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项油漆均由施工单位制作样板,经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
2023-08-18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 号办公楼,位于南方××市。
本工程建筑为地上5 层,地下1 层,建筑总高度为18.300m。结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设计依据
1.规范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8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2015 年版)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2016 年版)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8)《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DB 45/T 396—2007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
(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
2.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6G101—1、2、3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11G329—1
《内隔墙——轻质条板(一)》 10J113—1
《GRC 轻质墙板》 桂J101
3.地质资料
本工程图纸为预算专业教学使用,现实中并无实际项目,故无详细地质资料。假定地基共有两层土,第一层为填土层,厚度为3 m,第二层为黏土层,厚度为15 m,基础持力层为黏土层,持力层标高为-3.000 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 kPa,黏土层压缩模量为12.5 MPa。
4.基本条件
(1)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 由业主现场定。
(2)本工程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余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3)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区,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 g,特征周期值0.35 s,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按一般设防类。框架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为三级。场地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地基等级为二级。
(4)基本风压为0.35 kN/m2。
5.楼面、屋面主要部分活荷载标准值
特别注意:使用及施工堆料均不得超过上述荷载值。
设备房根据相关专业提供荷载设计,严禁兼做其他用途。
6.采用计算程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PM3.1.6。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
住宅结构材料应具有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应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住宅结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低于95%的保证率;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其结构用钢材应符合抗震性能要求。
1.材料
(1)钢筋
HPB300 级()、HRB400 级(
)的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300 级,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HPB300 级钢筋制造,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埋件所用的钢材及型钢为Q235 级,其含碳量等指标必须合格,外露部分需涂红丹底漆两道、面漆两道。所有钢材焊接均应经过检测和试验,有合格证明。
(2)混凝土
①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垫层采用100 mm 厚C15 素混凝土。
②本工程各层柱、梁、板、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③次要构件(如过梁、构造柱等)混凝土等级C25。
④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其中防水混凝土应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对防水混凝土材料及配比的要求。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如下表所示:
3.钢筋的接头和锚固
(1)本工程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16G101—2、16G101—3 施工。
(2)钢筋直径<20 mm 允许绑扎搭接,≥20 mm 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机械接头等级为Ⅱ级)。
(3)连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要符合下述规定:
①绑扎搭接接头在同一截面上时,梁≤25%,柱≤50%。相邻钢筋不允许在同一截面位置接头,接头间距为1.3 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 mm。在同一跨度内,同一层高内一根钢筋只允许一次接头。
②机械或焊接连接接头在同一截面上时≤50%。相邻钢筋不允许在同一截面位置接头,接头间距为35d(d 为较大钢筋的直径)且>500 mm。在同一跨度内,同一层高内一根钢筋只允许一次接头。
(4)框架梁、次梁、钢筋接头见16G101—1 图集。
4.箍筋及加密区按16G101—1 图集施工。
5.楼板
(1)双向板的钢筋放置:短跨方向下部筋放置在长跨方向下部筋之下,短跨方向上部筋放置在长跨方向上部筋之上。
(2)当板与梁底平时,板筋弯折搁置于梁底筋上。
(3)现浇板中未注明的分布筋为8@250。
(4)施工图中板盖筋长度应为从梁边或墙边开始算起的水平投影长度。
(5)当相邻的板顶标高相差不超过30 mm 时,支座盖筋可以打弯通过,见图1。
(6)楼板面筋均应加支撑钢筋8,其形式为
,每平方米不少于一个。
(7)在现浇板上留有孔洞时,当洞口尺寸不大于300 mm 时(图中未标注)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图2;当洞口尺寸大于300 mm 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洞边钢筋或加设洞边梁(见图3),具体位置应结合建筑平面图及结构平面图施工。结构图内已标注处以标注为准。
(8)在现浇板上砌有轻质隔墙时,应在板内下侧沿墙方向加设214 通长钢筋,钢筋两端锚入支座内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位置详见建筑图。
(9)各楼层的端跨板的端角处,在1/4 短向板跨范围内,采用不少于8@100 的双向面筋(见图4)。
(10)楼板的上部钢筋接头应在跨长1/3 位置处,下部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内,楼板受力钢筋的锚固见附图5。
(11)板中预埋电线管时管线应尽量分散以减少交叉,同一部位交叉次数应≤1,预埋电线管应置于板截面高度的中部,管子上下的混凝土净厚度≥30 mm,并在电线管上表面放置6@200 十字钢筋网片(横筋作成冂形),每边伸过管线边缘线200 mm,当两条管线平行放置时,中间净距≥100 mm。叠管厚度不得大于板厚的1/3。(12)梁跨≥4m,悬臂长≥2m,板跨≥4m,按0.3%起拱。
6.梁
(1)本项应配合16G101—1 图集施工。
(2)当主、次梁的梁底标高相同时,次梁底筋在主梁底筋之上;在次梁端的主梁两侧各加3 根箍筋(间距50 mm),直径和肢数同主梁箍筋。
(3)当梁的一端与抗震墙顺接,另一端与墙或梁垂直相接时,与墙顺接端的钢筋锚固及箍筋加密应按框架梁构造要求(另一端可不加密)。在连梁和暗梁顺接处,当两侧梁的主筋相同时应尽量拉通。
(4)梁内不得留竖向洞。梁侧开水平洞时,洞直径不得大于梁高的1/3 且≤100 mm,并在四周设加强筋,每边不少于214(见图6)。
(5)填充墙与梁不对齐时构造示意详见图7。
(6)框架梁、柱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
(7)框架节点核心区内应设置水平箍筋,箍筋间距及直径同墙柱加密区箍筋。
(8)主次梁连接节点处应按照图中要求设置附加箍筋及附加吊筋,附加箍筋及附加吊筋详图见图集16G101—1。梁上立柱或吊柱详图详见具体施工图。
(9)现浇梁、板、柱、墙均应及时有效养护。
7.砌体填充墙部分
(1)本工程墙体采用M7.5 混合砂浆砌MU10 烧结页岩多孔砖200 mm 厚(容重不大于15/m3),砌筑施工质量为B 级。
(2)填充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由下而上逐层砌筑,防止下层梁承受上层梁以上的荷载,填充墙平面位置以建筑图为准。
(3)楼梯间及内走廊填充墙面层做法采用4#@200×200 钢丝网砂浆面层。
(4)填充墙砌至梁板附近时,应待砌体沉实后,用斜砌法将下部砌体与上部梁板间用砌块逐块敲紧填实,不许出现空隙,空隙间亦可用C20 细石微膨胀混凝土填满塞实,做法详见图8。
8.构造柱、圈梁、过梁部分
(1)构造柱主筋锚入上下梁或板内35d。
(2)构造柱与填充墙之间以及填充墙与填充墙之间沿墙高每隔600 mm 用26 钢筋拉接,伸入墙内1000 mm,如遇门窗洞则在洞边处折断。
(3)构造柱布置原则: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外围护墙、填充墙或女儿墙的位置,在墙体的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及自由端、洞口宽度大于2.1 m 的洞口两侧、墙长超过8 m 或层高2 倍时(内隔墙遇门窗洞口可适当调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柱截面:200 mm×200 mm,纵筋412、箍筋
6@200。在主体对应构造柱的柱底和柱顶位置处,均应在主体结构中预埋与构造柱同等数量的短筋,埋入长度为300 mm,伸出长度为600 mm,以便与构造柱竖筋搭接。参照11G329—1。女儿墙高超过500 mm 时设构造柱;构造柱与墙连接处设置马牙槎(见图9)。
(4)构造柱各层单独生根,上下层不连通。构造柱插筋示意详见图10。
(5)当填充墙体的高度超过4 m,120 砖墙高度超过3 m 时,应在墙体半高或门窗洞口上皮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与圈梁相接的主体结构应预埋短筋,做法同构造柱,圈梁宽度同墙厚,高度为300 mm,纵筋为412,箍筋为
6@200。
(6)混凝土翻边(挡水)做法详见图11,反边(挡水)位置,尺寸详见建施。
(7)本工程门窗洞口过梁根据需要参见下表,局部位置应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详图另示。
a.过梁长度=洞口跨度+500。
b.当过梁一端与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相交无法设砖砌体支座时,过梁主筋应在相应位置预留插筋,长度满足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要求。
c.当门窗洞顶离结构梁或板底小于过梁高度时,则过梁与结构梁或板浇成整体,详见图13,箍筋直径及间距均同结构梁。
四、地基基础
基础说明详见结施-05。
五、其他说明
(1)施工要求:施工前施工人员应仔细阅读各专业图纸,所有图纸对照无误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各专业应紧密配合,如有问题应及时会同设计院解决,严禁擅自自行解决。
(2)悬挑板负筋如无法伸入屋内现浇板时,钢筋应锚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3)所有外露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女儿墙、挑檐板、雨篷板以及各种装饰构件,当长度较长时,均应沿纵向每隔10 m 留一道温度缝,缝宽为10 mm,拆模后用沥青麻丝填充。
(4)本施工图应与建筑及设备专业图纸配合施工,未注明的楼板留洞、通风孔位置及尺寸详见建筑专业图,施工时按平面图示位置及大小预留,未注明设备专业预留孔洞详见设备专业图。楼梯、栏杆、泛水等建筑用的预埋件,在建筑图中表示,其位置及详图均以建筑图为准。所有预埋件、预埋套管、预留孔洞等均应与有关专业核对无误后预先设置,不得事后剔凿,洞口加筋详见结构专业图。应注意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管线设置的要求。
(5)钢筋混凝土结构防雷要求: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雷措施、位置均应按电气专业要求,土建配合施工,在电气专业指定的柱上(详见具体设计)做防雷接地电阻测定点,具体做法如图13。柱内两根竖向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从上至下焊成通路,并与基础钢筋网(顶层、底层)焊牢,两根竖向钢筋上端要露出柱顶150 mm,距地面500 mm 处与预埋件锚筋焊接。
(6)混凝土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7)设备专业穿墙、板套管应配合各专业图纸预埋;较重设备安装前应向设计单位提供样本进行复核。
(8)避雷接地与电气施工图配合施工。
(9)用户使用时应控制装修荷载不超过设计选用材料的实际荷载;对填充墙的凿洞、装修等,物业管理应进行技术监督,确保安全。
(10)对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不允许用户有损伤性做法。
(1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25 °C),防止产生温度裂缝,且应尽量避免在气温高于35 °C 时浇筑混凝土。
(12)卫生间墙身下设置同墙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的素混凝土翻边,200 mm 高。
(13)施工时必须满足有关施工规范或规程的规定,工程质量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所采用材料必须为按有关规定检测或试验合格的产品。
六、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有关建筑工程教学案例:2号办公楼建筑施工图的文章
能够编制如图6-13所示的某住宅楼图纸目录。用户可以在此表格样式的基础上,修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图纸目录”表格样式的“常规”选项卡的设置如图6-5所示。图6-8“图纸目录”表格样式三、创建表格1)启动命令启动“表格”命令,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2023-09-19
图2-37某住宅楼的平面施工图——标准层平面图运用图块绘制建筑平面施工图1.图层设置在“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中设置图层,按表2-2所示进行设置。②绘制运用“直线”命令绘制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的高差线,如图2-40所示。运用“直线”命令,绘制楼梯间处的辅助线。......
2023-09-19
建筑施工图中平、立、剖面图和详图无论是画在一张图纸上或多张图纸上都必须注意各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在绘制建筑施工图时,一般是逐个图样进行,先画平面图,以下依次是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其具体的作图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023-06-22
学习目标☆项目目标能够运用图层、图块绘制某住宅楼建筑平面施工图并为之绘制图框、图标。☆能力目标具备绘制建筑平面施工图的能力,以及绘制图框、图标的能力。标准视窗缩放与视窗平移、对象特性、特性匹配。工具栏特性、查询、图层、标注、样式。菜单栏工具、格式、格式。状态栏正交、草图设置。窗口输入命令编辑多段线。工具栏图层、标注、样式。......
2023-09-19
能够绘制如图3-16所示的某住宅楼13~1轴立面图,可参考附录A。图3-16某住宅楼13~1轴背立面图2)墙轮廓线图层选择“中粗投影线”层,特性选择“By Layer”,命令选择“直线”“复制”或“偏移”等命令。绘制某综合楼建筑立面施工图。......
2023-0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