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预警计划:为了更加全面地保护美国海岸安全,美国从2005年初开始扩建原有的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这个国际协调小组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评价海啸预警系统的进展情况、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活动、改善相关的服务。该中心组成系统很复杂,包括太平洋地区的24个地震监测站、52个警报发布点和通信联络、国家与地区海啸警报系统、卫星、电缆和53个验潮站。......
2023-08-18
(1)地震发生的形式,即前面讲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发生了一侧岩石圈俯冲于另一侧岩石圈之下的地震形式
能够引发海啸的地震需要有一种能量能把大量海水突然抬起或大量海水突然下降,然后扩散至周围,形成整体海水(从海面到海底)的波动。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就是海底突然下陷而引发的地震海啸。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处的地震震中位于欧亚板块的南部边缘,印度洋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沉速度是很缓慢的,大约是一年6厘米,按说这样的速度不会引发地震的产生。巧合的是,在深5~50千米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ǒu)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在一起,使这个断层带卡死了。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就像一块木板被两端向中间弯曲用力。当力量累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被锁住的断层突然断开,出现错动,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原来位置,这就造成了一场可怕的地震海啸灾难的来临。这也是“弹性回跳说”的具体体现。根据印度尼西亚官方资料记载,2005年一年之间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达到8893次之多!震级一般都在里氏4.5~6.8级之间,其中4月是最频繁的月份,共发生1142次。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靠近苏门答腊沿海的一条地质断层带的地质活动多么活跃,因此地震频繁发生。
(2)海水的深度达到几百米甚至几千米
只有引起深达几百、几千米的海水整体(从海面到海底)波动,这样的能量才可引起巨大破坏力。也就是说,小于几百米的浅水处发生地震引发海啸的可能性很小。
(3)地震的震源深度要小于60千米
必须是浅源地震才可能形成地壳及海水的重大变化,也就是说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才会引发海啸。
(4)震级是7.0级以上的大地震
这也是一个能量问题,震级太小的话不足以引起海水整体波动或其波动能量不够大。通常,震级在7.0级以上才会形成海啸。
(5)海底与海岸的地形条件
前面已经讲过,地震引发海啸以后,海啸在大海中传播时,虽然能量巨大,但这时海水整体传播,能量分散至广阔无边的海面上,海上行驶的船舶甚至觉察不到海啸的存在,也不会对船舶造成损坏。但是,一旦海啸进入地形较狭窄的湾口、港口时,能量集中在一起而得不到分散的话,就会形成十到几十米高的“水墙”,并冲向海岸,对沿岸的村落、居民、建筑、各种设施,以及湾内的船舶等造成巨大的伤害。不过,如果在离海岸很远处,比如,几百千米以外时,海底地形就开始有了变化,海水逐渐变浅,对海啸的能量提前造成损失,它到了岸边能量几乎消耗殆尽,也就没有什么破坏力了。这就是地形的影响。
有关海啸的防范与自救的文章
海啸预警计划:为了更加全面地保护美国海岸安全,美国从2005年初开始扩建原有的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这个国际协调小组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评价海啸预警系统的进展情况、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活动、改善相关的服务。该中心组成系统很复杂,包括太平洋地区的24个地震监测站、52个警报发布点和通信联络、国家与地区海啸警报系统、卫星、电缆和53个验潮站。......
2023-08-18
海啸发生前还会有深海鱼类出现在浅海甚至海滩等异常现象,如果这些异常征兆能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的话,灾难造成的损失就可以大大减轻了。在地震发生之后22小时,海啸波才传到日本并造成巨大灾害。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一多半,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最多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2023-08-18
中国沿海海啸预警系统目前,我国的海啸预警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具备了海啸预警能力,尽管如此,人们仍需不断地加强能力建设和有关部门之间合作协调机制。我国的海啸警报网是由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及各验潮站共同组成的。2005年11月15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印发并实施了这两个预案。受海啸影响,预计沿岸验潮站有1米以下的海啸波高出现,而且,会对受灾地区造成轻微损毁,发布Ⅳ级海啸警报。......
2023-08-18
中国沿海地震海啸特点分析从古至今,我国沿海地区的海啸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台湾、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因为我国沿海有两道天然的内外屏障,两道屏障对来自太平洋的大海啸有很好的抵御和削减作用。在中国,应当警惕海啸的发生与传播对于海啸,我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近海海域发生的地震震级在7.5级以上,就算地壳和地形的原因不易受地震海啸的影响,但台湾及福建、广东和海南一带仍有可能形成灾害。......
2023-08-18
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为上午8时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后来,据国家地震网测定,此次地震的级数为里氏8.9级。不过,这场灾难并没有完结,它还引发了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波及的区域包括南亚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海啸的极大关注。了解海啸征兆和自救常识,并不只是知识面的扩充,关键时刻还可以挽救生命。......
2023-08-18
她和自己的丈夫以及三个孩子来度假,海啸发生时,她只有一个信念,必须救自己的孩子,于是出现了上面描述的一幕。18岁女子靠吃野果坚持45天印度洋海啸造成的灾难是难以想象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但也有奇迹发生。有一名女子在海啸发生的45天后获救, 45天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灾难洗劫的地方是个怎样的概念?信仰挽救了生命泰国有这样一群人,被周围的人称为“摩根海流浪者”。......
2023-08-18
引起海啸的原因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或岸坡)塌陷和滑坡、气象因素、核爆炸、天体坠落等。这次火山爆发摧毁了桑托林岛的文明。桑托林的一个严重威胁是火山地震。地震海啸是指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导致海啸发生。海底突然变形,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从而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西南方印度洋深海发生了历史上有地震记录以来的第二大地震海啸。......
2023-08-18
印度洋大海啸发生以后,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同时,各国对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反省。同时,教育部门要把防灾减灾知识组织起来,并编制成课本,列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措施。所以,建议科技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防灾减灾研究课题,加大对这方面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
2023-0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