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海啸规模大,波及范围广,印度洋各国损失惨重。人员更是伤亡惨重,遇难及失踪人数达24万人。在这次印度洋海啸的灾难中,斯里兰卡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亭可马里,水深达2米,数千人被迫逃离家园。据泰国官方公布,在这次海啸中,共计有5000多人遇难。这次海啸袭击了印度东南部四个邦,由于人口密度高,共计遇难者人数达1.6万人。......
2023-08-18
印度洋海啸不仅严重地危害了印度尼西亚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严重破坏了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灾害是转瞬之间就能造成的,但是要恢复则需要长期的努力。
印度尼西亚农业部的有关统计资料指出,频繁的海啸冲毁了印尼境内37000公顷的土地,其中包括一些即将丰收的稻田和杂粮田。海啸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的,海啸过处,不只是田地庄稼被冲毁,耕地被海啸冲过之后含盐分极高,需要很长一段时期用清水冲刷去盐,但是有些耕地已经很难再恢复了。
印度洋海啸冲入印尼境内的班达亚齐以及沿海其他一些重要城镇2~3千米,甚至有些距离海岸边1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也遭到了海水侵袭。海水不仅冲毁了农作物,更使得房屋倒塌、家畜死亡,还破坏了大片土壤的表层养分。
大海啸冲击灾区产生的污水,严重污染了水源。造成这些地区内的食用水井和城市水源严重盐化,治理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水源全都不能饮用。而工业与家庭污染物质随着海啸的冲击被带到附近的水源与土壤中,又加重了环境的污染。
冲向陆地的大海啸虽然起源于海中,但也会对当地的海洋生态造成重创,珊瑚礁、红树林和海洋鱼类都受到严重的污染。印尼巴厘岛的国际环保组织负责人不久前指出,印度洋海啸对生态造成的破坏极为明显,当地海床的水草和红树林都受到破坏,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珊瑚礁,这种海洋生物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恢复。珊瑚礁为鱼类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旦珊瑚礁受损,环印度洋的渔业也必然会受到长远的不利影响。
珊瑚礁和红树林都是鱼类繁殖的良好环境,它们对沿海地区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里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可以解释这一观点。马尔代夫地势较低,受到的海啸危害应该更大、更严重,但此次海啸中死亡人数却远远低于泰国的普吉地区,专家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马尔代夫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注重珊瑚礁的保护,而泰国普吉地区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铲除了沿海的一些红树林,没有了红树林的保护,因此加重了受灾程度。后来,班达亚齐市在讨论重建规划的过程中对这一点非常重视,在沿海一带的规划中准备开辟出500~2000米宽的红树林新绿化带,以增强对海岸线的保护,并在规划中使居民区远离海滩,以减少沿岸居民受灾的可能性。
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也对震中周围的一些岛屿产生了影响。印尼一些地质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发现,距离震中较近的部分岛屿的地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锡默卢岛出现了北翘南沉的地形变化。而印尼历史上受灾最为严重的米拉务镇到班达亚齐一带的海岸线已经下沉了1米左右,导致部分海滩的消失。这些变化对当地海洋生态的产生都是负面影响。
(2)海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海啸灾害对海洋生物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受灾地区的一些濒危海洋生物,引起了科学家的忧虑,此外,让科学家关心的,还有那些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一位印度海洋生物学家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调查生态系统的受灾情况时发现,许多种类的海龟,最年幼的一代已被海啸带走。海龟的产卵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1月之间,但是海啸过后,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位于南安达曼、小安达曼和尼科巴等岛屿群的小岛都下沉了1~3米,几乎所有适合海龟等动物产卵的海滩也都消失不见了。
而主要生活在安达曼群岛的懦艮(nuògèn)(俗称美人鱼)和咸水鳄鱼,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动物最为奇特的特征是长着像鲸一样的裂尾,人们通常将懦艮称为美人鱼。懦艮不像海豚那样擅长游泳,所以,在海啸发生时,很容易出现溺毙现象。海啸的影响甚至还延伸到了咸水鳄鱼栖息的小溪地区,对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自然屏障毁于人祸
珊瑚礁和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海啸袭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其他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着它们的生存。比如,1998年出现的海水异常升温,引发了一种“漂白”的现象,对世界上75%的珊瑚礁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海水的异常升温使得珊瑚虫排斥维持它们生存的藻类,珊瑚礁慢慢都变成了白色。如果水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高温的话,就会造成珊瑚虫的死亡。
除了这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外,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也要对珊瑚礁的不利生存环境承担责任。比如,采用爆破手段等不可持续的捕鱼方法过度捕鱼、土壤腐蚀、海洋项目的盲目开发和过度采集珊瑚礁中用于建筑的原料等。
人类为了取暖、建筑等原因肆无忌惮地砍伐森林,尤其是盛产于河流入海口的红树林,遭到了大面积的砍伐和破坏。缺少红树林保护的干燥地区吸收大量海水,造成土壤盐分的持续增加,使庄稼或其他植物没有足够的养分而难以存活。
印尼方面研究发现,一次海啸造成的灾害至少需要4年时间,才能使海啸灾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然而海啸是频繁发生的,有时不只一年一次。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要避免给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带来更大压力,以便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功能。
有关海啸的防范与自救的文章
此次海啸规模大,波及范围广,印度洋各国损失惨重。人员更是伤亡惨重,遇难及失踪人数达24万人。在这次印度洋海啸的灾难中,斯里兰卡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亭可马里,水深达2米,数千人被迫逃离家园。据泰国官方公布,在这次海啸中,共计有5000多人遇难。这次海啸袭击了印度东南部四个邦,由于人口密度高,共计遇难者人数达1.6万人。......
2023-08-18
而“印度洋”这一名称相对出现得较晚。著名的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塞舌尔就是印度洋中的岛国。印度洋面积7492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平均深度为3854米,仅次于太平洋,在世界大洋中位居第二。印度洋的洋底地貌错综复杂,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将印度洋分成3个海域。印度洋具有明显的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性特征。......
2023-12-07
情绪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至于引起情绪的内在刺激,有生理性的,诸如腺体的分泌、器官功能失常(疾病)。这些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内在刺激均可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总之,产生何种情绪与认识活动密切相关。这说明,人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当事人是不易控制的。不少人认为愤怒、恐惧、焦虑、痛苦等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或不该出现的。......
2023-08-24
大海只能接纳污染,而无能把污染转嫁别处,它是全球污染的集中地。而海洋又是彼此相通的,任何一处污染,危害的是整个人类,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海上生物的死亡或变成有毒的生物。油船沉没,溢出石油,导致沿岸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海洋污染还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2023-11-22
重大的技术发明也是抵制过剩的方式之一。熊彼特所讲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突显出愈益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技术发明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甚至可以持续几十年。美国凭借其完善的设施和优厚的报酬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技术人才,他们为技术发展和创造发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3-07-26
人们永远忘不了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诸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遇难及失踪人员超过29万人,财产损失不计其数。这次海啸虽然不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啸,但它是有史以来有记录的地震海啸所造成的最惨重的损失。印度洋海啸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海啸缺乏防范意识。告诉民众海啸来临前的防御方法及海啸发生时如何自救。......
2023-08-18
周期12~24h的波动,主要是由日、月引潮力产生的潮波。图10-1相对波动周期的波动能量分布以及各种波动的周期波动可根据其不同的性质以及特点进行分类。目前,主要利用高分辨率测深仪进行内波测量。海面上最为常见的波动是风浪和涌浪,合称为海浪。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海面或湖泊产生的波动,属强制波。......
2023-11-29
地理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经纬度、海拔、地貌特点以及土壤环境等因素,气象条件主要是温度、光照、雨量等。朱碧岩等认为,水稻齐穗后20d是稻米粒重和整精米率形成,及其对环境因素影响反应的主要敏感时段。......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