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府建造于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日薄西山。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权威一落千丈,中国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一度威胁清朝的统治。早在西夏时期,就有了对当地民居的记述。......
2023-08-18
1.吴忠行政区划
吴忠市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辖一市二县二区(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总人口143.7万,有汉、回、满、蒙古等28个民族。
董府所在的金积镇辖17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70.4平方公里,集镇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
2.吴忠历史沿革
吴忠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是宁夏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引黄灌溉区。2.5万年前,便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吴忠境内设置富平县,西晋时迁至陕西怀德(今陕西富平县),这是宁夏北部设置最早的县级机构。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在河之州设立灵洲县,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境内古城镇,是宁夏历史上最早有确切设置年代记载的古代城市。东汉改为灵州县。
三国两晋时期,为羌、匈奴、鲜卑等族驻牧之地。十六国时,先后属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赫连夏(匈奴)五国属地。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薄骨律镇。孝昌二年(526年)改为灵州。北魏末置普乐郡,属灵州。西魏因之。北周置回乐县,带普乐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普乐郡。大业三年(607年),改灵州为灵武郡,回乐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灵武郡为灵州。回乐县析置丰安县。贞观元年(627年),灵州属关内道,贞观四年(630年),于回乐县境置回州,以丰安县隶之。贞观十三年(639年),废回州,省丰安县,其地并入回乐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灵州为灵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灵州。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部李继迁攻占灵州,改置西平府,都之。仍置灵州,废回乐县。天禧四年(1020年),迁都兴州(今银川市),后西平府又称西京。
元代仍属灵州。中统二年(1261年),隶属西夏中兴等路行省。至元八年(1271年),改称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隶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即宁夏路总管府)。后随省、路建置更迭而从属之。
明洪武三年(1370年),徙灵州军民于关内,一度空其城。洪武十六年(1383年),编集未迁者,调其他地民,置灵州河口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宣德三年(1428年)改灵州河口守御千户所为灵州千户所,属宁夏卫。弘治十三年(1500年)九月升置灵州,直隶陕西布政使司。弘治十七年(1504年)八月革州,复为灵州千户所,属宁夏卫。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改为灵州守御千户所,还属陕西都司。嘉靖九年(1530年),瓦渠等四里,改属守御千户所吏目辖之。万历之后,又归宁夏卫,为灵州千户所,吴忠堡属之。
清初因之。雍正二年(1724年),改灵州千户所为灵州直属州,属宁夏府。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灵州金积堡等部分属地析置宁灵厅,改宁夏水利同知为宁灵抚民同知,驻金积堡,属宁夏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宁灵厅为金积县,改灵州为灵武县,隶属甘肃省朔方。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属宁夏省,吴忠地分金积、灵武二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吴忠镇改为吴忠市。
1949年9月21日,吴忠解放,9月26日成立吴忠堡市,驻金积堡,属宁夏省。11月缩编为吴忠镇,归灵武县。
1950年2月,由灵武析置吴忠市,驻金积镇。
1954年4月22日,河东回族自治区成立,辖金积、灵武、吴忠、同心四县,并与吴忠市人民政府合署办公。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河东回族自治区隶属甘肃省。
1955年2月1日,河东回族自治区政府与吴忠市政府分署办公,4月28日,河东回族自治区更名为吴忠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自治州撤销,吴忠市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1960年9月,金积县撤销,原金积县的大部分辖区划归吴忠市。1963年6月,撤销吴忠市,设立吴忠县。1972年4月,设立银南地区,辖吴忠、青铜峡、中卫、中宁、灵武、同心、盐池七县。1984年1月24日,撤销吴忠县,恢复吴忠市。1998年5月1日,撤销银南地区,设立地级吴忠市,原县级吴忠市更名为利通区。
有关百年董府修缮工程报告(精装)的文章
董府建造于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日薄西山。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权威一落千丈,中国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一度威胁清朝的统治。早在西夏时期,就有了对当地民居的记述。......
2023-08-18
董府内院正门位于东墙偏北位置,府门左右各有影壁。整个照壁上部保存完好,下部风化、腐蚀严重。柱础石及其雕刻是董府石雕的另一部分。董府建筑整体都是深檐回廊式,廊柱地基用了大量的柱础石。据统计,董府的木雕有72种图案,由于几十年间所遭到的破坏,许多精华已毁。董府的砖雕图案多与日常生活有关,并且大多是吉祥物。如动物类图案有马、羊、牛、驴、狮、龟、兔、鸟、鹿等,形象逼真,神态各异。......
2023-08-18
董府所在地地貌属黄河Ⅱ级阶地,地质为黄河冲、洪积相与湖相交错沉积。由粉质黏土、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薄层混合组成,交互沉积相特点明显,垂向变化较大,浅部含腐殖质,总体以粉质黏土为主,软塑—可塑,平均层厚约3米。绝对标高1097.7米,层地深度3米,该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别较大,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和原状土样室内试验结果综合判断,本层土总体为中等压缩性土。......
2023-08-18
董府作为宁夏民居、聚落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乡土文化的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一,董府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西北地方历史文化及历史人物的实物见证。其主人董福祥出生于宁夏固原东部山区,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复杂经历涉及近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董府建筑群正是当时历史风云变幻的产物。......
2023-08-18
清同治初年,朝政腐败,烽烟四起,陕甘抗清斗争尤甚,董福祥遂借机倡集团练,率众十余万据安化反清抗暴,活动于陇东、陕北一带,声势颇大。董福祥所部甘军奋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围攻外国使馆,在廊坊大败八国联军,杀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和德国公使克林德,获罪洋人。清光绪三十四年,董福祥病故于金积府邸,享年69岁。董福祥担任武卫后军统领时照片《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五列传二百四十二董福祥,字星五,甘肃固原人。......
2023-08-18
1901年,董福祥革职返回金积后,旧府已破败不堪,遂改建其南,即现存董府。随董福祥归里的部将亦先后迁居该地,于是董府周围便环建众多小府,如众星捧月,突出了董府的中心地位。1908年,董福祥病逝后,其四太太决定让董福祥胞弟董福寿之子董天佑,侄孙董温、董良、董让等留居董府,自携孙子董恭移住固原,藉由董之旧部、固原提督张行志照料,以策安全。......
2023-08-18
董府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的高大府墙为黄土夯筑而成,外观为城堡式,上有带射孔的女儿墙,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董府的建筑形制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民居形式,反映出深刻的等级规定及尊卑差别。董府这座封闭的大宅门虽然院落、房间众多,但是其间不同等级、不同用途的建筑空间定位与组合,首先遵从的是宗法礼制秩序。......
2023-08-18
地面铺十字缝方砖,凹凸不平。表面覆盖土坯,较为松软,杂草丛生,与南、北院正房和耳房台基连接。中路院正房2.柱子及梁架柱子与梁架保存较好,明间和次间廊柱向北略有倾斜。槛窗上皆雕方格龟背锦纹,其中有16个图案丢失、2个残损。......
2023-08-18
相关推荐