请考虑组织东南分局,子恢、鼎丞、曾山前往主持。”(1)

毛泽东的指示,相当具体。他把华野一、四纵的南下,作为整个战略反攻计划的一部分。他设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华野主力深入江南,必将打乱蒋介石的进攻部署,迫使国民党军大量回援,我军可以转守为攻,在各个战区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陈毅、粟裕对毛泽东的指示是认真对待的,但存在很多困难。华野“七月分兵”后,一、四纵前往鲁西南外线作战,就是为南下作准备。但是一、四纵遭到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又赶上雨季,部队减员很多,战斗力急剧下降。陈毅、粟裕8月初带六纵前往鲁西南整理部队,在沙土集打了一个胜仗,才使部队重新振作起来。9月17日,陈粟向中央军委作详细报告,如实反映了华野西兵团的减员状况和急需解决的伤员安置、后勤供应、经费保障等问题。电报最后说:“如中央最近期内,准备以一、四、六纵向长江以南出动时,则拟将一、四纵开(黄)河北整补一个月,待机南下,执行新任务。如无此必要,则拟将两纵分到西南方面,执行游击任务,自行整补。”

中央军委研究了陈粟的报告,9月22日周恩来副主席以军委名义复电:“半年内不拟派一、四纵去江南。同意你们提议将一、四纵调往河北休整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再行南渡作战。”(2)

局势发展得很快。1947年8月下旬,刘邓大军开始挺进大别山。9月下旬,陈粟指挥华野五个纵队进军豫皖苏。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中原防御空虚,忙于应付,乱成一团。毛泽东对形势的转变感到非常高兴,在10月15日给陈粟的电报中再提南下之事。他说:“战局可能发展很快,六个月内(十月至三月),你们各纵在河、淮之间作战,另准备以淮南独立旅恢复淮南。六个月后(约在明年四月),你们须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不是闽浙赣)边区。那时拟由刘邓方面派一个或两个纵队出湘鄂赣边区。”电报还说:“我们发给你们电报中,有许多未接到你们复电,不知你们是否收到及是否同意。嗣后,你们收到我们电报,请复电说明收到某日某时电,同时对该电内容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具体意见。”(3)

11月20日,粟裕向中央军委报告:部队南下豫皖苏后,脱离后方,连续作战十分疲劳。部队纪律不好,缺乏干部,在开展新区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难。电报中说:“有些纵队知道不久将去江南,另有些纵队及部队则以为野战军不会久留一地,迟早是要走的,故对地方工作不愿下大力进行。”如果不能巩固豫皖苏新区,进军江南就是一句空话。几天后毛泽东复电粟裕:“在明年8月以前,不准备派主力部队渡江,各部均要在现地安心工作与作战,仅准备在明年8月以后,派一部分部队渡江南进,究派何部,临时决定。”

就这样,华野渡江的计划拿起来又放下。陈毅在思想上是拥护毛泽东的计划的,毛泽东提出的战略主张,他几乎没有提出过异议。在去陕北的路上,他沿途讲话,几次提到过江。12月30日他给晋冀鲁豫干部介绍华野作战经验的报告中说:“今年秋天能组织100万兵力渡过长江,今年就能结束战争。”(4)因而,毛泽东与他商讨华野主力过江的行动,他表示完全赞成。

1948年初,蒋介石鉴于对陕北和山东“重点进攻”的失败,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制订了以固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兵力进剿中原以目的的“分区防御”战略部署。将徐州顾祝同、九江白崇禧、西安胡宗南三个集团在中原战场的37个整编师约66万人,除以一部分配属8个绥靖区担任防御外,其余主力部队组成6个机动兵团和4个快速纵队,集中兵力对付我军的进攻。这6个机动兵团是:邱清泉兵团(整编第5军)驻商丘,胡琏兵团(整编第18军)驻驻马店,孙元良兵团(整编第47军)驻郑州,张轸兵团驻南阳,张淦兵团驻安庆,裴昌会兵团驻潼关。从这个布局上可以看出蒋介石的用心:以陇海、平汉铁路为依托,集中兵力对付刘邓大军和华野进军中原的部队,并加强长江防线,确保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安全。(5)

完成上述部署后,蒋介石指示胡琏兵团向大别山区进攻,寻找刘邓主力决战。刘邓大军进至大别山区已有四个多月,长期无后方作战,部队的弹药、服装和粮食越来越困难。寒冬腊月,部队没有棉衣穿。刘邓首长带头,全军上下人人动手缝棉衣。1948年1月下旬,国民党军以5个师向大别山区压来,刘邓大军又面临险恶的局面。1月25日,刘邓向军委报告:“我们原拟乘粟、陈谢2月初行动,敌军略有调动,即向敌弱点进攻,打开局面,故部队已集结休整。敌发现我集结后,又部署以5个师主力寻我作战。而粟、陈谢又已改变部署,先向郑(州)潼(关)段作战,暂时不能减轻我之负担。而我在几个强师压迫下,又无法作战,故只能再行分散活动。……但这样下去,部队将继续削弱,士气将大受影响。地方工作将继续受到很大摧残。此种情况,甚为不利。请军委考虑指示。”

1月26日,刘邓继续向军委报告:“我们目前情况是部队极不充实,弹药亦渐感困难。如无友邻协助,至少将11师(胡琏)全部调走,部队集结均发生困难。近日按原战役计划,先以纵队为单位集结。敌即部署全力寻我作战,致又被迫分散。而在分散时,敌则以师为单位,寻我分散之旅作战,使我无法休息。两个月来减员不少,长此下去,士气将受很大影响,战力更加削弱,极端被动。而我不能集结作战,使三大野战军陷入跛足状态,尤属不利。改变此不利局面,则有赖于友邻协助和新兵早日到来。”(6)

当时刘邓大军的情况确实非常困难。多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回忆这段历史,感慨地说:“大别山的斗争不决定于消灭好多敌人,而决定于能不能站住脚。这是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大别山战略机动范围不大,容不下更多的部队,特别是我们习惯于在平原地区搞大开大合的作战,到这里感到很拘束。所以,把部队分开建立军区、军分区以后,主力就逐步向北面转移。中间还有些插曲,就是部队的同志着急,总想打个把歼灭战。我们开了个会,我讲的话,提出要避战。因为那时打不得败仗,一败就不可收拾。后来刘邓分开了。伯承率领一纵和野战军的司令部、直属队到淮河以北,指挥全局。南下大别山的两个后续纵队王宏坤、张才千的十纵和十二纵,也不在大别山,向桐柏、江汉地区展开。就是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那时六纵担负的任务最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别的部队基本上不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敌人碰面。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7)

从上述电报和回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刘邓当时的艰难和他们迫切需要友军支援的愿望。毛泽东认为,扭转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派一支精锐的主力兵团向长江以南作战略跃进,迫使国民党军回援,使中原战局出现重大改变。华野过江的问题,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这次毛泽东是下定了决心,并得到陈毅的同意。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向粟裕发出指示:“关于由你统率叶、王、陶3纵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问题,我们与陈毅同志研究有三个方案。”在具体叙述了三个方案的渡江时间、地点之后,电报说:“以上三案各有优劣,请你熟筹见复。至于你率3纵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应使休息时间多于行军作战时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疲于奔命。”电报最后说:“此事只先由前委几个同志及叶、王、陶作极机密讨论,不让他人知道。”

粟裕接到电报后,马上与陈士榘、唐亮等同志进行了认真研究。1月31日,他向中央军委发了一封长长的复电。电报中将叶、王、陶三个纵队的现状作了如实汇报,说这三个纵队经过一年多的作战,减员很多,干部配备、物资装备也很不足。部队思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整顿和教育,所以马上出动确实有困难。粟裕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将三个纵队调到陇海路附近休整一段时间,3月下旬出动;二是三个纵队仍按目前部署南下参加一两个战役,然后休整,到5月中旬出动。粟裕告诉中央,他已派出干部前往皖南探查南下路线,另一批干部前往江北含山、和县、巢湖等地组织船只。

在电报中,粟裕谈起过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当年他随红7军团北上失利的教训:“我军渡汉水后,敌亦可能加强该段的江防;且渡江后须经较长时间,才能转至闽浙赣地区,如是恐将有半数之减员。此种减员,沿途无游击区安插,只能任其置于民家则几全部抛弃,甚为可惜。忆1934年7军团北上之失败,其主要原因是领导干部之不团结,但沿途无处安插伤员,故好仗亦不敢打。每战必须转移,士气日低,同时不打算在沿途有基础之地区停脚生根,使减员更大,元气大损,加以当时整个战局不利等原因,故此失败。”他提出自己的建议:“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如是则使敌人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我军在机动兵力的数量上则将逐渐走向优势。同时也可因战役的胜利,取得较多的休整与提高技术的时间。如果我军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8)在这封电报中,粟裕已经委婉地表达了他在战略问题上的独立思考。

毛泽东、陈毅研究了粟裕的电报,2月1日答复粟裕,并转告刘邓、饶漱石、邓子恢:同意粟裕的第一方案,叶、王、陶三个纵队组成华野第一兵团,到陇海线附近休整,补充新兵,准备渡江;华野其他纵队由刘邓指挥,采取忽集忽分战法机动歼敌。陈毅日内动身返回部队。为了调动敌军,减轻大别山的负担,毛泽东、陈毅联名致电华东局:“现在南线最紧,战场仍在大别山。”指示韦国清率二纵南下苏北,与管文蔚的部队合并组建苏北兵团,配合刘邓作战。许世友的部队组建山东兵团,由华东局指挥向鲁西行动。渡江的战略方针和实施方案基本上定了下来。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粟裕率华野一、四、六纵于1948年3月上旬转移到黄河以北的濮阳进行整训,作渡江南进的准备。华野十纵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一纵越陇海路南下,护送补充刘邓野战军的新兵。陈士榘、唐亮率华野三、八纵与陈谢兵团会合,进行洛阳战役。

4月1日,正当华野一兵团整训热烈开展时,陈毅回到濮阳的华野指挥部。他在向华野干部传达中央12月会议精神和毛主席对华野工作的指示时,4日中央军委又来了指示,要求一兵团整训到5月15日结束,然后开始南下渡江的行动。

这一段时间,粟裕每天都在思考渡江的问题。反复权衡利弊,他认为“从全局来看,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协同全国其他各战场彻底打败蒋介石,中原和华东我军势必还要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从当时情况看,要打大歼灭战,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是做不到的。在山东战场,由于敌人坚固设防地域较多,我作战地区比较狭窄,暂时也难以打大的歼灭战。而在中原黄淮地区,我军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正在成熟”。中原地域广阔,便于我军机动作战和集中兵力;背靠山东、晋冀鲁豫老区,伤员和补给也好解决。

如果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当然会给敌人以相当大的威胁和牵制。但是行程几千里无后方作战,必然遇到很多困难。如果大量减员,剩下的部队也难以对敌人形成大的威胁。即使我军南下,蒋介石也不会把他在中原的主力部队调回南方,这样我军也就达不到预期目的。

从战略角度来看兵力运用,粟裕认为:“要在广阔的中原战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我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在一个战役中,既要有足够数量的兵力担负突击任务,又要有相当数量的兵力担负阻援和牵制敌人的任务。当时在中原战场上,中原野战军有四个主力纵队,华东野战军有六个主力纵队,共十个主力纵队。再加上两广纵队及地方武装,是有力量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如果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四个主力军(师),则势将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这样,就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打掉敌人的优势,进一步改善中原战局;而我进入江南的部队,由于作战环境的关系,也发挥不了他们善打野战的长处。”这样想来想去,粟裕认为华野三个纵队不过江,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能不能把这些意见向中央反映,粟裕是有顾虑的:“主要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有局限性,对中央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但又想,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作出决策有参考价值。”(9)想到这里,粟裕决定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逐级报告,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陈毅回到华野后,立即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在对一兵团干部进行渡江南进动员时,他特别强调毛泽东的跃进战略方针,并引用毛泽东的话:“转入外线又有两个方式,一为北伐军方式,背靠后方,逐步前进;一为跃进方式的前进,超越敌人。有阵地的前进是很合理想的,但依据我军性格,应采取跃进式的。这是由于我军依靠农村,装备不如敌,攻坚条件不好,与有帝国主义援助的敌人作战等条件决定的。应承认跃进是主要办法,要避开自己短处,发挥自己长处。”陈毅兴致勃勃地说:中央的意图是“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胜利就来了”。然而在会议间隙,粟裕却把自己的设想完整地向陈毅作了汇报。

陈毅大感意外。毛泽东制订的战略决策,陈毅是亲自参与的,也是完全赞成的。一个战略区负责人要求中央改变战略方针,在我军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陈毅不可能出尔反尔,但是在与粟裕共同作战的日子里,他欣赏粟裕的军事才能,也很尊重粟裕的意见。他没有公开表态支持粟裕的建议,而是表示粟裕可以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报告。(10)

粟裕也是考虑问题很周密的人。在向中央报告之前,他于4月16日向刘邓发出一封长电,陈述自己的建议,征询刘邓的意见。“请钧座予指正。”

4月18日,粟裕以个人名义向“中工委并请转中央军委”发出电报,全面陈述他对战略的意见。电报全文如下:

职对目前战局,虽经月余之考虑,但不成熟,恐有不周,致未敢轻率呈述。兹特呈报如下:

一、自去年7、8两月,先后转入外线以来,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使我军转入了反攻,将战争拖向蒋管区,保卫了基本解放区,减少了解放区受战争的直接摧残。当时我军不依靠后方,大胆转入敌后,是完全正确的,是必要的,因此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使敌我形势完全改变,而且前进了一大步,造成今后向前发展更有利的条件。但自去冬迄今,中原地区战局已形成疲惫而频繁的拉锯形势,我军固然予敌人以极大困难,给敌人的人力物力以极大缩减与损耗,但由于敌人尚拥有相当机动兵力,占有某些交通线和所有交通中心、战略要地及运输工具、技术条件等,在兵力转运军需补给上较我军便利,亦增加我们歼敌困难。

二、我大兵团进入新区,远离后方作战,不仅在群众与地方工作上得不到较好的配合,行动上不易保守秘密,往往丧失战机。而且由于补给困难与不及时,以及伤病员之安插,亦大大影响各级指挥员决心的贯彻和下级指战员战斗勇气的发挥。但敌人则因控有要点而可收容其伤病员,我之伤病员则大部被敌残杀或落入敌手。

三、华野现有装备在无正常补给情况下,不仅不能发挥其作战能力,且在某种情况下重装备却变成了拖累。如不要这些重武器,则在敌人筑城能力较强的现状下(敌人四小时即可完成地堡群),不仅难以速决,甚至不可能攻克。在今后战局发展趋势下,攻坚将成为今后作战的中心问题,则又不能不装备与学习使用重武器。近数月来本有许多战机,但以补给不正常,战斗不能速决与持续,在敌各路增援情况下被迫退出战斗,如是既增人员弹药之消耗,亦复影响部队之情绪,且在某种情况下予敌某种程度的鼓励。虽然我军能于运动中疲劳消耗敌人,但自己已减员不少(伤病人员无较安定后方多遭损失或不能归队),长此以往似不合算。如以兜圈子中付出的巨大减员,作为有后方依托打歼灭战的伤亡,则每一万人的减员,至少可歼灭敌人一个主力师,如是对战局较有利。

四、大兵团在新区运动,最严重的事为粮食问题。敌我往返拉锯,双方均须寻求大量粮食,形成与民争食(新区地方工作很难供给大军粮草)。如是每个连队每天都向群众要粮(因情况等关系,很难完全做到统筹),侵犯了群众利益,更影响到群众之发动。回忆我军1945年在天目山时不足两万人,控制纵横近五百里地区,仅三个月之久,已弄得民穷财尽。在战斗最紧张时(孝丰战斗)连贫雇农之粮食也取之殆尽,至今在该地区人民中尚留下极深刻之不良影响。今后以十万之众进入江南山区,渡江固为一极大困难(只要能渡江,军事上其他困难尚易克服),但粮食补给则是长期的严重问题。此番南去,固可调动敌较多部队,打乱敌人之深远后方与推进战局。但双方大军往返拉锯,直接与民争食,也同样将自己弄乱(那些新区不久将是解放区,因与民争食而障碍群众之发动),这对发动新区群众又是极大的障碍,这问题可说是我军南渡后能否完成中央所给任务之关键。

五、我们南渡后估计能调动的敌人为25、28、83、63、20师等部及留华南各地之后调旅。至于桂顽之7师、48师等部,蒋不至纵虎归山,仍可能留于大别山;5军及11师则因系美械重装备,亦可能留中原,以发挥其作用。此四个整编师战力最强,为中原敌人骨干,如我军南进仍未能调动,或未能予该四个师中之一、二个师以歼灭,则中原局势势将成为较长期僵持局面。果如是,既难减轻老解放区之负担,亦难于中原地区得到新的人力物资的补充(因不能较安定的发展新的力量),甚至会使这一地区遭到残酷的摧残而难于恢复(敌人在此区大抓壮丁,仅鲁西南一个分区即捕走数千人,拉走大批妇女,普遍抢粮,破坏生产),如是则将造成今后更大的困难。

六、根据上述理由,对今后作战特作如下建议:

1. 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方(陇海路北)作战,以便得到足够的炮弹、炸药、手榴弹之补给(新区因情况不能生产),发挥现有装备之作用而大量歼灭敌人(现在的敌人处于交通便利的中原,如无相当炮火,难于歼灭),并求得雨季与夏收前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及淮北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歼灭仗,使这一地区人民能较安定的得以夏收,才能使我军尔后有粮食等供应与得到人民积极的支援。如中原三大野战军不能于最近有效地打几个歼灭仗,则将增加其他野战军的负担,待敌后调旅及新训师完成后,则又将增加我们的困难。

2. 对敌近后方(淮河以南包括淮南和苏中南线直到江边),则派出数路强有力的游击兵团(每路多则一旅,少则一个团)辗转广泛游击,配合正面主力作战,协助该区地武游击坚持。只要正面打得好,则敌有如下两个可能,即或者放弃淮河以北而退守淮河以南直至江边,或者将淮河以南之兵北调而减轻淮河南及大别山之兵力。不论敌采取何者,对我均有利,至少敌人要让出多数中小城市给我们。

3. 对敌深远后方(长江南苏浙皖赣闽及湘黔),则派出多路坚强的远征游击队(每路多至三千人,少则一千人即可),配成犄角之势,采取广大范围辗转游击。军事上以歼灭敌人地方武装,摧毁其反动政权,破坏敌人兵源、粮弹及其他战争资源为任务;政治上则宣传党的政策,发动与团结广大人民并支持人民的民变运动。这样,派出的远征游击队因人数不多,不致与民争食,且可与当地人民武装融合而更大的发挥人民武装的力量(因人民武装战斗力较差,必须由主力派远征游击队加强;而主力派出之部队则因与当地人民无联系又易孤立,因此必须与当地人民结合,才能发挥威力),二者如能结合得好,是能大量的调动敌人的。现我们已派出七个加强营分路出发,侦察布置渡江,如能先行,则他们先渡,以便两岸策应。

4. 以上三线武装部队(野战军主力、游击兵团及远征游击队),依战局之进展向前推移,如能密切配合,则可能使战局得到较快与较大之发展。至于炮弹的供应,依我们所知,华东军工生产足够供给华野全军。如能有阵地作战,则缴获之物资弹药亦可有秩序地搬运,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据报前在许昌、漯河所缴获汽油三千余桶及其他物资交给军区后,因情况紧张,几已全部被敌抢回,洛阳物资亦多未搬出)。

七、如中央认为上述意见可行,则建议集中华野之大部佯攻(或真攻)济南,以吸引5军北援而歼灭之。尔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与刘邓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对苏浙皖赣闽地区,则由华野派两旅兵力分路前往即可。同时建议刘邓、陈谢能各抽出一个旅进入湘鄂赣和湘鄂西地区。

八、以上是职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加以对政局方面情况了解太少,斗胆直呈,是否正确尚祈指示。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11)

就在粟裕发出这封长电的同一天,刘邓致电中央军委并转陈粟,对粟裕13日的电报表示支持。电报说:“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担心的是过江很少把握。”“如果过江与自身准备尚不充分,则以迟出几个月为好(先派多支小部队去)。如果粟部迟出,加入中原作战,争取在半后方作战情况下多歼灭些敌人,而后再出,亦属稳妥,亦可打开中原战局。”刘邓的电报,对粟裕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4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长途跋涉,从陕北到达河北阜平县境内的城南庄。这里是晋察冀军区驻地,聂荣臻司令员热情地招待大家。毛泽东让周恩来、任弼时去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联系,自己则留在城南庄阅读各战区来电。当他仔细阅读了粟裕18日的电报,即陷入深深的沉思中。21日,他以军委名义发出致陈粟的电报:“为商量行动问题,请陈毅、粟裕两同志于卯有(25日)至卯世(31日)数日内来平山中工委开会为盼。”(12)

接到电报时,陈毅正在主持华野一兵团的濮阳整训,要作反军阀主义的报告。这次整训意义重大,华野不能没有首长主持。陈毅、粟裕于22日急电中央,表示粟裕24日作完报告后即北上,陈毅不北上。但是毛泽东同日的回电催得更急,要陈粟提前于27日赶到中工委会晤。陈毅、粟裕也感到事关重大,向部队作完了报告就匆忙动身,于4月30日到达阜平城南庄,参加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这是粟裕自1934年离开江西中央苏区后,首次与毛泽东的重逢。1928年,粟裕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毛泽东的建军思想与战略战术,给粟裕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粟裕被分配到红7军团,参与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了中央红军。在长期独立坚持斗争的生活中,粟裕饱尝了艰辛苦难。今天他又回到中央,心情格外激动。毛泽东见到粟裕,大步迎出门外,同他长时间热烈握手,口中喃喃地说:“十七年,十七年了。”

城南庄会议开了7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同志详细听取了粟裕关于华东野战军和中原战场情况的汇报,粟裕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并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据。中央领导人听完汇报后,当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同意了粟裕的方案。看到中央领导这种实事求是、尊重前线指挥员意见的作风,粟裕深受感动。5月5日,毛泽东致电刘邓和华东局,通报了中央领导与陈毅、粟裕商讨的结果: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5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在此期内,由该兵团派出十个营,附以地方干部,陆续先遣渡江,分布广大地区,发展游击战争。以上计划,是我们与陈粟及一波、先念所商定者。粟裕兵团,待陈粟由中央回去,结束政策学习及军事训练,约于本月底渡河作战。”(13)

城南庄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对粟裕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粟裕听了非常着急,一再表示华野离不开陈军长,要求主席让陈毅回华野指挥。毛泽东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原来,根据刘邓的要求,中央决定陈毅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协助刘邓工作。粟裕又提出:陈毅同志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要继续保留。这与刘邓的建议不谋而合。毛泽东沉思了一下,同意了粟裕的请求。这样,粟裕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身份,与朱德、陈毅一起离开城南庄返回濮阳。

(1)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选编》第3辑第1册。

(3)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308页。

(4) 《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402页。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料选编》第3辑第1册。

(7) 《对二野历史的回顾》,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341页。

(8) 《粟裕文选》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3页。

(9) 《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541页。

(10) 《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页。

(11) 《粟裕文选》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462页。

(12) 《陈毅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4页。

(13)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